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能自愈吗

2021-06-15 11:22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不能自愈,分泌性中耳炎发病原因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治疗时,如果出现早期的轻度渗出,可以发现中耳腔中的少量渗出,如果存在分泌性中耳炎,可以尝试进行进行保守治疗,例如使用鼻喷制剂或者黏膜促排药物进行治疗。如果与感染因素有关,可能考虑使用抗生素进行综合治疗,如果短期内中耳腔渗出能逐渐减少,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如果是咽鼓管功能障碍较为严重的患者,中耳腔积液不能够及时排出,进行药物治疗以后,可能还需要考虑进行鼓膜穿刺或者引流等,使渗出液的引流通畅,缓解由于渗出液增多造成的压力增高,而影响听力减退。因此分泌性中耳炎不能自愈,需要经过医生诊断以后进行药物治疗,或者经过鼓膜穿刺进行引流或制管,达到缓解、减少渗出的目的。

分享:

21

相关推荐

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分泌性中耳炎的危害主要表现听力的损失,导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障碍,同时有一个最大的危害就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对汽车喇叭声定位差,我们讲声源定位差,所有听力下降的人都有这个表现。如果你不能准确定位声源,在过马路的时候,如果汽车按喇叭声音,你没有办法定位,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特别对老年人来说。其次,鼓室的积液,因为中耳炎一个表现就是鼓室腔里面会有积水,积水里面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它容易导致内耳的损伤,特别是对内耳神经细胞的损伤,因为我们知道一旦神经细胞损伤,它是不可修复的,会导致永远性的听力下降。所以如果有听力下降、耳闷,到医院求治,医生会告诉你中耳腔有积液,超过半个月到一个月,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做一些治疗,鼓膜穿刺,抽出中耳腔积液,当然在早期的时候,发病一周以内可以。因为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咽鼓管的堵塞,我们可以考虑,因为咽鼓管的开口在鼻咽部,我们考虑用一些药物促进咽鼓管的开放,看积液能不能从鼻腔排出。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一个月以上,我们的建议可以做鼓膜穿刺,反复的穿刺大概两三次以后,积液反复存在,做中耳置管的手术,所有的目的就是围绕把中耳腔的积液放出来,避免引起进一步的损伤,主要对内耳功能的损伤。"

语音时长01:57''

江远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2018/05/07收听(87395)

分泌性中耳炎多久能好

  一般情况下,分泌性中耳炎通常需要1-4周才可逐渐恢复。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以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好发于儿童。此病...

张立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4/17阅读(4970)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9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