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可以不治疗吗

2020-12-27 11:5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若全身疼痛、夜间睡眠差,如果不经过治疗,上述症状会逐渐加重,会极大影响患者精神状况,同时会影响生活质量。所以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一定要经过有效治疗缓解症状,才能够改善整体精神状况,改善自我感官表现,应积极治疗。

纤维肌痛综合征目前没有实验室检查金标准,只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分享:

284

相关推荐

纤维肌痛症的治疗方法

"纤维肌痛症的药物治疗并不是首选治疗,当纤维肌痛症患者被诊断以后,医生首先要跟患者互相商量治疗的方向,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他的疼痛程度、躯体功能、心理情绪的障碍。进行评估以后,医生会给患者具体的治疗方向。国际公认的观点就是先进行非药物治疗,就是循序渐进的治疗原则。循序渐进,首先就是进行非药物治疗,患者自身或者在医生的带领下进行锻炼,像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或者咱们国家的养生的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者是印度的瑜伽,这些都属于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都可以,药物治疗反而在这个病中并不是首选的。当患者合并了严重的躯体疼痛、睡眠障碍、情绪方面的障碍或者严重失能的时候,可能会配合一些药物治疗,比如失眠的患者,可能会用安眠的药物,严重疼痛可能会用到普瑞巴林、阿米替林,还有弱阿片类的,像曲马多。对于失能的患者,会进行多元的疗法,就是很多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包括康复治疗。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药物治疗里,现在风湿科常用的药物反而在这个病中并没有明显的有效性证据,比如芬必得、扶他林,现在风湿科常用的一些药物,比如治红斑狼疮、治类风湿常用的激素,还有非甾类止痛药都是在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中没有效的。强阿片类药物,考虑到药物的成瘾性和安全性,也是不推荐使用的。"

语音时长02:29''

焦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02/05收听(64634)

纤维肌痛症中医怎么治疗?

"纤维肌痛症,中医认为属于痹症的范畴,由于这个病经常出现全身广泛的疲劳,我们认为是筋脉迟缓疼痛,把它归在筋痹的范畴,筋痹就是筋骨的筋,痹是闭阻不通的意思。在中医上,纤维肌痛症称为筋痹,分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药物疗法就是中医辨证治疗,根据你的症状、特点,中医的专科医生看属于哪一个症候类型,从而开具一些有针对性的药物。常见的症候类型,比如风寒痹阻、寒湿痹阻、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等等。中医的非药物疗法,最常用的,在医院里就是针灸,然后是中医的养生气功,它属于中国的一种文化传承,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六字诀等等,包括中医比较有特色的穴位贴敷治疗,在三九或者三伏进行的三九贴、三伏贴,还有春分贴、秋分贴,都可以补助人的正气,达到经脉疏通、温补的作用。治疗纤维肌痛症,还有常用的中医的疗法,比如针刀治疗、中药的药浴,做药浴的时候泡在一个大桶里,躺进去熏蒸,药水的热气,包括药物在水里对皮肤、肌肉的治疗作用,还有常用的离子导入,中药的离子导入在肌肉关节方面的治疗都是比较有中医特色的,虽然在国际上并没有它有效性的证据,可是在咱们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了。"

语音时长02:24''

焦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02/05收听(48880)

纤维肌痛症该怎么锻炼?

"锻炼在纤维肌痛症的治疗中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一线治疗,都应该推荐去进行锻炼。锻炼本身既能治病又能强壮身体,还能节省费用,性价比很高。具体的方法,现在流行广场舞,只要纤维肌痛患者有精力、不是很累、浑身不是很疼、愿意去跳,都支持患病人去跳。有的人喜欢比较轻松的、比较舒缓的,像太极拳、八段锦这些养生气功,也是可以的。我个人更倾向推荐患者去练比较安静的功法,包括咱们国家气功中的静功,八段锦和太极拳属于动功,要配合动作,静功就是,一个人内省自己的内心,只要做一些呼吸、吐纳的动作,让自己心情平静,对纤维肌痛患者的情绪方面和睡眠的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从这个角度上说,养生气功比广场舞之类的锻炼有优势,所以建议中老年的患者首选养生气功。养生气功训练的条件也很低,只要在家里,有大概两平方米的地方,就可以开始进行锻炼。出去散步、跳广场舞或者游泳,都需要场地的要求,不像养生气功,在家里随时随地都可以练,而且每一次的时间都很短,像太极拳、八段锦,大概十几分钟、半小时之内就能结束,一星期练三次或者两次都是有效果的。提醒一下广大患者朋友,当你选择练养生气功的时候,一定要配合呼吸,不能只是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去比划一下,动作和广播体操是没有太大区别的,一定要跟呼吸、吐纳相配合才叫养生气功,这样对人的心理的治疗作用会更好。瑜伽也可以作为锻炼的选择,年轻一点的朋友可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瑜伽,瑜伽锻炼对纤维肌痛症的治疗也是有效的。"

语音时长02:08''

焦娟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2018/02/05收听(7344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