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扎到血管怎么办

2021-10-13 19:0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针灸时扎到血管,通常需起针,再压迫止血,为直接的处理方法。在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取血、针刺时一般会避开大血管进行,但由于人体毛细血管及部分小血管分布较丰富,针刺时难免会刺到血管,起针后可能会出现局部小血肿或青紫,需及时进行压迫止血处理。通常穴位位于肢体躯干部,用1-2个棉签稍微用力压迫穴位,即可做到压迫止血。

少数患者本身有血液病或血功能异常,如部分患者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或抗凝药物,止血功能较差,建议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普通患者可能压迫30-60秒即可,血功能异常患者可能需延长压迫时间至3-5分钟。适度压迫止血可以避免血肿出现,还可减轻局部青紫出现。

分享:

4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