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和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家长看懂了,孩子就有救了(附应对策略)

2022-12-29 17:40阅读:

手机浏览

应对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最好的方式是理解和接纳。

只有家长读懂他们的内心,联结起沟通的渠道,教育才能发挥出作用。

随着身体发育的加快,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思维也开始完善,开始思考自己,思考未来与人生。同时,他们也会面临很多不解与困惑。

此时,渴望独立的他们本能地开始摆脱这些困惑,于是,他们顶撞、反抗父母与老师。

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出现与以往不同的举动,便会产生焦虑心理,甚至严加管教,认为孩子可能会越轨等。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效果。

其实,面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最好的方法是放下身段,和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理解、支持你的孩子,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让孩子的世界真正接纳你!


不愿听父母的唠叨,父母的嘱咐成多余

有很多家长对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突然不听话的变化感到莫名其妙,他们总是在问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听。

但是孩子究竟在想什么,最近的心理状态如何?家长往往没有关注到。

我们的孩子从小始终在家长的呵护下成长,当进入到青春期以后,他们的身体发育加快,思维成长到一定完善程度时,开始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开始被身心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所困扰。

此时他们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困扰,这是人的生存本能。

此时从小对家长的依赖和自身成长的要求出现了矛盾,使孩子不知所措,又不知道怎么说。

或不愿意对家长说,认为全听父母或老师的话是不成熟和没长大的表现,对此,家长一定要加以引导。

此时家长该如何做呢?

1. 不要让孩子盲目听话。

让孩子盲目听话就是在扼杀孩子,让他们成为父母的听声筒、传话器,而孩子没有自己的思想。

郑渊洁从没有对自己的孩子说过“你要听话”,他认为“把孩子往听话里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

所以不妨告诉孩子“爸妈并不是要你盲目地听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我们也不喜欢什么话都听的孩子。”

这样说,会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理解。

2. 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家长如果用成人的思维方式,粗暴地干涉就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我们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 给孩子一个行为标准。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一个原则,一个标准。

在这个标准下,他知道什么东西去执行,什么东西坚决反对,掌握好这个度就可以了。

不是不管他们,而是怎样合理地管的问题。

综合来看,对于青春期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一定要辩证地看,父母要做出正确的引导,在生活规矩、行为道德上让孩子“听话”或遵守;

而对于一些无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让孩子自己作主。比如说穿什么衣服,看什么样的课外书等。  


和父母顶嘴,孩子的“有理”心理

你是否发现,自从孩子上了初中,就不愿意和我们沟通了,有时你说一句,孩子顶十句,或者干脆不理你,你怎么说我也不搭茬。

此时家长该如何做呢?

1. 把命令改为商量

在很多问题上,父母不要太武断,也不要替孩子做决策,而应该问问孩子的意见。

如“你打算怎么做呢?什么时候做?”这表示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后,如果有些部分不正确,我们再以研究和探讨的语气与孩子商量。

“妈妈理解你的想法,但我们来看一看这件事的可行性......你觉得妈妈分析的有道理吗?”

以商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即使商量失败,但感情氛围会增强,有利于以后问题的沟通。

2. 不妨让孩子吃点“苦头”

青春期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小错肯定难免,所以,家长应该允许孩子犯一点错,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

比如春天要不要穿毛裤的问题。我们觉得冷,需要穿,而孩子觉得没有必要穿,那就遵照孩子的意见。

不穿,要是感冒了,他自己就知道什么样的天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了。

总之,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支持要比压制好,商量要比命令好。

另外,只要孩子的想法合理,就要给予全力支持。

离家出走主要原因:

1. 逃避学习压力。

有调查称,35%的中学生觉得很累,34%的学生因功课太多而忍不住想哭,20%的学生有过“不想学习想自杀”的念头。

现在的孩子需要面对很多的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自己,他们给自己订立了各种学习目标,一旦没有实现,他们会感到气馁甚至有逃避的想法。

有的来自父母,家长的目标太高,孩子达不到家长的预期,压力大、恐惧,想一走了之。

2. 逃避惩罚。

有的孩子做错事,害怕父母惩罚,选择离家出走。通常这种情况出现在经常惩罚孩子的家庭。

3. 被外界环境诱惑。

现代社会外界的诱惑太多,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制力相对较弱,经不住外界的诱惑,比如游戏、打架(觉得很帅)、吸烟等。

此时家长该如何做呢?

1. 预防为主,让孩子自由成长。

通常离家出走的孩子是由于与父母缺乏沟通。

父母平时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不要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愿意做的事,给孩子的自由成长创造空间,对孩子的学习,我们也不应该干涉过多。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整天的唠叨和叮嘱会让孩子反感。

2. 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

很多孩子离家出走都出乎父母的意料,父母应该经常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

当孩子犯错误时,不应该横加指责,而应该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问题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只是指责批评,而不给指导方法。

3. 增长孩子的见识,使其正视社会诱惑。

让孩子经历一些挫折和磨难,让他们吃一点苦,他们才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比如可以帮助家长做一些家务劳动,参加一些体力劳动,或是进行一些职业体验,让他们知道做什么事都需要付出努力。

也可以让孩子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儿,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他们才能正视社会上的一些诱惑。

4. 真诚接纳归家的孩子。

如果离家出走的孩子回来了,家长一定要给予安慰和关心,让他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这时就不要进行批评打骂了。      

打扮怪异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活得有个性,成为周围人关注的对象。于是,将自己打扮的另类。

为了能使自己看上去像个大人,有不少学生吸烟、喝酒,过分追求穿戴打扮。对此,家长一定要加以引导。

对待打扮怪异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 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细小变化。

生活中有些父母工作繁忙,他们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而对孩子的一些生活细节,却缺少关注。

比如孩子换了一个新发型,换了件新衣服,他们都没有觉察,其实孩子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注意。

当我们意识到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时候,不妨真诚地对孩子说“爸爸妈妈一直以来忽视了你的感受,对不起。”

然后再对孩子的新的发型和新的装扮表示欣赏,这样会大大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2. 不要直接批评孩子的审美观点。

当我们看到孩子打扮怪异时,我们不要直接批评孩子的审美观点,不要说“你看你打扮的跟个小混混一样。”

这样会让孩子感受到是对他的人身攻击,我们可以利用机会进行教育。

比如说当看到街上女孩穿低腰裤,我们可以问“你对穿着暴露的女孩子怎么看?”或者问“你对染了各种颜色的头发的孩子怎么看?”、“你觉得这样好看吗?”引导孩子思考。

孩子也可能会说挺好看的,这时家长要沉住气,不要直接批评,家长可以把自己对这个现象的看法说出来。

告诉孩子我是这样想的,你那样想也没问题,只是我们观点不同罢了。

3. 告诉孩子怎样才会赢得他人的真正尊重与佩服。

告诉孩子一个人真正让人尊重和佩服的不是外在,而是他内在的一些道德品行。

比如一些高尚的品质,能够坚持做好一件事,能够尊老爱幼,尊重师长,能够帮助有困难的人,有爱心等等,这些才是最受人尊重的。

不要强调说只有学习好才被人尊重。

许多中国的家长会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只有学习好才是最棒的,其实学习成绩只在人生中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抽烟

青春期孩子吸烟有许多原因,主要原因是:

1. 情绪不稳定,压力大。

身体(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学习(科目多,作业量大)、交友等方面带来的种种压力,很容易导致在情绪上出现大的波动,这时候如果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那吸烟便成了他们解闷发泄的便捷途径。

2. 觉得潇洒,是自己“吃得开”的标志。

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质的发展,他们追求个性,追求独立。

吸烟可能被认为是成人的一个标志,他们见面吸烟或者是递烟,让自己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大人了。

家长该如何做呢?

1. 正面教育,讲明吸烟的危害。

(1)有害身体健康。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对气管和支气管造成损害,它对青少年的危害要比对成人的更大。家长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让孩子产生戒烟的动机。

(2)降低大脑活力,影响记忆力。

(3)结识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易走上犯罪道路。

2. 清除使孩子染上吸烟习惯的污染源。

(1)父母以身作则,不吸烟。为孩子创造无烟环境。

(2)关注孩子的社会关系。防止他们和社会上吸烟的伙伴经常来往。   

(3)与老师配合监督孩子。

当然,这要看孩子的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这个老师很尊重孩子,爱孩子,会给孩子正面的指导,我们可以跟老师配合;

如果这个老师对孩子没有爱心,一味地批评指责,那么把孩子吸烟这个事情告诉老师对孩子并没有好处。

所以家长在与老师配合时要慎重。

3. 协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

(1)在学习上多关心孩子,对学习上遇到的难题给予指导。   

(2)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当孩子有进步时,我们要及时给孩子鼓励和欣赏。


你的家庭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1. 过分关注学习,不顾孩子身心需求。

我们平时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最常问的就是作业写完了吗?打卡了吗?今天英语怎么才考了60分呀?我给你报个英语补习班吧!

却很少关心孩子一天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今天遇到什么烦心事了。

有时孩子跟我们讲学校的事情的时候,家长往往还训斥孩子,跟孩子说“你别管那么多闲事,好好学习就行了”,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我们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身心需求,别太在意孩子的错误。在这个阶段,孩子会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会去犯一些错误。

父母不必太在意孩子的错误,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出错误背后的原因,并教会孩子如何纠正自己的错误,学习正确的方法。

2. 要求孩子按照家长预设的方向去成长。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对孩子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学习好,能考上个大学就行。”

当你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您觉得是对孩子没有要求吗?

我的感觉是要求挺多,而且还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预期来生长。当孩子达不到您预期的学习好的标准以后,您就大发雷霆了。

要求孩子必须按照您的要求去做,如果不按照您的要求去做,有些家长就认为孩子不听话了,或是软硬兼施说服孩子听自己的,或是对孩子说“以后我再也不管你了,你想怎样就怎样!”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我们对孩子要有耐心,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对孩子的要求也要一致,否则孩子觉得家长没原则,他也不必遵守原则。

对待学习这个问题,我们告诉孩子只要你尽力就可以,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不要因孩子成绩不理想而打骂孩子。

打骂孩子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并影响亲子关系。

他们会拒绝和父母沟通,甚至离家出走等,并对父母和家庭充满了怨气,给孩子生活带来影响。

3. 大包大揽,孩子不自由,没有独立空间。

有的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要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要读好书就行了。

这样的家长非常强势,没有边界意识,对什么事情都大包大揽,对孩子管得非常多:

早上几点起床;吃饭穿衣多长时间;上什么课外班;和谁来往,都要按家长的意思。

孩子不能自己做主,甚至上厕所时间稍长,家长都要敲门催促。不给孩子自由,随意干涉,孩子怎能不烦、不反?

我们应该让孩子参与家庭大事,给孩子一定的独立空间。学习只是人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不是人生的全部。

学习成绩的高低真的不影响一个人的成就的大小。

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处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

4. 不尊重孩子,过分干涉。

有个妈妈担心儿子早恋,偷偷查微信、查qq,不让儿子和女生来往,哪怕正常交往,妈妈也紧盯不放。

儿子很反感,每天放学就把自己的房门紧关,不让妈妈进。

妈妈不放心,一会送水果,一会送零食。其实,就是监视孩子,看孩子在学习还是在玩手机。

一个孩子总是被窥视、被监控,不被信任,自然就抗拒父母,不喜欢父母。

尊重孩子,命令的语气改为商量的语气。

进孩子房间前先敲门,有事情跟孩子商量,而不是直接命令孩子怎么去做。

对于那些叛逆不学习、自暴自弃、离家出走、抽烟的孩子,家长要反思,到底因为什么,孩子会走到今天这步?

家长不妨对对号,是不是自己有以上的问题,伤了孩子的心,让孩子离你越来越远。

要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去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用“人性本善”的态度面对孩子。

必要时,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发自内心地让孩子感到你想改变的决心,而不是流于形势,或者表面道歉,实际没有行动。这样,孩子更会反感、叛逆。

一定要从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是个越来越大、独立的人的角度,和孩子平等相处,把生命的指挥棒交给孩子,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人生,决定自己的未来!

青春期的年轻人,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获得自我认同。

而这种自我认同想要建立,就需要得到外界重要他人的认可,因此,父母、老师、至交好友的态度对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他会努力想要得到他们的喜爱与欣赏。

所以父母要给孩子气足够的认可,认可孩子的一切,告诉孩子:

你这样做,父母都理解你,支持你。做得不好的地方,父母也会和你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

真诚的理解,循循善诱的教导,才是打磨青春期“顽石”的最好方式。

5.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

生活中,有些父母虽然对孩子很严格,但是对自己却很松懈。

在孩子面前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总是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合理或者不好的习惯,都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坏的榜样,也会影响到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举止行为,对孩子的成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父母长期的不良行为,会导致孩子模仿这些不良习惯,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失去信心和尊重,疏远父母。

在孩子叛逆时期,家长应适时转变角色,改变教育方式,避免错误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父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建立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才能相互容忍和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就不会有特别严重的冲突。

(文章来自“有来心理”公众号,关注可获取更多科普。)

分享:

91

相关推荐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特点及家长的应对手册

案例1小兵,男13岁,学习成绩一般,脾气暴躁,喜欢网络游戏,爸爸和妈妈把家中电脑上了密码,加了锁后,小兵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一切可以玩网络游戏的机会,去同学家,去...

刘大丽有来心理诊室

2022/12/30阅读(3954)

如何毁掉一个青春期孩子(内附青春期常见问题应对方案...

“孩子越大越难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触。一个家长说,有些时候给孩子一个意见,想要他更好地成长。这小子倒好,反过来跟我呛声!小时候还软软甜甜,非常听话的孩子,...

刘大丽有来心理诊室

2022/12/29阅读(4470)

青春期孩子家长要学会做的8件事

青春期对于一个孩子有多重要?家长的教育如果处理不好,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老师家长们,这个话题,一定要认真看看,这段时间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这段时间出了...

刘大丽有来心理诊室

2023/01/03阅读(3725)

不可不学的技术:教你如何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过分的要求,其实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实现要求,而是要看爸爸妈妈的反应,是不是真的在意他,尊重他。很多孩子逃学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而...

张莹波有来心理诊室

2023/01/03阅读(3283)

三大恶习会毁了孩子一生,家长千万不能纵容!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

郑玉巧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

2017/06/01阅读(19443)

孩子头痛,家长需要怎么处理?

头痛其实人的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有,孩子也一样。绝大多数的头痛,都只是一种不舒服的表现,而不是疾病。尤其是儿童,很容易表述...

曾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1/11/16阅读(3498)

不管多丢脸,都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边

  不要背叛你的孩子有一个姑娘曾经跟我聊天,说她有一个不完美的母亲。她跟我说了许多故事,关于她从小被母亲忽略、打骂、羞辱等精神虐待的故事。回顾伤心往事,让她很...

范新刚聊城市中医院

2017/05/16阅读(97812)

儿童腹泻,家长如何应对

  基础治疗四原则  1、给患儿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建议药店买口服补液盐(第三代的更好)来预防和补充脱水,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2、给予益生菌(...

司振阳南京市中医院

2018/12/05阅读(3377)

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沟通

  1、不要喋喋不休,过犹不及的沟通很多家长喜欢唠叨孩子,一件事说一遍孩子不听,就开始不停地说,若是孩子出现反抗心理,甚至会出现大声责骂孩子,最后让孩子在不情...

王清贤唐山市中医医院

2018/05/04阅读(42417)

肿瘤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和应对策略

现在很多人参加体检都会检查肿瘤指标。肿瘤指标有很多项,而且多是英文代码,比如CEA、Ca199、Ca125、PSA等,这些代码代表什么部位的肿瘤,如果升高应该...

赵炜三亚市中医院

2018/12/03阅读(452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