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脂溢性湿疹

2019-03-08 16:47阅读:

手机浏览

  脂溢性湿疹又称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湿疹,伴不同程度的瘙痒,可发生于新生儿与成年人。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和马拉色菌定植、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脂质增多、个体差异有关。常表现为红斑、油腻性鳞屑。对于渗出、糜烂的部位可用3%的利凡诺溶液湿敷,消炎收敛杀菌,局部外用地奈德乳膏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天2次。酌情使用抗组胺药物(比如咪唑斯汀片、地氯雷他定片等,对于6个月以上小儿可使用西替利嗪滴剂)。如外用药效果不佳,可更换为0.1%他克莫司软膏,每天1次,外用后避免日光照射,回避紫外线。同时注意修复皮肤屏障,外用理肤泉、薇诺娜、丝塔芙等医用护肤品,不用肥皂沐浴露等清洁产品。
  生活上保证充足睡眠,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劳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饮食上避免过度油脂的摄入,比如肥肉、巧克力、蛋糕等,不饮酒,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分享:

27

相关推荐

脂溢性湿疹的症状

"脂溢性湿疹也称之为脂溢性皮炎,主要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皮肤炎症,表现为红斑、丘疹、脱屑等。脂溢性湿疹又称之为脂溢性皮炎,是发生在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浅表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皮脂溢出有关,而皮脂溢出又与遗传因素有关。由于皮脂分泌增加,以及皮脂内化学成分的改变,造成皮肤表面菌丛失调,某些细菌如痤疮丙酸杆菌和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引起皮肤炎症,而某些局部因素如汗液浸渍、脂垢腐败与分解、摩擦、理化刺激等又加重了炎症反应。皮肤损害好发于头皮、面部、腋窝、上胸部、脐部、外阴、肛周等部位,轻型病例仅侵犯头皮,临床表现为头皮屑增多、发痒,可见弥散性灰白色糠状鳞屑,基底可稍发红,严重者可以有毛囊性丘疹,扩大形成油腻状鳞屑性斑,并有点状糜烂、渗出,结痂损害,严重者全头皮被覆油腻性厚痂,往往因搔抓引起细菌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局部淋巴结可以肿大,有压痛,常常引起脱发,又称之为脂溢性脱发。面部的脂溢性湿疹,常发生于眉部、眉间、眼睑、鼻唇沟、鼻旁沟、耳后等处,损害为片状潮红色的斑片,表面有细碎油性鳞屑或黄痂,也可有暗红色毛囊性丘疹,自觉瘙痒,一般春季加重。脂溢性湿疹的治疗,患者要注意生活规律,少吃脂肪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熬夜,局部治疗为减少皮脂、消炎、止痒,头皮可以用硫磺皂洗头,面部可以外用非激素类抗炎药膏,可以口服维生素B族,例如维生素B2和维生素B6等。"

语音时长03:06''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1/01/18收听(8707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2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