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肝内胆管结石

2019-03-06 17:32阅读:

手机浏览

  肝内胆管结石又称为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而难治的胆道疾病,属于原发性胆管结石病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的结石。
  它的病因比较复杂,主要与胆道感染、胆道寄生、胆汁淤积、胆管解剖变异、营养不良等有关。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很不典型。可多年无症状或仅有上腹和胸背部胀痛不适。多数病人是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做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在病程间歇期,症状不典型,常被误诊为慢性消化不良、胃病等。但在急性期,常表现为急性胆管炎引起的寒战、高热和腹痛,当出现梗阻时会表现为黄疸。长期的梗阻甚至导致肝硬化,表现为黄疸、腹水、门静脉高压和上消化道出血、肝衰竭。反复胆管炎可导致多发的肝脓肿,体检时肝区会有压痛和叩击痛,少数病例可以触及肿大或不对称的肝。
  由于此病病变复杂、复发率高且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分享:

32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0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