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红怎么治

2019-03-28 15:42阅读:

手机浏览

  “眼睛红”是各种眼科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体征表现之一,可以引起眼红发生的病症很多,比如我们常说的“眼干涩”,“结膜炎”,“角膜炎”,“角结膜异物”,“青光眼”,以及相关过敏性反应等。
  不同的病症,对应于不同的病因,而治疗上针对于病因的根本性治疗所采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比如最常见的引起眼睛红的疾病是结膜炎症,针对于病因可分为细菌感染性,病毒性,以及过敏性,其治疗用药也会根据其发生原因选择不同的种类,使用不同的频次及使用不同的疗程时长。
  而有的引起眼睛红的病症在治疗上则需要先进性一些医疗处置后,再进一步进行用药物治疗,才会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比如“角结膜异物”,“内翻倒睫”等。最严重的情况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眼红的同时,还伴有眼胀、头疼、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症状。
  综上所述,单纯“眼睛红”的表现是无法独立作为医疗诊断以及治疗的依据的,需要结合多方面的症状体征考量,综合鉴别后,准确把握病症起因,才可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分享:

61

相关推荐

红屁股怎么治

"现在的家庭生活条件好了,所以很少有宝宝在用尿布,都开始换上了一次性的尿不湿,可正因为尿不湿才让更多的宝宝有红屁股而且还特别难受,那么红屁股要怎么办呢?要用什么办法让宝宝远离难受痛苦呢?如果宝宝已经红屁股了,就不要再整天糊着尿不湿了,尿干净了就把尿不湿拿下来,给宝宝好好的洗一下,然后用干的浴巾擦干就别再带上了,出去时候再用尿不湿,睡觉的时候也可以用,其他时间就能把尿就把,不能就用尿布就成,尽量小屁股要保持干爽、湿呼呼的,和塑料制品少接触。肛门处泛红就不要用卫生纸,要用柔软的纸巾或者湿巾轻擦,最好纸巾擦完后再用一次湿巾彻底清洁,然后给宝宝洗一下小屁屁,可以穿上那种后边露出来的小裤子,小宝宝的话就晾着好了,注意别凉到宝宝,让宝宝趴着晾屁屁,拍点爽身粉也可以,但是要很薄的一层。如果是尿道口红了,就更要注意了,尤其是女宝宝要小心发炎,多给宝宝洗洗,叉开腿一直晾着就好,不是很严重的话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比较厉害得红,就得用点东西涂擦了,最平常的是用点香油,但是要注意前后别混涂。肛门如果需要用东西涂抹,一般在医院护士都是用百多邦的,只是用的时候比较多,而且基本属于无害的,如果怕宝宝用比较不放心,也可以用红霉素眼膏,当然前提是宝宝对红霉素不过敏,都是比较便宜的,当然最最常见的还是我们自己家里的香油或者护手霜,这些都是天然的东西,对宝宝绝对没害处的。如果不仅是红,而且有点破了,那就只有使宝宝屁屁一直保持干爽状态,这样家长也比较费心,不仅要一直盯着宝宝有没有便便、尿尿,还要不停的给宝宝擦洗用药。所以为了宝宝不会这么严重,还是在刚开始用尿不湿的时候就做好干爽护理,避免宝宝难受,家长累到然后还会烦躁。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宝宝对某个品牌的尿不湿过敏或者说宝宝皮肤本来就嫩,用了塑料的东西就过敏的红屁屁,这就只能劳烦家长不停的洗尿布了,不然一接触尿不湿就红、难受、可肿怎么办呢?只有远离过敏原这一种办法了,用手洗尿布是最方便的办法,当然前提尿布最好是纯棉的。"

语音时长02:45''

金菊花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2018/05/11收听(42326)

眼睛突然很红怎么回事

"眼睛突然很红有可能是发生了结膜的充血,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结膜的出血。如果是结膜的充血,指的是眼睛结膜血管的扩张,多常见于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眼睛突然很红的同时,可能患者会伴有异物感,以及眼部分泌物的突然增多。结膜的充血也可以见于角膜炎的患者,角膜炎患者的结膜充血是在黑眼仁周围比较明显,也称之为睫状充血,患者同时还会有畏光、流泪的症状。还有的结膜充血可以见于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虹膜睫状体炎的患者也会有明显的眼部疼痛,称之为睫状痛,也会出现畏光、流泪的症状。结膜充血也是主要集中于角膜周围,也就是黑眼仁的一圈,也称之为混合性充血,就是睫状充血加结膜充血称之为混合性充血,这种都是结膜血管扩张所导致的眼睛很红。在临床上还有一种眼睛突然很红,是因为发生了结膜下小血管的突然破裂,而导致的结膜下出血,结膜下出血患者的眼睛红是弥漫性、均匀、一致性,而且根据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出血量的部位,表现也不相同,都是局限于某一个象限结膜下均匀的红,这种是结膜下的出血。出血量特别多的时候,也可能弥漫在整个的眼白部位,都会出现结膜下的出血。结膜下出血多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微循环障碍的患者,因为血管弹性差,在大便干燥、咳嗽或者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发生小血管的破裂。结膜下的出血可以不给予处理,如果血量特别多,引起眼部酸胀,可以给予局部人工泪液点眼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结膜下出血,还是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排查全身疾病的问题,主要还要监测患者是否有急性的血压升高。"

语音时长02:46''

马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2020/05/07收听(2818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0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