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退烧特效针

2023-03-29 11:0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首先要明确一下,针灸并没有退烧的特效针,但是确实有一些穴位对退热有一定的帮助,有一定的泄热的作用。如果大家出现了发热的情况,第一个建议大家还是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去就诊,明确一下发热的原因。如果大家已经去了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明确了原因,也规律用药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配合一些针灸泄热的方式。同时发热并不等同于中医讲的体内有热,这两个有一定的区别,所以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的医疗机构找大夫看,除了有这种发热的表现之外,舌苔、脉象符合中医的一些热象表现的时候,可以用一些针灸退热、针灸泄热的方式。

推荐两个穴位,一个穴位叫做大椎穴,一个穴位叫做曲池穴,曲池穴其实比较好选,当屈肘的时候,肘横纹头这个位置,能看到纹头特别明显的一个小的凸起,这个位置就是曲池穴。大椎穴是在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是督脉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临床上如果大家出现发热的情况,首先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配合大椎穴和曲池穴的针刺治疗。

分享:

89

相关推荐

打退烧针多久退烧

"正常情况下,患者应用退烧针后0.5-1小时左右,发热症状就可明显缓解,不用过于担心。临床上常规用的退烧针,主要是非甾体解热镇痛药,比较常用的是复方氨林巴比妥和赖氨匹林,这两种药物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退热效果可维持6-8小时左右,与其他解热镇痛药物一样,这两种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不良反应,比较常见的有胃肠道反应,如内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若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可发生消化道溃疡。长期应用还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及肾脏损害,及时停药后可恢复。另外,还有极少数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减退以及皮疹、荨麻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所以这些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监控。退烧针剂只是对症治疗药物,对引起发热的原因没有任何治疗效果。如果药效过后体温再次升高,应及时查找发热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在使用退烧针的同时加入物理降温方式,比如在额头上贴退热贴或者用温水擦洗的方法来进行降温。同时积极检查寻找发热病因,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才能更好的治疗发热。"

语音时长01:43''

康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20/07/06收听(5566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