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名词解释

2020-04-08 13:38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痔疮名词解释
02:12

语音内容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疮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痔疮按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是位于肛门齿状线以上发生的静脉曲张团块,表面覆盖以黏膜,常以无痛性便血和痔核脱出为主要症状。内痔按照病情的发展程度分为四度,Ⅰ度排便时出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痔不脱出肛门。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脱出肛门,排便后自动还纳。Ⅲ度痔脱出后需手助还纳,Ⅳ度痔长期在肛门外,不能还纳。
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是由静脉丛曲张或肛缘皱襞发炎、肥大、结缔组织增生或血栓瘀滞而形成的肿块。外痔表面盖以皮肤,可以看见,不能送入肛门内,不易出血,以疼痛和有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临床常分为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混合痔是同时具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

分享:

7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朱军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