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湿疹和热痱?

2018-09-13 12:09阅读:

手机浏览

  夏季的尾巴也快看不到了,但是我们对于炎热的夏季,还是有些心有余悸。因夏季是皮肤病泛滥的季节,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尤其是热痱和湿疹。这不仅是一个令人恐惧的二种疾病,关键是它们还不好区分,甚至因为用药不当,而增加症状。

  那么应该如何区分湿疹和热痱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病因不同,“痱子”主要是因为天气的炎热,汗液不能及时的蒸发而引起的。“湿疹”通常是由于内外因素共同引起的。内因如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内分泌失调,感染,新陈代谢缓慢等;外因如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都可能引起湿疹。

  二、长的位置不尽相同,“痱子”主要是在脂肪较多的部位,而“湿疹”任何部位都会长,与脂肪的厚度无关。

  三、发生部位不同,痱子多出现在颈、胸背、肘窝、腘窝等部位,小孩可发生在头部、前额等多汗部位。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颊部、前额、眉弓、耳后等部位。

  四、瘙痒程度,“痱子”瘙痒程度一般,而“湿疹”急性的则是奇痒无比。

  五、发生时节不同,痱子发生在夏季,多见于儿童。而湿疹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也不论男女老幼和年龄大小。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六、皮损程度不同,“痱子”的范围不大,分布无规律可言,而“湿疹”波及范围广,抓破后,有明显的点状渗出,多为对称分布,会大片区域脱皮,腐烂。

  七、症状不同,长了痱子,一般是皮肤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小丘疹,密集成片。湿疹初期为红斑,以后为小点状丘疹、疱疹,很痒,疱疹破损,渗出液流出,干后形成痂皮。

  八、反复情况不同,“痱子”一般不反复,幼时较容易得,而“湿疹”则容易发生反复,跟平时的饮食作息有关。

分享:

37

相关推荐

大人热痱如何治疗

"大人热痱,患者应加强室内通风散热,穿衣应宽松,局部用清水清洗以后外扑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热痱称为痱子,也称之为粟粒疹、汗疹,是由于在温热的环境中,汗液分泌过多而排出障碍所形成的皮肤病。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在温暖、潮湿地区及夏季多见。此外本病与职业也有关,多见于炼钢工人或铸造工人等。环境中气温高,湿度大,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使表皮角质层浸渍,致使汗腺导管口闭塞,导管内汗液潴留,压力增高而导管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和炎症,汗孔口处发生小疱和丘疹。此外,皮肤表面温暖、湿润可以促进表皮葡萄球菌的繁殖,葡萄球菌可以堵塞汗孔或沿汗管感染形成痱子。根据汗腺导管堵塞部位的深浅以及疱液内容,临床上将痱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晶形粟粒疹,又称为白痱,是汗液于角质层内或角质层下溢出而致。常见于高热,并有大量出汗、长期卧床、过度衰弱的病人,表现为躯干及颈部比较密集的针头至粟粒大的薄壁小疱,内容清亮,基底无红晕,容易擦破,无自觉症状。2、红色粟粒疹,汗液于表皮内比较深处溢出而致。夏季多见,多急性发病,好发于手背、颈部、躯干、乳房下、腋下及其他皮肤皱褶部位。3、脓疱型粟粒疹,又称为脓痱。表现为皱褶处,如乳房下、颈部、阴部的密集的比较小的浅表脓疱,与毛囊无关。4、深部粟粒疹,汗管在真皮上层,特别是真表皮交界处破裂形成密集的皮肤颜色一致的小水疱。患者应加强通风散热,穿衣宽松,可以外用痱子粉和炉甘石洗剂。"

语音时长03:08''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1/01/22收听(2478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