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症状

2021-05-23 14:06阅读:

手机浏览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中国癌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3位、第5位,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其中,城市远高于农村,且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

  一、结直肠癌病因和发病相关因素

  结直肠癌的病因和其他癌症一样,至今并未完全明了,以下几个因素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有关。

  1、遗传因素:据估计约20%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遗传因素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饮食因素:一般认为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是结直肠癌高发的因素。

  3、生活因素:比如环境因素,缺钼,石棉长期接触,不良生活方式(久坐、缺乏体力活动、超重、肥胖等)。

  4、结直肠非癌性疾患: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血吸虫病、结直肠息肉、结直肠腺瘤等。遗传性结直肠癌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的6%,相关家族病史:林奇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

微信图片_20210523140544.jpg

  二、普查和筛检(粪便检查、肛诊、肠镜等)

  肛门指检:

  超过70%的中国患者的直肠癌都很低位,距离肛门很近,通过直肠指检就能摸到。

  普通结肠镜检查:

  是目前发现肠道肿瘤及癌前病变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但毕竟内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方式,有一定的不适和并发症,因此,有不少人畏惧这种检查,致使一些大肠病变甚至肿瘤不能早期确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无痛肠镜检查。

  其实质就是在肠镜检查前经静脉注射一种起效快、作用确切的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数秒钟内入睡,完成全部检查后即能苏醒,检查过程中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和痛苦感觉,因此越来越受到患者的喜爱。

  三、结直肠癌有哪些表现?

  早期结直肠癌可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下列症状:

  (1)排便习惯改变(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

  (2)大便性状改变(变细、血便、黏液便等)。

  (3)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

  (4)腹部肿块。

  (5)肠梗阻相关症状。

  (6)全身症状:如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四、结直肠癌的治疗:

  早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90%以上,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50%。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提高结直肠癌治愈率的有效方法,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定期体检;一旦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等症状,更要及时就诊。

  一旦确诊为结直肠癌,唯一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对进展期癌患者,还需辅以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辅助治疗。根据肿瘤的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如右半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术、乙状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术(包括保留肛门和不保留肛门的术式)。手术方法可分为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具备创伤小,出血少,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根治效果及远期生存率均与传统手术相似。

  五、预防结直肠癌:

  应多吃山芋、红薯、玉米、水果、新鲜蔬菜等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利于肠道毒素的排除。尽量少吃油炸、熏制、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不吃有可能腐败的水果、蔬菜及食物。

  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是:30~40岁以上,60岁以上更为多见,有消化道症状者;有结直肠癌病史者;有结直肠癌癌前病变如腺瘤、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者;有癌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遗传性结肠病者;有盆腔放疗史者;有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体检,每年做一次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诊,必要时可行结肠镜检查。积极治疗大肠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肠腺瘤等也是非常关键的。

  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结直肠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后要合理选择饮食的质和量。术后恢复饮食一般从饮水开始,逐渐过度到流质饮食、半流食,等病情恢复后宜选用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易消化食物,并根据大便的性状、次数、量等进行加减增补,禁食辛辣刺激的食品,最好是清淡饮食,不要吃油腻的食物。直肠手术后病人早期会出现肠道功能的紊乱,最常见是腹泻,其次便秘,一般术后3~6月后明显缓解,无需特殊处理。对腹泻次数多者,考虑止泻药物对症处理。

分享:

41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