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不稳定的原因

2023-07-14 10:23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大多数的时候,如果是女性的月经紊乱,经期不够稳定,月经的周期长短不一。其实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是因为这些女性稀发排卵或者是不排卵,由于排卵功能障碍而导致的女性月经的不规律。

正常情况下,女性的月经周期的稳定性、规律性是依赖于周期性排卵的,比方女性在月经即将干净的时候,就是卵泡已经开始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当卵泡在正常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将会分泌雌激素。

雌激素就能够刺激子宫的内膜出现增厚这种增殖期的改变,很快的在卵泡生长发育成熟了之后就会排卵。就会有卵巢黄体形成,进而就能够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而孕激素就能够帮助女性从增值期的子宫内膜转变成分泌期。

这种卵巢黄体,如果在没有受孕的情况下,功能维持14天。14天之后就会有黄体的萎缩,这时候雌、孕激素水平下降,就会带来子宫内膜的剥脱出血,这就是女性的月经来潮。

所以就能够知道女性的月经是否规律,是否有着非常稳定的周期性。最重要的就是取决于是否有周期性的排卵,而如果是稀发排卵或者是不排卵,自然就会导致经期的紊乱。

这种状态下,其原因也是有很多种的,譬如有可能是由于中枢、下丘脑的原因。近期应用了一些特殊的药物,也有可能是来源于垂体的肿瘤、垂体腺瘤、垂体微腺瘤分泌出了过高的泌乳素,抑制了卵巢的功能,也有可能是由于卵巢自身的问题,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早发型的卵巢功能不全等,都有可能会造成稀发排卵或者是不排卵,进而就容易导致经期的紊乱。

分享:

34

相关推荐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血糖的不稳定就是血糖波动,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短期血糖的波动、日间血糖波动、日内血糖波动和长期血糖波动。哪些因素可以造成血糖波动?血糖不稳定,主要包括胰岛β细胞的功能,糖尿病患者自身β细胞功能的减退甚至是衰竭,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水平不足,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血糖的不稳定。如果是β细胞功能越差,血糖的波动幅度也就越大,血糖越不稳定。第二就是饮食的质和量均可以影响到血糖的不稳定。比如摄入了高糖指数的食物以及食物摄入量过多,均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加,导致血糖不稳定。还有药物的应用,比如应用降糖药物所带来的低血糖,也是血糖不稳定的诱因之一。比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本身,都可以增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增加血糖的不稳定。还有饮食和运动不规律、依从性差、情绪应急、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胰岛素不规范注射等都可以造成血糖的不稳定。餐后血糖的药物作用不足也是导致血糖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由于血糖不稳定,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所以应该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防止血糖的不稳定。"

语音时长03:02''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8/06/19收听(7441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1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