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脂肪肝

本词条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王蔚虹审核认证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预后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概述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这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可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或右上腹不适等。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肝病科
是否医保
英文名称
fatty liver
疾病别称
脂肪性肝病
是否常见
是否遗传
并发疾病
动脉硬化、胆囊炎、肝硬化
治疗周期
长期持续性治疗
临床症状

疲乏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好发人群
肥胖者、酗酒者、糖尿病患者
常用药物
多烯磷酰胆碱、干扰素、秋水仙碱
常用检查
肝脏B超检查、腹部CT检查、肝组织病理学检查
疾病分类

酒精性脂肪肝

由于长期大量酗酒,导致慢性肝脏损伤,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由于营养过剩或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带来的副作用,导致肝脏的慢性损伤。

急性妊娠脂肪肝

急性妊娠脂肪肝是一种罕见的主要发生于妊娠晚期的重症急性脂肪肝,临床呈暴发性经过,可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和肝性脑病。若不进行及时诊治,孕妇和胎儿均有极高的病死率。

病因

脂肪肝主要是由于脂肪浸润到肝细胞中,引起肝脏的慢性损伤。还可有其他多种因素共同参与其中导致病变的发生发展,如长期大量酗酒、快速减肥、营养不良等。

主要病因

长期大量酗酒

由于长期大量的酗酒,导致慢性肝细胞损伤,早期可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病变的进展,逐渐由酒精性脂肪肝演变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加重病情。

快速减肥

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方法均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妊娠

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胎儿和胎盘内脂肪酸β氧化缺陷形成有毒的脂肪酸中间代谢产物有关,这些产物进入母体引起肝损害。

诱发因素
  •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 急性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 病毒性肝炎患者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

  • 长期吸烟、酗酒,肥胖或营养不良,有糖尿病、脂肪肝家族史易诱发脂肪肝。

流行病学

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我国患病率高达25%以上,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

好发人群
  • 肥胖、酗酒、糖尿病患者的人群易发生脂肪肝。

  • 短期内快速减肥的人易发生脂肪肝。

  • 营养不良的人、营养过剩的人群易发生脂肪肝。

症状

脂肪肝患者早期可多无症状,一般为体检时发现。早期不严重时,可能仅表现为疲乏无力,当病变进一步加重时,可能表现出一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表现。

典型症状

脂肪肝患者临床早期表现不明显,可能仅表现为疲乏无力感,随着病变的进展,可能表现出类似肝炎的症状,如肝区疼痛、呕吐、厌食等。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疼痛或压痛。重度脂肪肝肝硬化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

其他症状
  • 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

  • 少数患者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

并发症

动脉硬化

体内的脂肪堆积过多,使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管腔狭窄。动脉硬化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血管疾病,其规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时期发生,至中老年时期加重、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近年来本病在我国逐渐增多,成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绞痛样,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

肝硬化

脂肪肝晚期由于肝脏长期弥漫性损伤导致肝硬化。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早期由于肝脏代偿功能较强可无明显症状,后期则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脾功能亢进、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就医

由于脂肪肝早期不易发现,因此定期的体检是非常有必要的,早发现、早治疗,对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对于肥胖、糖尿病、长期酗酒的人来说,更应该及时检查以确定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就医指征
  • 肥胖患者出现厌食、疲乏无力感、恶心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 长期酗酒的人突然出现肝区疼痛,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一步的治疗计划。

  • 短期内减肥的人突然出现四肢麻木、下肢肿胀等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脂肪肝患者需要到消化内科或肝病专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 目前都有什么症状?(恶心、疲乏无力感、厌食、肝区疼痛等)

  • 这样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 既往有无其他病史?

  • 是否有以下症状?(四肢麻木、牙龈出血、下肢肿胀)

  • 肝区疼痛是钝痛还是刺痛感?

需要做的检查

肝脏B超

肝脏B超根据肝内血管走行、清晰度,包膜及膈的回声等对脂肪肝进行诊断,是脂肪肝的比较常用方法,但它的准确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是否准确、检验师的操作水准以及病人的配合度。

腹部CT

可以对肝脏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判断肝脏的基础情况以及脂肪肝的累及范围、严重程度,同时可以排除肝脏的恶性肿瘤。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相关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对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发展状况以及病人身体基本情况进行评估,之中异常指标主要有转氨酶轻、中度增高(AST/ALT>1),胆红素增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功能指标时间延长、低血糖症、肾功能异常、血氨增高和高尿酸血症等。

组织学检查

组织学检查是一项有创新性的检查,可对肝脏病变的微观情况进行观察,了解肝脏内细胞的病变情况,同时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损伤原因进行确定特征性表现是肝细胞肿胀,胞质内含有大量脂肪微小囊泡,以肝小叶内中带为主,可伴有肝小叶排列紊乱,出现多形性肝细胞,汇管区通常有轻度炎症和胆汁淤积。

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的准确率比CT检查高,可以检测出肝脏内非常微小的病变,虽然有方便快捷、准确度高等的优点,但因为其价格比较昂贵,临床应用较少。

诊断标准
  • 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出现厌倦无力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

  • 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肝细胞内大量脂肪浸润。

  • 需要根据病史、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改变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药物性肝病

是由于某些药物对肝脏损伤造成的肝脏的损害,常有发热、黄疸、右上腹疼痛等,可根据服药史、血象、肝功能试验以及停药的效应进行鉴别。

肝豆状核变形

属于一种遗传疾病,是由于铜代谢障碍引起,临床表现为舞蹈症状、共济失调、步态异常、流涎、讲话困难等,根据青少年起病、典型的锥体外系症状、肝病体征、角膜K-F环和阳性家族史等诊断不难。如果CT及MRI有双侧豆状核区对称性影像改变,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和尿铜排出量增高则更支持本病。

病毒性肝炎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恶心、食欲减退、乏力、倦怠以及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无饮酒史,肝炎标志物阳性,临床上不少情况二者可以合并存在,可以通过生化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非酒精性肝硬化

早期可出现发力、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变现腹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蜘蛛痣等症状,通过询问病史并注意各种不同病因所致肝硬化的特点不难鉴别,但亦应注意临床上常可合并存在。

治疗

由于脂肪肝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综合治疗,且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同时应针对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戒酒,停用有肝脏损害的药物等,同时对患者的体重进行检测,督促病人减重。

治疗周期
脂肪肝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般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

  • 减轻体重。

  • 应用药物改善胰岛素抵抗、纠正代谢紊乱、防治心血管疾病。

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

  • 戒酒,对于已成功戒酒的酒精成瘾者,为降低复饮的可能性,除咨询医师外,还可以联合应用纳曲酮或阿坎酸。

  • 评估营养状态,建议补充B族维生素复合物,确保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5g/kg,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 晚期肝硬化者在必要情况下可行扩容和早期治疗肝肾综合征。

  • 针对晚期肝硬化者,建议进行系统的体液培养和密切的临床监测,以尽早发现感染,这对重症ASH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四分之一的重症ASH患者入院时可能已存在感染。重症ASH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临床和生化指标恶化,提示感染风险很高,需重复进行感染筛查。

急性妊娠脂肪肝

本病病因还不完全清楚,无特异性疗法。疑似本病应立即住院治疗并进行胎儿监护,明确诊断应尽快终止妊娠。经产科医师评估,病情轻者可行经阴道分娩,病情严重者行剖宫产手术,如果胎儿已经死亡,应予以引产。同时要给予综合支持治疗,如纠正低血糖、补充凝血因子、保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

药物治疗
  • 日常可以使用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K和叶酸等药物。

  • 适当使用抗炎保肝药,包括甘草酸制剂、多烯磷酰胆碱、水飞蓟宾和双环醇。

  • 应用干扰素、秋水仙碱及中药桃仁、丹参、当归等可抑制肝纤维化。

  • 对于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如深度黄疸、发热、凝血酶原显著延长者可用泼尼松30mg,每日一次,用2~3周后减量。

  • 口服内源性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对于减轻体重、改善纤维化、抑制脂肪生成都有好处,还可应用中枢类大麻受体(CB-1)拮抗剂、抗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的药物,如GLP-1激动剂等。

手术治疗

肝移植手术

  • 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应嘱患者戒酒3~6个月后进行肝移植手术,可以预防其并发症。

  • 可以评估重症酒精性肝炎并发慢加急性肝功能患者的身体状况,若患者通过积极的内科保守治疗后效果不佳,应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

  • 如果患者出现肝细胞癌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相关的终末期患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 在手术之前颖进行控制体重,以及应注意糖代谢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降低肝脏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肥手术

又称肥胖症手术,减重与糖尿病手术能显著解决或改善2型糖尿病和其他肥胖合并症,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足够的实验数据表明减肥手术可以治疗脂肪肝,但这并不是手术的禁忌症。

预后

脂肪肝的患者经过长期持续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脂肪肝的程度,有的甚至可以逆转脂肪肝,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肝功能。

能否治愈

经过长期持续有效的治疗,早期患者可以治愈,晚期合并肝硬化者难以治愈。

能活多久

脂肪肝的患者治愈后,将恢复正常的肝功能,不会对长期生存率产生影响。

复诊

患者在治愈后,可每年一次进行定期体检,首选超声检查。

饮食

脂肪肝要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创建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限制饮酒等,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饮食调理
  • 应忌食油炸、油煎的食物,尤其是动物的肝脏等,少吃甜食,多吃蔬菜、水果。

  • 限制饮酒,特别是长期酗酒的人,要控制每日的饮酒精摄入量。

  • 饮食应营养均衡,多吃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同时可以多吃一些粗粮。

护理

脂肪肝的发生与患者的饮食、日常的体育锻炼均有关系,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合理调控患者的日常生活安排、牢记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疾病再次复发。

日常护理
  •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 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坚持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吃少的原则,合理规划每日摄入量。

特殊注意事项
  • 每日检测膳食是否过量。

  • 平时经常检测三围是否有变化。

  • 自查肝区是否有压痛,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 肥胖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预防

脂肪肝的预防应合理膳食,积极进行体育运动,限制饮酒以及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预防疾病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早期筛查

肥胖患者、糖尿病患、长期酗酒的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筛查体检,定期复查超声,检测肝区是否有变化。

预防措施
  • 合理搭配饮食,少食多餐,尽量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限制饮酒,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 谨慎使用各种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参考文献

[1]于学忠,周荣斌.消化内科全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王松岭.实用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997-201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