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直肠息肉

本词条由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疝外科 朱志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息肉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任何直肠黏膜上的隆起性病变均可称为直肠息肉,但病理上却有许多种,可以是腺瘤,也可以是炎症刺激引起的增生和修复性反应,或是局部黏膜的增生和肥厚,或者是癌肿。肉眼上看来同样是一个息肉,实质上却是不同的疾病。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消化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polypus recti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部分类型与遗传有关
并发疾病
直肠癌
治疗周期
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治疗周期存在差异性
临床症状

间歇性血便、粘液便、便频、排便不尽感

好发人群
30岁以上人群、肥胖超重者、饮食不规律者
常用药物
奥沙拉嗪、美沙拉嗪
常用检查
直肠指检、肠镜检查、气钡双重造影、便常规检查、病理检查
疾病分类

直肠息肉在病理上常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

肿瘤性息肉

可分为良性肿瘤、腺瘤性息肉、恶性肿瘤三种,其中腺瘤性息肉又称腺瘤,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性腺瘤,有恶变倾向。发生在直肠者以单个较多,有蒂;恶性肿瘤息肉又分为原位癌、侵袭性癌、息肉样癌三种。

非肿瘤性息肉

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等。

病因

直肠息肉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家族性、遗传性、炎性增值性、环境及饮食等相关因素共同引起。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

目前初步证实,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及家族性肠息肉病常伴有家族史,可能存在遗传性。腺瘤的发生是多个基因改变的复杂过程,而环境因素改变致基因表达异常或突变基因在环境作用下形成腺瘤。

炎性增值性因素与感染因素

肠粘膜在长期的炎症刺激下,导致炎性增值性,从而形成直肠息肉。

饮食因素

由于少渣食物致使大便秘结、粪石和含粗糙物质的粪便可在直肠内壁产生经常性摩擦和宿便刺激,这种非炎症性刺激可引起黏膜表皮及腺上皮和黏膜下层局限性增生,初起时形成小的隆起,逐渐增大,以后因肠蠕动及肠内容物的牵拉逐渐形成息肉柄、蒂。

病毒感染

在小儿和成人单个息肉及多发性息肉中,可找到含有脱氧核糖核苷酸包涵体,而这种包涵体在病毒所号起的传染性软疣中就存在,从而推论病毒感染与息肉发牛有一定关系。

诱发因素

年龄增长是直肠息肉的诱发因素之一。另外,胖超重者、饮食不规律者会加大肠道负担,从而引发肠道炎症,导致肠粘膜炎性增生,诱发直肠息肉。

流行病学

直肠息肉发病率岁年龄增长而增长,30岁以上直肠息肉开始增多,60~80岁发病率最高,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好发人群
  • 30岁以上人群。

  • 肥胖或超重者。

  • 饮食不规律者。

  • 有肠道感染病史的患者。

症状

直肠息肉偏小时,患者一般没有不适症状。当息肉增大时,患者可出现间歇性便血,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典型症状

便血

根据腺瘤部位,便血可呈鲜红色或暗红色,或仅粪便隐血阳性,多数与粪便不混,布于粪便表面,出血量一般不多,偶见引起下消化道大出血。当腺瘤位置较高,长期慢性小量出血时,可引起贫血。

息肉脱出

直肠下端的息肉可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呈鲜红色,樱桃状,便后自行缩回,较大的有蒂腺瘤甚至需反复手法帮助回纳。

里急后重以及黏液脓血便

直肠息肉并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频繁,里急后重,有排便不尽感。大的绒毛状腺瘤时可有较多黏液分泌。在巨大的绒毛状腺瘤时可产生大量黏液性腹泻,多达3000ml,从而引起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和细胞外容量减少。如不及时补充纠正体液紊乱和去除肿瘤,可危及生命。

并发症

部分直肠息肉若不积极处理,可能发生恶变,形成直肠癌。

就医

直肠息肉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在肠镜检查中发现。直肠息肉一经发现需积极处理,防止息肉恶变。

就医指征
  • 大便性状改变,如出现便血、黏液等。

  • 上厕所有里急后重感的患者。

  • 在肠镜中发现存在直肠息肉的患者。

  • 上厕所时,肛门有肿物脱出的患者。

就诊科室

大多患者优先考虑去肛肠外科就诊,也可去消化内科、普外科。

医生询问病情
  • 因为什么来就诊的?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如便血、腹痛、里急后重等)

  • 平时大便正常吗?

  • 之前做过相应的检查吗?之前有过什么疾病吗?

  • 有使用过药物治疗吗?

  • 平时饮食规律吗,爱吃油腻的食物吗?

  • 家里有人有过一样的情况吗?

需要做的检查

指检

医生用手指伸进肛门,触摸直肠壁,若息肉位置较低,可触及柔软、光滑、有弹性的包块,指套上可能带有鲜血,当息肉较大时需特别注意整个腺瘤的柔软度是否均匀,有无异常硬结感。并需注意腺瘤基底有无浸润感,即在肠壁上是否可任意活动、活动时与肠壁有无牵连感。此项检查是最简单快捷确定直肠息肉的方式,但因医生的主观感觉存在差异性,结果可能出现偏差。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便常规与血常规,便常规可以判断患者的大便内是否有血,从而判定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症状。血常规是为了检测患者是否贫血,是否存在感染。

影像学检查

许多消化道疾病均会出现便血的症状,因此需要利用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纤维结肠镜

内镜检查不仅可直视下观察大肠黏膜的微细病变,而且可通过组织活检和细胞学刷片检查而确定病变的性质,因此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重要手段。内镜检查可见息肉表面为黏膜,淡红色或暗紫色;如蒂较长,纤维组织较多,血供减少,也可呈黄白色。内镜检查应窥视全部结肠以确定息肉的部位、大小、数目、有无蒂及蒂的长短,从而作为治疗的依据。

活组织病理检查

内镜下对凸向肠腔的息肉样病变均应行息肉切除或钳取组织送病理检查,以确定病变性质、类型及有无癌变等。

诊断标准
  • 指检扪及柔软有弹性的包块,指套上有少量鲜血。

  • 便常规中有存在便血。

  • 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为直肠息肉。

鉴别诊断

直肠癌

直肠癌前期并无症状,当肿瘤增大时患者会出现大便性状改变,表现为血便以及粘液便,且排便次数增多,伴有里急后重。主要需要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鉴别。

内痔可脱出肛门外,常与直肠息肉混淆,一般通过指检即可区分。

肛乳头肥大

肛乳头位于肛门齿线,因慢性炎症而肥大,常呈圆锥形、无蒂、表面为皮肤,不易出血可资鉴别。

直肠脂肪瘤

直肠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良性疾病,质软,表面黏膜光滑,通过肠镜黏膜下隆起、触感等多可初步诊断,而直肠腔内超声或腹部CT有助于明确鉴别。

治疗

直肠息肉按其大小、部位、有无蒂和有无癌变等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以防止息肉发生恶变。

治疗周期
患者的治疗方案不同,治疗周期也存在差异性。
药物治疗

部分炎症性直肠息肉患者可以服用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如奥沙拉嗪、美沙拉嗪等,有一定的效果,但大部分直肠息肉经手术治疗后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

电灼切除

对良性有蒂的腺瘤,一般可经内镜圈套器摘除,小型无蒂的,在排除癌变可能后,可用活组织检查钳切除,切除后基底电灼。

经肛门切除

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在骶麻下进行,扩张肛门后,用组织钳将息肉拉出,对带蒂的良性息肉,结扎蒂部,切除息肉;对广基息肉,应切除包括息肉四周的部分黏膜,缝合创面;若属绒毛状腺瘤,切缘距腺瘤不少于1cm。

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

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直肠癌的局部切除术,麻醉后,经肛插入显微手术用肛门镜,通过电视屏幕,放大手术野,镜下切除息肉,可与电灼切除相比较,优点是切除后创面可缝合,避免了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开腹手术

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开腹做局部切除时,若发现腺瘤已癌变,应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处理。

其他治疗

对于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病为主,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息肉随着炎症消退后,可自行消失;增生性息肉只是一种暂时性病变,因此无需特殊处理。另外,注射法适用于小儿无蒂息肉,即在肛镜下找到息肉,将明矾液或鱼肝油酸钠注入息肉基底部。

预后

直肠息肉若不发生恶变,经有效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可能复发,需定期检查。若发生恶变后,预后较差。

能否治愈

直肠息肉多属良性病变,一般可治愈。

能活多久

直肠息肉一般不会影响正常寿命。

复诊

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后,在3~6个月内需进行结肠镜随访检查,以确保切除干净。所有残留的息肉应当切除,同时再随访3~6个月。

饮食

饮食是诱发直肠息肉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展。直肠息肉的患者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饮食调理
  • 直肠息肉患者宜食用瘦肉、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粥类、果汁、米汤,以及胡萝卜、柿子、豆类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 应注意避免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如生鱼片、辣椒、烧烤、腌菜等,少吃油腻食物,切勿饮酒。

护理

直肠息肉患者的护理以促进疾病恢复、防止病情恶化为主。

日常护理
  • 术后早期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腹部压力增高如提重物、用力咳嗽、大力排便等。

  • 好转后,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 注意肛周卫生,避免感染,养成定期排便习惯,防寒保暖。

  • 放松心情,不要过于紧张,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

预防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

早期筛查

对于好发人群应进行定期筛查,没有发生息肉的人群应每5年检查一次。

预防措施
  • 慢性肠炎患者需积极治疗疾病,遵医嘱使用药物,以免造成炎性增生。

  • 保持良好饮食习惯,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暴饮暴食。

  • 平日适当锻炼,不但增加机体免疫力,还可促进肠道蠕动,防止便秘和息肉发生。

  • 定期体检,尤其具有家族肿瘤史和遗传倾向者应积极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郭子健,费舟.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91-393.

[2]高凤岐.新编临床肛肠外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255-259.

[3]谢琰.现代中医护理实用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504-505.

[4]吴军,肖友军,黄仲海.中西医临床外科学 第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493.

[5]梁桂仙,宫叶琴,田建丽.全国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护理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外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442-44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