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孙静媛
    图文问诊50元/24小时
    孙静媛
    电话问诊暂未开通
    孙静媛
    视频问诊暂未开通
    孙静媛
    预约挂号暂未开通
    简介:孙静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预防门诊主任。现任中西医结合科主任,从事传染病专业20余年,在重症肝炎、肝病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善于辩证合理使用中成药。曾参加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临床治疗和抢救工作,并且被卫生局聘为北京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培训专家组成员,负责各区县基层医院的培训工作。院外兼任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委员,参与学会的各项学术活动。近年来一直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学生讲授传染病课程,并且担任首都医学院预防医学系大专班教师。北京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参加多项国家级、市级临床科研项目及主持多种新药临床试验,近年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学术着作5部。目前为卫生局指定的全科医师传染病临床培训技术骨干。
    擅长:在重症肝炎、肝病合并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其他传染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善于辩证合理使用中成药。包括各类肝病,如脂肪肝、乙肝、丙肝、药物性肝损伤、肝硬化、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妊娠合并肝炎等疾病的的处理。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纠错
    孙静媛医生的预约挂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孙静媛的挂号方式
    1.
    微信:关注“北京114预约挂号”或“北京地坛医院”公众号预约;
    2.
    小程序:登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小程序预约;
    3.
    电话:拨打010-114,按提示预约;
    4.
    现场:人工窗口或医院内自助机。
    孙静媛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孙静媛医生的科普内容

    1. 全部贡献
    2. 视频580
    3. 语音64
    4. 文章324
    肝结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结石一般是肝内胆管结石。发生原因常见如下: 1、炎症:如果肝内胆管有慢性炎症或者曾经有寄生虫感染史,可能会导致肝内胆管的管壁毛糙,容易形成结石; 2、解剖结构:肝内胆管的解剖结构出现部分畸形,不利于胆汁的流畅,此时肝内胆管中的胆汁流速减慢也容易形成肝内胆管结石。 一般肝内胆管结石较小时不用特殊处理,需要定期复查,观察发展变化。如果结石较大,造成局部的压迫症状,使局部肝组织萎缩导致梗阻性黄疸,此时需要采取手术治疗措施或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干预。
    3.12万
    51
    2024-01-02
    0102
    甲胎蛋白2.2算正常吗
    甲胎蛋白值的正常范围为<25μg/L,所以血清检查结果显示甲胎蛋白为2.2μg/L为正常水平。部分妊娠期女性出现甲胎蛋白升高时,可能为正常现象,另外,甲胎蛋白是肝脏肿瘤标记物之一,如发生原发性肝癌时,甲胎蛋白会明显升高,但是也有10%左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处于正常状态。 由于胎儿肝细胞未发育成熟,所以会合成较多的甲胎蛋白,通过脐带渗入母体血液,使浓度升高呈阳性。待胎儿出生后,母体甲胎蛋白值会恢复正常水平,同时随着胎儿年龄的增长,肝细胞功能逐渐成熟,甲胎蛋白合成逐渐受到抑制,从而接近成人水平,可能为2.2μg/L,为正常现象。当机体肝细胞发生癌变,比如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胃癌时,都会使肝细胞再次合成甲胎蛋白,增加在血液中的含量,出现持续性增高,患者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但部分患者肝细胞敏感性较差,可能不会产生过多的甲胎蛋白,检查时可能处于正常水平。 除此以外,当患者出现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病变时,也可能引起甲胎蛋白值出现一过性增高,经过积极治疗后,可恢复至正常水平,患者不用过度担心。当患者甲胎蛋白水平正常,但发现存在可疑肝癌迹象时,或甲胎蛋白值出现持续性增高迹象时,应及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4851
    432
    2023-12-31
    1231
    肝功能TBIL正常值是多少
    肝功能TBIL一般是指肝功能中的血清总胆红素,其正常值一般为1.7-17.1μmol/L,即0.1-1.0mg/dL,不同医院实验室结果可能有一定区别。总胆红素是血红蛋白及其他血红素蛋白中的血红素在巨噬细胞、其他网织内皮细胞、肝细胞中的代谢产物,呈棕黄色。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可以大致反映有无黄疸、黄疸的严重程度,从而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并判断预后,但血清胆红素不是肝功能异常的敏感指标。当肝脏有严重损伤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出现升高,但总胆红素可能处于正常状态,当肝损伤明显时,往往会伴有胆红素升高。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正常情况下,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之后经过胆管、胆道系统排入肠道,根据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升高的幅度、比例判断黄疸的原因。例如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转化胆红素的功能受到影响,肝组织中的炎症使毛细胆管受到损伤,直接胆红素的排泄也受到影响,往往会表现为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升高。 如果是以胆管系统堵塞为主的病变,比如胆道结石、胆道肿瘤等,肝细胞转化胆红素的功能往往没有受到影响,只是转化成直接胆红素,不能够经过胆道系统排泄到肠道,所以梗阻性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假如胆红素升高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需要考虑红细胞破坏增多、溶血等疾病。间接胆红素主要是由于衰老、溶解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等因素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生成,所以可以根据胆红素升高的比例大致判断导致胆红素升高的原因。
    5146
    375
    2023-12-31
    长期吃护肝片对身体有副作用吗
    长期吃护肝片对身体有一定的副作用,易增加肝脏、肾脏负担,建议需要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遵医嘱服用,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治疗。 护肝片的主要成分是柴胡、茵陈、板蓝根、绿豆、五味子、猪胆粉等,主要功效是疏肝理气、健脾消食、清热解毒,对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出现的黄疸、身体发热、口干、口苦、腹部胀满等症状,可遵医嘱按剂量吃护肝片,一般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存在相关症状的患者不建议长时间吃护肝片,可能会导致药物中的中药成分在体内大量积累,而药物需要经由肝脏进行代谢,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此外,长期吃护肝片也对肾脏有一定潜在毒性,主要是因为护肝片最终代谢产物需要经由肾脏排泄,长时间吃会增加发生肾脏功能不良的风险。因此不建议长期吃护肝片,如相关症状经过治疗已经明显好转和恢复,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停止吃护肝片。 在吃护肝片期间,应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若平时工作压力过大,需适当进行自我调节,以免加重肾脏负担。此外,烟酒刺激对肝脏损害较大,在使用药物期间也需严格戒烟、戒酒。
    3375
    207
    2023-12-31
    谷氨酰转肽酶高怎么引起的
    可引起患者体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的原因较多,非疾病因素常见于饮食或身体负荷加重、服用药物导致,而病理性因素常见于肝脏疾病、胆管损伤、胆道系统梗阻等,导致谷氨酰转肽酶淤积引起。 一、非疾病因素: 如患者长期、大量饮酒,食用肉、蛋、奶等含较多高蛋白的食物以及补品,同时生活压力较大、情绪不稳定等身体负荷过重,可能会导致体内谷氨酰转肽酶摄入过多或生成过多,以及部分患者服用安眠药或治疗糖尿病药物时,均可能会引起谷氨酰转肽酶升高。 二、病理性因素: 1、肝脏疾病: 如各种肝炎、肝癌等可因肝细胞受损或阻塞谷氨酰转肽酶排出,导致体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这时是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升高为主,同时会伴有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当肝损伤比较明显时,可能会有胆红素升高; 2、胆管损伤: 如因胆管损伤或者肝内毛细胆管有损伤,谷氨酰转肽酶会升高,谷氨酰转肽酶排出到血液内,在体内淤积导致,此时还会有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 3、胆道系统梗阻: 如肝内胆管结石等阻止谷氨酰转肽酶排出,导致在体内蓄积,此时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同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也会明显升高。 除了以上常见病因外, 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肿瘤,甚至前列腺肿瘤等也可能影响谷氨酰转肽酶排出,继而导致体内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如果患者明确为生理性因素导致的谷氨酰转肽酶升高,则需要通过注意调整饮食、生活、停用相关药物等方式缓解,而当上述方式无法缓解时,则需要到医院应用常规化验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病情。
    4161
    88
    2023-12-31
    肝功能两对半怎么看化验单结果
    肝功能两对半化验单结果通常指乙肝五项化验单结果。乙肝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统称为乙肝两对半。 对于乙肝五项化验单结果,首先要看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说明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在这种情况下,乙肝e抗原和乙肝e抗体是阳性,表明是大三阳,说明不仅有乙肝病毒的感染,而且病毒还有复制,传染性较强。而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是阳性,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是阳性,这时表明是小三阳,虽然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病毒的传染性较弱。 如果乙肝五项化验单结果显示第一项乙肝表面抗原是阴性,可能说明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可以重点看第二项有没有乙肝表面抗体,也就是乙肝表面抗体是否为阳性。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是阳性,说明对乙肝病毒有一定免疫力,可以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如果乙肝表面抗体是阴性,说明虽然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对乙肝也没有免疫力,如果一旦有暴露的机会就有感染的风险。这种情况建议接种乙肝疫苗,以便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所以对于乙肝五项化验单结果要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有没有乙肝病毒的感染。必要时,还需要通过做HBV-DNA等其他检查,帮助确诊疾病。
    3973
    76
    2023-12-31
    慢性肝损害是什么意思
    慢性肝损害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肝功能损伤、肝功能反复异常或者持续异常,病程超过半年以上称为慢性肝损害,属于长期积累的过程。导致慢性肝损害的常见原因有长期大量饮酒、自身免疫性肝病、长期吃某些药物等。长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慢性肝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硬化性胆管炎,往往呈现慢性化的临床过程,导致肝功能反复异常。存在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吃一些药物,如抗结核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等,都会导致慢性肝损害的出现。 慢性肝损害的患者只要病因持续存在,就会导致肝功能反复异常,最终出现慢性肝损伤。肝组织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其特点表现为小叶周边或汇管区纤维化,而严重的纤维化可使小叶结构失常,并伴有肝细胞结节状增生,形成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症,随着疾病的进展形成肝硬化。而这种肝硬化与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在肉眼上并无明显区别。因此,对于慢性肝损害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及早进行干预治疗,防止肝脏向肝纤维化、肝硬化方向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改善不良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情况。还需要避免食用辛辣、高脂肪、甜腻的食物,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多补充维生素以及优质蛋白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腐、芹菜、冬瓜等,避免过度劳累以及熬夜,建议禁烟、酒,以免导致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5235
    330
    2023-12-31
    乙肝245阳性是什么意思
    乙肝两对半检测的结果显示显示是第2项、第4项和第5项(+),这说明这个人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后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把病毒清除了,并且对乙肝的再感染产生了免疫力。第2项是表面抗体,是说明感染后机体有了免疫力。有些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也就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感染的,但是机体的免疫功能清除了病毒,所以产生了相应的抗体。这样的人不具有传染性,乙肝病毒已经彻底清除了。
    4.62万
    65
    2023-12-30
    1230
    加载中
    *医生信息源自医院官网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

    孙静媛医生名片

    微信扫一扫

    手机看科普问医生

    孙静媛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