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原因

2021-05-17 15:2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别嘌呤醇治疗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使体内血尿酸逐渐下降,别嘌呤醇属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在体内抑制尿酸的合成,减少尿酸生成,使尿酸水平逐渐下降。黄嘌呤氧化酶是尿酸代谢中的限速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可以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

别嘌呤醇可以应用在慢性原发性痛风以及继发性痛风的治疗,同时对反复发作的尿酸性结石的患者也有治疗作用。另外,对放疗化疗后肿瘤患者,为预防尿酸盐沉积,也可以应用别嘌呤醇。应用别嘌呤醇时,需要注意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的反应,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皮疹或颜面部的疹子,部分患者也可以有肝功能,尤其是转氨酶的升高以及白细胞的下降,严重者可以出现剥脱性皮炎。

所以在应用别嘌呤醇前,建议检测HLA-B5801基因,查看患者是否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对别嘌呤醇过敏、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血细胞明显下降的患者以及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孕妇,都需要禁用别嘌呤醇。

分享:

39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3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