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血管

多发人群:中老年人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性

相关症状:主动脉浊音

相关疾病: 高脂血症 高胆固醇血症 脑出血

相关检查:X线检查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非诺贝特、阿伐他汀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动脉硬化视频

更多>

动脉硬化文章

更多>

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样治疗能更快缓解病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人都出现了动脉硬化的问题。动脉硬化带来的危害比较大,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患上冠心病、脑卒中等比较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需及时进行规范治疗。那么动脉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动脉硬化早治疗很关键,可采取这些方法一、一般治疗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想要控制病情,首先要避开相关的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需定期测量血压,检测血脂以及血糖水平,日常膳食应合理搭配,尽量不要吃高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并戒烟戒酒。作息要规律,不能长时间熬夜,熬夜时间过长会导致血管功能异常,加重动脉硬化的病情。二、药物治疗1.降脂药物大多数动脉硬化的患者都存在脂代谢异常的问题,血脂水平处于比较高的状态,适当应用降脂药物可以减轻症状。常用的是他汀类药物,如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用药后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会降低,减少脂肪在动脉中的沉积,降低胆固醇水平。2.抗血小板聚集药如果长期存在动脉硬化,血液流动速度减慢,容易发生血栓,如果能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减少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凝块形成和血管堵塞。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药期间要严密监测,以防出现出血、消化道功能异常等并发症。3.溶栓药物如果动脉硬化的病情比较严重,导致急性血栓形成,需要尽早溶栓,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溶栓药物,比如阿替普酶、尿激酶等。这些药物能在短时间内溶解血栓,促使血管通畅。4.抗凝药物部分动脉硬化患者还需要应用抗凝药物,比如华法林、普通肝素等。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凝血,能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要提高动脉硬化的治疗效果,需正确诊断动脉硬化的病情比较复杂,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需要先进行正确诊断,可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主要是观察血液的黏稠度。如果存在动脉硬化,血液黏稠度会增高,血小板的活性也会增加。如果是三高人群,还应进行CT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观察管腔狭窄的具体情况以及部位。由于动脉硬化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早期还需要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能够反映出血管的硬化程度,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变。

作者:郭梦梦 丰县中医医院 阅读量: 4764

颈动脉硬化疾病与中风

颈动脉硬化疾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聚所造成的,早期无明显症状,但是到后期可引起大脑缺血从而导致中风。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年龄、肥胖、睡眠呼吸暂停和缺乏运动等。颈动脉硬化所致的中风需要做哪些检查?由颈动脉疾病所导致的中风发生率大致为10%~21%,一旦出现中风,通常需要做以下检查:第一:颈动脉超声;第二:脑CT或核磁共振;第三:头颈部C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哪些措施可以预防中风?治疗颈动脉疾病的目标是预防中风,具体措施要根据颈动脉狭窄的程度来决定。第一:如果狭窄是轻一中度,建议改变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减肥和定期锻炼等;第二:服用控制血压或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必要时建议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的药物,以预防血栓形成;如果颈动脉狭窄非常严重或者您已经患有中风,医生会建议您行手术治疗,具体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通过外科手术在颈动脉切开一个切口后将引起狭窄的斑块切除;其次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通过介入微创手术植入支架以防止动脉再次变窄。

作者:曹文杰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阅读量: 3541

动脉硬化影响头发异常,中医可改善动脉硬化

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的硬化,有冠心病的病人身体其他的血管也会发生硬化,动脉硬化导致了血管的狭窄,不但会引起心肌的缺血,还会导致血液循环的不畅,出现头皮的营养不足,引起掉头发的现象。医学临床研究发现,有严重动脉硬化的病人,头发大多数都有问题。如果你有脱发或者是秃顶的现象,建议你做血管血糖血压血脂等等检查,查一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动脉硬化,可以采取中医中药的治疗,控制斑块的形成和血管的狭窄。另外要养成很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赵含森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阅读量: 3248

眼部出现红血丝,可能是动脉硬化的征兆

如果老人眼睛出现出血点、红血丝,要提防是否是动脉硬化了。因为动脉硬化导致血管脆性增加,容易导致局部结膜小血管破裂、出血。因此,出现这种情况的老人最好及时到医院查眼底,看是否存在动脉硬化以及动脉硬化的程度,还可以起到预防脑梗死、脑出血的作用。眼睛里有红血丝,眼角有出血点,出现这些情况有些人并不介意,有些人却特别担心。专家提示,眼部常常出现红血丝需要警惕,眼部的异常可能提示某种疾病。不仅年长者需要对此留心,经常出现眼部出血者,即反复发作,每次出血可自行消退者,最好也到医院查查血液凝血功能。如果是偶尔出现红血丝、出血点的,如在用眼过度后、揉眼睛后或猛抬头后出现红血丝、红血点,则不必过虑,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最多两三个星期就可以自行吸收了。如果长期不吸收,就有必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了。

作者:姜利斌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量: 4362

动脉硬化通常发生在哪些部位

动脉硬化在临床指动脉粥样硬化,通常发生在心、脑、肾等部位的血管。建议存在危险因素的人群,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够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一般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多发生在大、中动脉,如心脏的冠状动脉、脑部椎动脉、肾脏的肾动脉、颈部的颈动脉,以及下肢股动脉、腘动脉等处。多是由于大、中动脉的血管腔较大,可承受的血流压力也比较高,长期接受高血压冲击容易导致血管壁受损,出现局部脂质积聚,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引发斑块,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结合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使用药物治疗。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他汀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如果病变严重,也可以进行介入治疗,帮助恢复血管的通畅度。

作者:孙继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492

57岁女性发现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及时治疗很重要!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颈动脉硬化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需提高警惕。本病例患者因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形成,且近期出现头晕、头迷等症状,遂于我院就诊。给予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单发),遂诊断为颈动脉硬化。给予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稳定斑块治疗以及改善脑供血不足等治疗,治疗后,患者头晕等不适症状缓解。【基本信息】女、57岁【疾病类型】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就诊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2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每月门诊复查【治疗效果】患者头晕症状明显改善,3个月后门诊复查无明显不适一、初次面诊患者因“体检发现颈动脉斑块”为主诉来我科就诊。患者自述:近10天,偶有头晕,但无视物模糊、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走路不稳等症状。门诊体检时,彩超检查结果提示双侧颈动脉分叉处斑块形成(单发),右侧颈动脉球部斑块形成(单发)。患者既往存在高脂血症病史3年,期间通过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降脂治疗。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肺部及肾脏疾病等。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准确,定向力、计算力、记忆力正常,GCS评分15分。嗅觉、视力粗测正常,无饮水呛咳、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四肢肌力正常,感觉运动可,双侧巴氏征阴性。综合上述结果,初步诊断为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为进一步明确结果,遂将患者收入院,以进行下一步的检查。 二、治疗经过入院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行脑血流图检查,结果显示:局部可见血流速度增快,因此考虑患者目前头晕症状可能与颈动脉硬化合并斑块形成有关,后续完善颈椎CT检查,排除是由颈椎病所致的可能,且请耳鼻喉科进行会诊,排除存在眩晕症。由于患者目前病情较轻,因此暂时无需手术处理。建议采取保守治疗,并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以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以稳定斑块,达到降脂治疗的目的;同时给予盐酸倍他司汀片,以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情况。住院治疗1周后,患者头晕、头迷的症状明显缓解,遂予以出院休养,并嘱患者出院后每月应前往门诊复查。三、治疗效果在进行规律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颅内循环等对症治疗后,用药3天时,患者头晕、头迷的症状即有所改善。1周后,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治疗期间,患者并未出现急性脑缺血等斑块脱落情况,且颅内血流有明显改善,出院时患者无明显主诉不适。出院1个月后,在门诊复查中,患者表示自出院至门诊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头晕、头迷、一过性黑蒙等脑缺血症状,也无明显主诉不适。出院3个月后,患者门诊复查彩超,颈动脉斑块未见明显进展,疾病控制良好。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积极的抗血小板、稳定斑块、改善颅内循环等对症治疗,患者头晕、头迷的症状得以缓解,颈动脉斑块未见明显进展,但这并非表示疾病已彻底痊愈,患者及其家属仍不能掉以轻心,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内容:1、一旦出现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形成,患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并定期前往医院复查,评估斑块性质及稳定性,如出现突发的饮水呛咳、言语困难,偏身感觉运动障碍,要及时就诊;2、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戒烟、戒酒,推荐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多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运动,以防病情进一步加重。五、个人感悟颈动脉硬化是血管老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上常常伴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绝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在体检中被发现。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干预,颈动脉斑块不断发展,不仅会造成颅内动脉供血不足,如斑块不稳定脱落,还会诱发急性脑梗死。早期干预,饮食运动控制,定期复查对于此类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病例患者由于发现及时,且治疗期间依从性较好,因此病情在较快的时间内得以稳定,由此可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与病情的恢复速度有着较高的联系,这也说明在治疗疾病期间,谨遵医嘱服药,定期检查也同样重要。

作者:沈世凯 辽宁省人民医院 阅读量: 4524

动脉硬化问答

更多>

动脉硬化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动脉硬化 推荐专家
范书英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脏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范书英,女,中日友好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200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任中日友好与医院副主任医师;2013-2015年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做博士后研究;2015年回到中日友好医院任副主任医师。长期致力于心血管内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擅长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心脏超声有...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心脏超声有独到见解。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