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神经内科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老年人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头痛、头昏、头晕

相关疾病: 高血压 肥胖

相关检查:CT、MRI检查

相关手术:介入动脉溶栓术

相关药品: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90000元)

视频

更多>

文章

更多>

左侧侧脑室旁腔隙性脑梗死是怎么回事

左侧侧脑室旁的腔隙性脑梗死是因为供应侧脑室小的深穿支动脉缺血、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形成的。如果患者在体检过程中发现就属于无症状性的腔隙性梗塞,如果患者表现为右侧肢体无力或者肢体麻木,可能是堵塞了丘脑或者内囊等功能区,要积极进行治疗。急性期可以给予患者溶栓药物,如使用rt-PA治疗。如果没有溶栓的时间窗就要考虑使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来抗血小板聚集,尽量改善患者的脑部供血、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夏健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6882

突发言语混乱竟是左侧颞枕交界区脑梗死,用药后好转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病患者为一位68岁的大爷,入院前8小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言语混乱,被诊断为左侧颞枕交界区脑梗死,为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类型。颞枕部交界处脑梗死导致的失语,患者主要表现为无法听懂他人问话,患者语言表述困难,说话呈现电报式语音,而失语是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中枢受损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入院后给予患者相应的药物治疗,最终言语障碍症状缓解。【基本信息】男、68岁【疾病类型】左侧颞枕交界区脑梗死【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3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定期门诊随访【治疗效果】言语混乱症状缓解,病情控制良好一、初次面诊患者于入院前8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混乱,不能说完整的话,不能听懂他人问话,时而胡言乱语,伴有右侧肢体无力,症状呈持续性,上肢抬举费力,下肢行走不能,无头痛,无癫痫发作,没有大小便失禁,患者家属十分着急,遂于我院急诊就诊。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入院事宜,家属同意,入院后,第一时间给患者行头部磁共振检查明确具体病灶,同时采血检查肝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等心脏相关指标以及血同型半胱氨酸、双侧颈动脉彩超等检查。了解病史得知: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欠佳。(头磁共振)二、治疗经过入院后,查体显示: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查体显示患者神清,不完全混合性失语,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存在且灵敏,双眼上视、下视等活动正常,水平眼震阳性,伸舌偏右侧,右侧肢体肌力3级,右下肢病理征阳性,头部磁共振显示为左侧颞枕交界区脑梗死。明确诊断后,给予患者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行抗血小板治疗,瑞舒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血脂治疗。三、治疗效果经过7天的药物治疗,患者达到出院指征,查体:患者意识清楚,言语略笨拙,右侧肢体无力好转,患者一般状态较前好转。出院前告知患者继续应用抗血小板、稳定斑块的药物,康复科康复针灸治疗,嘱患者练习朗读促进语言功能恢复,嘱患者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建议戒烟、戒酒,多饮水,适当锻炼。1个月后进行门诊随访。四、注意事项很高兴患者经过治疗,言语功能障碍逐步缓解。但该患者语言功能受损,伴有肢体无力、麻木,考虑分水岭脑梗死,主要因为脑灌注量不足导致。出院后患者需要关注患者情况,如腹泻、呕吐等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的现象发生,如出现需及时就医复诊。患者还需要控制血压,因为长期高血压突然血压降低可导致脑瞬间供血不全,从而在两个大血管交界处出现梗死。出院后还要嘱患者多饮水,饮食清淡,避免高油、高盐、高糖饮食,推荐食用新鲜的果蔬。出院后患者的言语功能恢复要如同教孩子学习说话一样,长期坚持,家属应该耐心、细心,亦也可以到康复医院治疗。五、个人感悟该患者因颞枕交界处脑梗死引发语言功能障碍,而颞枕交界处脑梗死容易合并头痛及抽搐发作,因为其贴近皮层,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上述症状发生。如果患者头痛明显,恶心、呕吐严重,应立即复查头颅CT,并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如果患者合并抽搐需要抗癫痫治疗,此类梗死也容易合并卒中后抑郁,必要时需要抗抑郁治疗,给予适当心理疏导。本病例患者值得借鉴的是,当出现不适症状时,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积极治疗,这也最大限度的增加了患者康复的可能。

作者:程喆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阅读量: 4463

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查

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查包括:1、一般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血流变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2、其它检查:例如心电图、血压监测、脑电图、脑血流图、多普勒等。血管性痴呆的病人脑电图基本表现为弥漫性低波幅慢波;脑血流图改变主要是血管壁弹性及血流量下降,异常率很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能准确测定血管狭窄的程度,而且可以动态探察血栓的大小、多少及流动状态。

作者:许宏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5574

双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及缺血灶怎么治疗

双侧大脑出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以及缺血灶,首先要明确患者的年龄,如果是高龄患者而且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者长期抽烟、饮酒等因素,说明患者存在血管病变的基础,属于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出现这种情况可能需要服用二级预防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服用阿托伐他汀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斑块紧固、难以脱落,防止脱落以后诱发小的脑栓塞。同时还可以使用尼莫地平、尼麦角林、艾地苯醌或者奥拉西坦胶囊这一类改善脑部代谢、促进脑神经细胞营养的药物,以防发生血管性的认知功能损害。至于在影像学上已经看到的腔隙性脑梗死和缺血灶,即使经过上述治疗,病灶也是不可能减少的,属于已经发生了固定损伤。

作者:许宏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7572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要不要治疗?

平时到医院做颅脑CT检查,经常报告上会说腔隙性脑梗死。那什么是腔隙性脑梗死?要不要治疗?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里的小血管闭塞(常见的为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一般的小血管供应血液的脑组织区域很小,所以坏死的脑组织的体积也很小(其直径一般不超过1.5cm),其临床症状大多比较轻,有的甚至没任何感觉。个别情况下,如果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在具有重要功能的脑区域,也能引起临床表现如偏瘫、说话或吞咽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  当发现腔隙性脑梗死时,多伴有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所以,治疗上应该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在合适的范围内。还要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改善生活方式等。若有临床症状,需要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抗氧化应激等治疗。

作者:杜海平 烟台山医院 阅读量: 4844

腔隙性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的区别

腔隙性脑梗死指脑梗死的病灶较小,在影像学上虽然可以明确显示,但是实际上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都是在做CT或者磁共振检查时发现病灶,这种病灶的直径在2cm以内,可以是单发性也可以是多发性。也就是说脑子内可以只有一个腔隙性梗塞病灶,也可以有数个甚至数十个腔隙性梗塞病灶。而多发性脑梗死是针对单发性脑梗死而言的,指脑梗死数目病灶较多,可以包含腔隙性脑梗死和其它较大的脑梗死,比如患者同时有丘脑梗死、脑干梗塞以及基底节区脑梗死,不管病灶的大小是在2cm以内还是在2cm以上都要被称为多发性脑梗死,所以这两个概念是互相涵盖又有所区分。

作者:许宏伟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阅读量: 4899

问答

更多>
推荐专家
孙旭文主任医师

烟台毓璜顶医院  神经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孙旭文,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医学硕士,教授。2002年获青岛大学医学硕士学位,从事神经内科专业工作33年余,分别在北京天坛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修学习。熟练掌握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擅长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癫痫、颅内炎症、中枢及周围神经脱髓鞘病、遗传变性病、肌肉疾病及焦... 展开
个人擅长: 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癫痫、颅内炎症、中枢及周围神经脱髓鞘病、遗传变性病、肌肉疾病及焦虑、抑郁症等及各...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