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检查分类

2023-12-21 15:41阅读:

手机浏览

内镜检查是消化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分为普通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共聚焦纤维内镜、超声内镜等。

1、普通内镜:通过普通胃内镜可以发现早期胃癌,鉴别良性恶性溃疡,确定胃癌的类型和病灶浸润的范围。胃镜检查结合活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特殊检查;

2、放大内镜:放大内镜可将图像放大几十倍,便于专家观察黏膜微细结构,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组织学类型以及病变的深度和范围;

具体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如果有任何关于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或疑虑,建议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参考资料:[1]景德怀等主编,实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

分享:

279

相关推荐

角膜接触镜的分类

"角膜接触镜亦称为隐形眼镜,矫正原理与框架眼镜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角膜接触镜与角膜直接接触,使得镜片到达角膜顶点的距离缩短,而减少了框架眼镜所致的像放大率的问题。但是由于镜片与角膜、结膜、内膜等直接接触,容易影响眼表正常生理。角膜接触镜从材料上可以分为软镜和硬镜,一、软镜由含水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镜片透氧性与材料的含水量和镜片厚度有关。软镜的特点是验配很简单,佩戴舒适。镜片更换方式有传统型、定期更换型和抛弃型。软镜易产生蛋白等镜片沉淀物,佩戴不当则会引起巨乳头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并发症。目前认为软镜更换周期不宜过长。二、硬镜。目前所用的硬镜一般是指硬性透气性接触镜,也叫RGP,由质地较硬的疏水材料制成,其透氧性较高。硬镜的特点是透氧性强,抗蛋白沉淀,护理方便,光学成像质量佳,但验配较复杂,佩戴者需要一定的适应期。由于硬镜和角膜之间有一层泪液镜,所以矫正散光的效果比较好。一些特殊设计的硬镜还可以用于某些眼疾的视力矫正,比如圆锥角膜,不规则散光等。角膜塑形镜又称为OK镜,是用特殊设计的高透氧性的硬镜,通过机械的压迫、镜片移动的按摩作用以及泪液的液压作用而压平角膜的中央形状,达到暂时性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由于角膜形态的改变,存在一定的限度,一般只能暂时下降300度左右的近视度数,一旦停止佩戴镜片,由于角膜的可恢复性,原屈光不正的度数将恢复。因验配比较复杂,使用不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应严格控制使用,需在医疗机构中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规范的验配。"

语音时长02:57''

李琳琳日照市人民医院

2018/06/01收听(4534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