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是基因有问题吗

2023-09-26 16:07阅读:

手机浏览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影响儿童和成人的注意力、活动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多动症的确与遗传有关,研究表明,基因在多动症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遗传性疾病,通常由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所决定。根据研究,至少有数十个基因与多动症相关,其中包括与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合成、传递和代谢相关的基因。

遗传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家庭中有多个成员患有多动症,则其他成员患病的概率也会相对较高。研究还发现,在双生子研究中,单卵双生子(基因完全相同)的患病率比异卵双生子(基因只有50%相同)高得多,说明了遗传对多动症的重要作用。

但是多动症的遗传模式并不是简单的单基因遗传,而是属于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模式。因此多动症的发生由多个基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其中可能还涉及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高母亲吸烟率、早产、低出生体重以及母亲在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都与多动症的发病率有关联。这些因素可能会与个体的基因相互作用,增加患多动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多动症是一种有遗传基础的疾病,基因对其发生起重要作用。但是多动症的发生并不仅仅由单一基因的突变决定,而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了解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多动症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种疾病。如果对多动症有疑虑,建议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

分享:

7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