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医护收入或将两级分化!

发布时间: 2016-11-15来源:网络

  近日,人社部公布的将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大型公立医院去自主评审职称的消息进一步证实了对公立医院去编制后的担忧:医护收入将两级分化!
  去编制不会一刀切,将新老有别,目的是防乱
  推进医改不仅要积极,更要稳妥,这既是高层的共识,也是底层的现实。凡是改革最怕乱,也最不能乱,更经不起乱。
  从人社部透露公交公布的消息和各地推进落实情况看:公立医院去编制管理已成定局。采用的也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对公立医院有编制的老人还是要保留原有编制不变,对新进入公立医院的新人则是没有编制;对现有公立医院进行有编与无编混合管理,对新建的公立医院进行无编制管理。

去编制不会一刀切,将新老有别,目的是防乱

  这些是在去编制大背景下,处于医改前沿的一些省市的探索。这些探索对其他省市是具有导向性、效仿性和复制性的。因此,把视角拉到全国看,公立医院去编制 是大趋势,是长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马上就能兑现的。或者换句话说,去编制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大部分医护人员影响不大,也不会像一些人所说的造成公立 医院大量人才出走流失。
  因此,面对惶惶舆论,公立医院不必恐慌,民营医疗也不必窃喜,医生集团更不用庆幸。
  处于医改前沿省市的经验探索具有复制性,但医护的待遇却不具有复制性,根源就在于地区差。
  以深圳医院为例,该医院是一家新建的没有行政级别的公立医院,所有员工不再具有事业编制。该院医生的年薪起点是四十万,最高的顾问医生年薪将近一百万。 但要实现这一数额,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当地政府能给医院投入多少。政府财政负担多,医护收入就会高;政府财政负担少,医护收入相应就会降低。

  以江苏宿迁为例,前些年宿迁政府因为财政困难,负担不起公立医院,把所有公立医院都卖了。最近湖南某医院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全院职工联合签名大抵制,闹得沸沸扬扬。
  深圳和以宿迁为代表的两种极端,正是现实中国的真实写照,直戳医改痛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不同的地方对公立医院的投入是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将在两个发面进行叠加,加剧医护贫富两极分化。

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而是更加有效地进行财政投入

  第一,从同一地区看。公立医院取消编制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而是更加有效地进行财政投入。对服务质量高、患者满意的医院,政府就会投入多;对服务质量 差、患者不满意的医院,政府相应就会投入少。去编制后的直接影响是从以前的财政拨款大锅饭到因院而异。这种差异将会导致地区内拉大不同医院医护的收入差。 这是第一个差距。
  第二,从不同地区看。经济发达的省市,比如北上广等自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就会多,老少边穷的省市相应对公立医院投入少。这是第二个差距。
  两个差距叠加在一起,导致的必然结果:医护贫富两极分化。然而,这种两极分化是客观存在的,还不足以致命,我接下来要说的分化则是致命的。
  但即使这样,深圳新建无编医院医护的高薪也是短暂的,不具有可持续性的。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据第一财经报道:深圳市政府给予深圳新建无编医院三年的运营补助,开业后的第一年是百分之七十,第二年是百分之五十,第三年是百分之三十,三年后自负盈亏。这组数字传递出什么信息呢?
  第一:医改担当将遭遇空前的挑战。这样一组递减的数字传递出的信息是:深圳医院医护的高薪是不具有持续性的。不仅如此,一旦没有政府的高投入做后盾,自 负盈亏后,医院首要考虑的就是创收问题。而这与该院建立之初就定位为医生收入不与做了多少检查、看了多少病人挂钩的医改担当是有冲突的。一旦该院走向创收,将标志着医改担当的失败!
  第二:好日子到头了,苦日子还远吗?高额的薪酬待遇可以吸引来大批优秀的医护,但一旦医院高薪优势不在,没有编制这一致命软肋将更加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深圳医院还能引来人才、留住人才吗?医院留不住人才,犹如鸟之折翼。好日子到头了,苦日子还远吗?

上一篇:公立医院负债超万亿!医疗服务价格或将大放开

下一篇:“互联网+”发展政策拐点临近 医改进入黄金时代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