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别名:慢性泄泻)
挂号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下腹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
相关检查:血尿便常规、B超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黄连素、蒙脱石散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2000元)
什么是慢性腹泻
65338次播放452次点赞
慢性腹泻指腹泻至少超过几个月
24877次播放479次点赞
慢性腹泻吃什么药
51443次播放489次点赞
慢性腹泻会导致哪些并发症
81965次播放287次点赞
慢性腹泻的症状
31208次播放193次点赞
什么是慢性腹泻
69164次播放256次点赞
老人总是拉肚子是癌症吗
36766次播放390次点赞
中医如何治疗口味异常
26122次播放149次点赞
这几年来,“牛奶蛋白过敏”这个名词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宝宝反复呕吐、腹泻,大便带血丝,体重增长慢,甚至减轻,经过检查,原来是牛奶蛋白过敏!那牛奶蛋白过敏到底是怎么回事?真出现了我们该怎么办? 在说牛奶蛋白过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牛奶蛋白。顾名思义,牛奶蛋白就是牛奶中所有蛋白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酪蛋白和乳清蛋白。溶解于乳清的叫乳清蛋白,沉淀凝集下来的叫酪蛋白。所以乳清蛋白更容易吸收,酪蛋白相对不容易吸收。因为母乳中大部分是乳清蛋白,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母乳最易吸收的原因。 蛋白是怎么被人体吸收的呢? 当然,吸收不是直接以蛋白质的形式吸收,蛋白质要在人体人经过复杂的消化过程,变成二肽、三肽的相对小分子,然后分解成氨基酸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利用。而孩子在婴幼儿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是很完善,会错误的把这些牛奶蛋白成分当成有害物质,从而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进行排斥,从而出现而形式各样、程度各异的过敏反应。消化系统的腹泻、呕吐,呼吸系统的哮喘,皮肤的过敏,甚至一些过敏性紫癜,都有可能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 如何确定是不是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引起的症状检测手段 1、皮肤点刺试验:这个试验方法就是在宝宝前臂皮肤上做点刺、划痕,然后将牛奶滴在划痕处,观察是否会出现红、肿,就是类似做皮试。这种试验简单易行,但是由于孩子比较痛苦,家长大多不愿接受,因此这种方法现在也很少应用。 2、血清IgE检测:现在大多数医院都可以查血清IgE,是通过查血来确定是否过敏。但是容易出现假阴性或者假阳性,而且也不能完全根据结果就轻易诊断,目前只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 3、回避实验:这是目前最安全、也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方法。就是让宝宝回避过敏原,也就是回避牛奶蛋白。那怎么才能回避呢,总不能不给孩子喂奶吧。那么,水解奶粉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什么是水解奶粉,水解奶粉是用人工的方法,把牛奶中的蛋白质部分或全部水解成人体能直接吸收的氨基酸,这样就避免了过敏反应的发生。目前市面上的水解奶粉有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和部分水解奶粉。氨基酸奶粉成分完全是游离氨基酸,不含大分子蛋白;深度水解奶粉还有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部分水解奶粉则只是一部分蛋白被分解,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 所以,氨基酸奶粉不具免疫原性,因此是不会引起过敏反应的。对于严重过敏反应,首选氨基酸奶粉。深度水解奶粉较一般奶粉大大降低了免疫原性,可应用于轻度过敏反应者,也可以作为过渡应用于严重过敏反应替换氨基酸奶粉。 当您的孩子,特别是1岁以内的宝宝,出现反复呕吐、腹泻,皮肤过敏,甚至反复哮喘,怀疑与牛奶蛋白过敏有关时,请及时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水解奶粉。
作者:刘永蛟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阅读量: 5319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反复腹泻1年余,近来加重,稍食辛辣食物及啤酒即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伴乏力、气短、易劳累等症状,结合中医辨证考虑是脾虚湿困证导致。建议患者采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经过1个月的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患者腹泻缓解,齿痕舌改善,随访2月未再复发。【基本信息】男、38岁【疾病类型】脾虚湿困证【就诊医院】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3月【治疗方案】中药四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周期】1个月门诊治疗,随访2个月【治疗效果】腹泻缓解,齿痕舌改善一、初次面诊程先生反复腹泻1年余,主诉近1年来腹泻反复发作,多时约3-5次/日,近来患者自觉腹泻加重,稍食辛辣食物及啤酒即大便次数增多,呈水样,伴乏力、气短、易劳累、饮食减少,口不渴、小便正常,舌质淡、苔白、有齿痕,脉弱。胃肠镜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B超显示脂肪肝,查体呈中心型肥胖体态,西医诊断为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为脾虚湿困证。二、治疗经过经诊断患者为脾虚湿困证,采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治疗方法,可使用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处方有党参、苍术、甘草、薏苡仁、茯苓、白扁豆、陈皮、砂仁、山药、莲子肉、鸡内金、炒麦芽。1周后再诊,腹泻转为软条状大便,精神见好,饮食稍改善,但时有腹痛,呈缠绵隐痛,形寒肢冷,考虑兼有里寒而腹痛;在前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以温中驱寒止痛。1周后患者面色红润,大便成形,腹痛缓解,饮食增多,原方减鸡内金、炒麦芽,继续服用。1周后患者大便基本正常,每日1次,晨起齿痕舌较前改善,随访2个月未再发作。三、治疗效果本例患者存在乏力、气短、易劳累、饮食减少等脾气虚证候,水样便、齿痕舌等湿困证候,初诊时无明显阳虚症候,故在“四君子汤”基础上,配以薏苡仁、白扁豆、陈皮、莲子肉渗湿止泻,砂仁芳香健脾。复诊时出现缠绵隐痛、形寒肢冷等阳虚证候,在补脾气渗湿基础上配以干姜、肉桂,患者再诊时饮食明显改善,减用鸡内金、炒麦芽,第4次就诊基本恢复正常,取得良好疗效,1个月门诊治疗后患者腹泻缓解,齿痕舌改善。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治疗患者腹泻缓解,齿痕舌改善。患者嗜食生冷、长期嗜酒伤及脾气,导致脾失于运化,引起脾虚湿困证,表现为大便稀薄、完谷不化、饭后即大便的现象,是夏季爱喝冰镇啤酒的男性易出现长期腹泻、齿痕舌的原因之一,加之脾虚往往病程较长,极易损阳,会出现脾阳虚或肾阳虚的表现,诸如有些患者出现晨起腹泻、阳痿早泄情况,都与脾虚有关联。所以患者平时注意不要进食辛辣、刺激、生冷食物,注意戒烟戒酒,多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五、个人感悟助脾益气的成方很多,常用的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由于脾虚的程度和症状兼挟不同,因而成方在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必须加减化裁,本例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形成了“湿邪内聚”,其虚的程度较重,调护上应避免食用生冷瓜果,尤其是夏季,极易伤及脾阳,导致阳虚而阴盛。
作者:黄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632
母乳是婴幼儿最好食品,所以一般建议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再添加辅食,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会出现腹泻,称之为母乳性腹泻。母乳性腹泻多见于6月龄内的小婴儿,一般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大便多呈泡沫稀水样,有时含有奶瓣,偶尔呈现绿色,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一般大便次数多,一天3-20次不等。但是患儿的精神状态很好,吃奶量充足,体重增长正常,典型的特点是“边吃、边拉、边长大”,没有体重不增、呛奶,溢奶、吐奶、吃奶后腹胀、腹痛、哭吵等异常表现。 宝宝出现母乳性腹泻,如果大便略稀,没有任何疾病表现,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添加辅食后即会好转。如果母乳性腹泻影响到宝宝的生长发育,比如体重增长不良,尿量减少,或者频繁地出现尿布皮炎,应该在喂养母乳之前加上乳糖酶给宝宝吃,这样可以促进母乳里的乳糖分解,缓解母乳性腹泻。 但是,如果宝宝是短时间内出现突发性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或者含有黏液脓血便。同时,患儿胃口明显减少、呕吐频繁、尿量减少、经常哭闹、发热、湿疹,这需要考虑是其他原因导致的腹泻,需及时就医治疗。
作者:李建国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58244
小儿腹泻是多种病原菌、多种症状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可能还会伴有发热呕吐以及不同程度的脱水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1、肠道感染性的腹泻:一般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而且以细菌病毒最为常见,秋冬季以肠道轮状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疾病,以发热呕吐后腹泻为主,腹泻次数可达每日十几次。 2、非感染性的腹泻:比如消化不良,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导致的菌群失调,都有可能会引起小儿腹泻的发生。还有过敏性的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而腹泻,包括原发性的继发性的乳糖不耐受,还有气候突然变化,腹部着凉或者是天气过于炎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者是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诱发的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腹泻。 治疗原则: 1、合理饮食,维持营养,迅速纠正电解质紊乱控制场内感染,然后给予相应的调理菌群失调的药物以及止泻的药物。 2、为了防止脱水,在患儿出现腹泻之时给予相应的补液盐溶液,每公斤体重20~30毫升,4个小时之内喝完,如果出现严重的脱水症状需要给予输液治疗。 3、如果长时间腹泻长达半个月以上,考虑是乳糖不耐受的,可给予防腹泻奶粉予以处理。
作者:田建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阅读量: 20094
腹泻是指大便水分和次数增加,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者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下面介绍一下慢性腹泻的相关症状 引起慢性腹泻的原因不同,其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具体症状如下: 1、腹泻常伴有大便紧迫感及腹部、肛周不适感。 2、直肠或乙状结肠处疾病表现为便意频繁、里急后重感明显,排便较少,多为下腹或左下腹持续性疼痛,便后可缓解。 3、小肠处病变则无里急后重感,腹泻、便秘交替出现,排便量大,常为脐周或右下腹痛,呈间歇发作的绞痛,肠鸣音亢进。 4、慢性腹泻患者因长期腹泻很多患者会有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症状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 慢性腹泻的症状取决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其临床的症状也不一样。其治疗也是个体化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建议慢性腹泻患者及时去医院就医诊断,根据病因对症治疗。
作者:刘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阅读量: 70118
一岁宝宝已经开始逐渐的成长,肠道系统也慢慢的开始适应,这个时候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着凉、辅食添加复杂化、感冒、细菌或病毒感染。 当宝宝出现腹泻的时候一定要做的就是防脱水,宝宝体内的水分会因为腹泻而流失,脱水的宝宝很容易出现头晕、发热的症状,所以妈妈们一定要为宝宝补充水分,可以使用口服盐。其次就是要止泻,如果腹泻不严重的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腹泻严重的话就缩短母乳喂养时间,可以吃些苹果泥、米饭汤,也可以先禁食,多喝糖盐水。还要注意多保暖,按摩,热敷肚子都对宝宝腹泻有好处的,再用温热水泡泡脚。吃药可以用思密达止泻,益生菌调节胃肠道菌群,对宝宝腹泻效果都不错,也没有什么副作用的。 一岁宝宝腹泻,妈妈们要学会判断是否严重,严重的要赶紧去医院诊治,必要时输液治疗,如果不是很严重,自己在家护理调理就可以痊愈。
作者:李建国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阅读量: 91569
彭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腹泻是指各种原因导致持续腹泻超过两个月,腹泻按照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腹泻症状并不尽相同,具体如下:\n1、动力...
彭涛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慢性腹泻是指腹泻患者病程超过两个月,慢性腹泻按照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动力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渗出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动力性腹泻是各种原...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