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不稳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1-02-22 10:2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率不稳定是指心率波动较大,快、慢同时掺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与心脏疾病本身可能有关,另一方面还受到情绪、心理等因素影响。

在心脏疾病方面引发心律不稳定,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同时发生异常,节律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是否规整,如果不规整会表现为心跳或快或慢,其中以房颤最为常见。房颤的心跳不规律,所以会表现为心率不规整。在心电图监测或者自测心率时,会发现心跳忽快忽慢。有时如果出现了频发的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同样会有此因素,心脏的跳动也会变得不规律,但是这些可以通过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进行诊断上的明确。

心率同时还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最常见的就是心理和情绪因素。当心理上紧张、焦虑或者有应激因素导致情绪发生变化时,也会引发心率的波动较为显著。

分享:

71

相关推荐

血糖不稳定是什么原因

"血糖的不稳定就是血糖波动,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短期血糖的波动、日间血糖波动、日内血糖波动和长期血糖波动。哪些因素可以造成血糖波动?血糖不稳定,主要包括胰岛β细胞的功能,糖尿病患者自身β细胞功能的减退甚至是衰竭,会导致体内胰岛素的水平不足,血糖的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导致血糖的不稳定。如果是β细胞功能越差,血糖的波动幅度也就越大,血糖越不稳定。第二就是饮食的质和量均可以影响到血糖的不稳定。比如摄入了高糖指数的食物以及食物摄入量过多,均可以引起餐后血糖的迅速升高,导致血糖波动的幅度增加,导致血糖不稳定。还有药物的应用,比如应用降糖药物所带来的低血糖,也是血糖不稳定的诱因之一。比如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者胰岛素本身,都可以增加患者低血糖的风险,增加血糖的不稳定。还有饮食和运动不规律、依从性差、情绪应急、睡眠障碍、酗酒、感染、胰岛素不规范注射等都可以造成血糖的不稳定。餐后血糖的药物作用不足也是导致血糖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由于血糖不稳定,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慢性并发症的危害持续性高,血糖更为严重,所以应该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防止血糖的不稳定。"

语音时长03:01''

于棉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2018/06/19收听(74411)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