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15-09-26 13:00阅读:

手机浏览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通常会因为感染、免疫因素、肝脾作用、遗传因素而发病,通常会利用一般治疗、糖皮质激素以及其他药物治疗等方法进行处理。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免疫因素:感染不能直接导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病,免疫因素的参与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

3、肝脾的作用:体外培养证实,脾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PAIg的产生部位;与PAIg或IC结合的血小板,其表面性状发生改变,在通过脾时易在脾窦中被滞留,增加了血小板在脾的滞留时间,及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清除的可能性。肝在血小板的破坏中有类似脾的作用;

4、遗传因素:HLA--DRW及HLA-DQW阳性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密切相关的事实表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可能受基因调控。

二、治疗

1、一般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血小板低于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注意止血药的应用及局部止血;

2、糖皮质激素:一般情况为首选治疗近期有效率约为80%,常用为醋酸泼尼松片。病情严重的用地塞米松或甲强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强的松。多数患者用药数天后出血停止,2周左右血小板上升,待血小板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mg);

3、其他药物治疗:除了上述药物外,还可遵医嘱使用免疫抑制剂、补充雄激素等方法进行治疗,部分中药对于该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脾切除治疗的有效率约为70%-9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近年有学者,以脾动脉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良效。

分享:

17756

相关推荐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下,如果病人没有明显的出血,血小板在30×10^9/L以上,就是俗称的3万,如果病人不需要做手术、没有创伤,也没有从事能够增加出血危险的工作,这样的病人可以观察,不需要用药物治疗。但是,如果血小板在20×10^9/L以上,就是2万。病人需要卧床,而且要避免加重出血的一些因素,包括药物,这样的病人如果用了阿司匹林,就是血小板的拮抗剂,就要停用。如果病人有高血压要把它控制,否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如果是血小板降低的非常明显,就是10×10^9/L以上,病人又有一些严重的出血,尤其是是即将发生或者正在发生颅内出血,病人要进行急诊手术或者病人要分娩,这种情况下要做一些紧急的处理。包括输注血小板、给静脉的免疫球蛋白,还有给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冲击;还有对ITP,就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本身的治疗。它的一线治疗是糖皮质激素,有效率在80%左右。另外也可以用静脉的免疫球蛋白,如果是激素、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还有二线的治疗办法,包括手术、做脾切除术,脾切除术一般用于激素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激素、有激素的禁忌症,这些病人可以做脾切除治疗。另外,还有其它二线的药物,包括环孢素,还有促血小板生成素。另外,现在还有靶向治疗的药物,针对B细胞,抑制它抗体生成。像CD20的单抗,这些都可以作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

语音时长02:30''

李振玲中日友好医院

2018/01/02收听(56975)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