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2018-05-10 19:17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慢性肾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01:16

语音内容

肾性贫血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尤其是患有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或者血清肌酐浓度高于300μmol/L。且血红蛋白降低时,所导致的正色素、正细胞性增生低下性贫血。本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一个独立因素,肾性贫血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减低。患者慢性肾脏不断发展,残余肾功能下降,可以使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另一方面产于肾无法对贫血引起的缺氧刺激产生足够的应答反应。临床表现可以表现为疲惫、嗜睡、食欲缺乏、肌无力、活动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低下等各种症状。

分享:

90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盛秀云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