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挂号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下腹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相关检查:站立膀胱造影
相关手术: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相关药品:黄酮哌酯、奥昔布宁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20000元)
女性尿失禁应该挂什么科
94274次播放85次点赞
没有生孩子轻微漏尿的原因
49255次播放268次点赞
漏尿做什么运动会改善
43480次播放71次点赞
更年期漏尿如何治疗
32122次播放117次点赞
女性老人漏尿什么原因怎么治疗
39635次播放267次点赞
压力性尿失禁该怎么办
49712次播放259次点赞
压力性尿失禁如何保守治疗
28460次播放338次点赞
压力性尿失禁手术后什么时候能恢复
37002次播放366次点赞
部分女性可能会碰到这样难以言说的场面:在做爱时想要尿尿,强忍着吧,可很多时候还是会有尿液滴漏出来。那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呢?这可能与生理结构、激素水平下降等生理原因,以及泌尿系统感染、括约肌功能不全等病理原因有关。生理原因1.生理结构:女性的尿道和膀胱的底部靠近阴道,易受外来压力及机体因素的刺激。当女性出现性兴奋时,会使得肌肉发生收缩和痉挛,直肠的肛门括约肌也发生收缩;呼吸加深加快,心跳加快比男子更明显,血压随之上升。在这种特殊的神经反射干扰的同时,膀胱肌肉也受到刺激,控制尿液排出之开关——膀胱逼尿肌紧张收缩,括约肌开放,尿液便向外溢出了。又因为性欲激动、性器官充血时,腹内压会明显增高,如果房事前又没有排空膀胱内的尿液,下腹部受到外来的压力,尿液就自然而然地流了出来。2.激素水平下降:绝经期妇女因体内雌激素减少、阴道萎缩,如果缺少适当的润滑,性生活时会因过度牵扯尿道,从而出现尿失禁现象。病理原因1.泌尿系统感染:由于不注意性生活卫生,泌尿系统发生感染,会引起尿失禁,提示感染较为严重,应及时进行抗菌治疗。2.括约肌功能不全:压力性尿失禁多由于括约肌功能不全所致,除了结缔组织薄弱,还见于多次分娩后子宫脱垂有关的骨盆底部和括约肌的解剖结构改变。这种情况下,除了做爱,一些日常活动如:爬楼梯、走路时,也可能有尿液溢出。如果做爱时尿失禁在排除生理性因素后,长期存在,建议前往医院泌尿外科、妇科作针对性治疗。参考文献[1]巴登.同房后为何尿失禁[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0(02):26.[2]葛静,刘晶,黄丽霞等主编;张红真总主编.妇产科盆底整复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128-129.
作者:孔德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302
女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发生于女性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由于腹压增加(如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引起的漏尿表现。该病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尴尬的局面,以至于给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不便。压力性尿失禁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程度,(1)轻度: 在打喷嚏、咳嗽或大笑等腹压增高时,偶尔发生尿液不自主渗出的情况;(2)中度: 在走路、下蹲等一般活动引起腹压轻微增高时,发生尿液不自主渗出的情况;(3)重度: 在进行体位调整, 甚至站立等轻微的运动时,腹压稍有变化便会导致尿液不自主渗出。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症状程度以及患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轻度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比如:传统的提肛运动、凯格尔运动、膀胱功能锻炼、控制体重、物理治疗(电刺激、针灸辅助等)、药物治疗等等)。当保守治疗失败、中重度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方案(一般完成生育后才建议手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膀胱尿道悬吊术、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包括TOT以及TVT-O)、人工尿道括约肌置入术等。目前较常使用的是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TVT)、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包括TOT以及TVT-O)。TVT-O手术属于TVT手术的改良版,与TVT的主要不同点是手术穿刺路径。 TVT 存在膀胱损伤、尿道损伤及神经损伤等风险。而TVT-O因为不需要经过耻骨后间隙,因此避开了膀胱以及血管的高危部位,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对患者膀胱以及血管的损伤,减少了膀胱损伤以及盆腔出血等情况出现。但TVT-O的主要并发症是术后疼痛。研究指出:TVT-O手术治疗在解决患者尿失禁问题方面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漏尿量,除此之外, TVT-O手术还能够减轻性交时的疼痛感,从而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综上,轻度的压力性尿失禁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另外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采用哪一种手术方式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合并妇科其他疾病、尿失禁的临床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等。
作者:孟志剑 郑州人民医院 阅读量: 4889
怀孕早期二者鉴别不难,因为早期怀孕羊水不多,最常见鉴别是指妊娠晚期,经常有病人羊水破了,以为自己尿失禁。如何鉴别此类情况,首先尿失禁有压力出现,比如用力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出现遗尿,平时没有压力的时候不会出现遗尿现象。破羊水是因为羊膜破了,不是意志控制,所以阴道流水流出来,此时可能怀疑是羊水破了。如果孕妇自己无法鉴别,可以到产科就诊,由医务人员判断。医务人员判断主要根据pH值,羊水是碱性物质,所以拿pH纸测量,如果偏碱性,试纸变蓝,就是羊水。如果不变色说明是中性,此时属于尿液,这是比较好的鉴别手段。如果真的是孕晚期出现不自主流液,应该到产科就诊。
作者:周锦红 浙江医院 阅读量: 4612
前段时间,我的门诊接诊了一对复诊的老夫妇。老太太给我分享她的旅游照片,开心地和我说:我现在终于可以像以前一样出去旅游,不用老担心来不及找厕所,可以开心大笑,不会担心自己身上有异味。显然,这是个幸运的老太太。这幸运源于她3个月前接受的一个抗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什么是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喷嚏、大笑等可能导致腹压升高的活动时出现的不受控制的尿液流出的现象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在我国成年女性患病率18.9%,在50-59岁老年女性人群中,每四个人可能就有一个人会有漏尿的困扰。可见,漏尿是很多中老年人常见问题,但可惜的是,患者对于漏尿这个事情羞于就医。很多患者长期默默忍受漏尿带来的“难言之隐”。更有许多老年病人通过减少日常活动和外出以及减少社会交往来缓解引起的尴尬,使晚年生活更趋于平淡孤单。可见,漏尿真的是一件小事吗?那漏尿为什么容易出现在女性,尤其中老年女性?甚至一些相对比较年轻的女性生完小孩后也发现自己控制不好尿了。因为,压力性尿失禁与生育、年龄增长息息相关。问题出在盆底支持结构出现问题了。女性的盆底支撑结构犹如一个吊床,把女性盆腔器官托起来,使在盆腔的子宫、膀胱、肠子各就各位,并维持正常的控尿、排便等功能。大部分女性要经历妊娠和分娩,这一过程盆底肌肉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可能对盆底支撑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和破坏,如产后没很好康复,可能就留下后患。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当女性进入围绝经期之后,体内的雌激素骤然减少,体内胶原蛋白减少,盆底肌肉筋膜弹性下降,盆底支撑能力大大下降,一旦咳嗽、大笑等腹部向下压力倏然增加时,盆底支撑力不足问题就暴露了,就可能出现漏尿。打个比喻:怀孕时,子宫就像个大西瓜,盆底组织就像一个篮子,一个大西瓜在篮子里放了近 10 个月,篮子多少都会被压松变形,如篮子弹性好,还可勉强维持原型,一旦篮子弹性差了,那原压垮的篮子就变形了。有数据显示, 怀孕三次或以上的女性,未到围绝经期即有 20%的发病率。慢性腹压增高。如慢性便秘、慢性咳嗽、 重体力劳动,是该疾病高危因素,甚至有些年轻女性也会罹患。如果发现自己有漏尿情况,不要忽视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完善检查,及时治疗才是正确之路。这一问题是可治愈的。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主要分两种: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轻中度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①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盆底肌松弛;②生活规律,按时作息,保持大便通畅;③生活中尽量避免过度腹压增加的活动;④坚持盆底肌锻炼。必要时结合物理治疗可缓解症状或治愈;重度患者或保守治疗无效病人可选择行一个微创抗压力性尿失禁手术治疗。上面那个患者就是该手术的获益者。漏尿不可怕,重要的是早发现,及时干预,一定可找回一个幸福、快乐的中晚年生活。
作者:陈玉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4188
各位女性朋友,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尴尬经历:正在主持重要会议,忽然尿意来袭,难受的满脸通红,同事们面面相觑:正在观赏一部言情电视连续剧,关键时刻总是被恼人的尿意打断,不得不几次终止观看前去排尿;深秋的夜晚,甜美的梦乡被尿意无情地惊醒,排尿后全身冰冷,无论如何也难以入眠,更不幸的几天后你感冒了,全身不适;更有其者,在你匆匆赶往洗手间途中,象儿时那样,不经意间内裤尽湿?我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广告中看到有关男性尿频、尿急的各种治疗方法,而女性的这类症状则无人问津。医学研究发现这也是一种疾病,称膀胱过度活动症,它是由于膀胱充盈期逼尿肌不随意收缩造成的。尿急是它的特征性症状,由于患者逼肌收缩导致强烈的急迫性排尿感,常伴有尿频和夜尿,如果收缩不能被抑制,还会引起尿失禁。这种疾病严重影响着女性的日常生活及生活品质、其至对性生活有不良影响。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原因不明,年龄增加、分娩、绝经及疾病等因素影响都可能出现症状。除少数患者确实没有明确病因外,更多的人是伴随其它疾病出现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女性通常在30岁后,男性通常在50岁后发病呈增加趋势,估计全世界大约5千万-1亿人口患有该病。 2003年全美膀胱过度活动症协作组流行病学盗料表明,其发生率占成年人群的16.6%,在欧洲完成的40岁以上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与在美国获得数据几乎完全相同,发生率占人群的17%。根据研究盗料显示,台湾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妇女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虽然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膀胱过度活动症患病人群巨大,但仅有不超过20%的人寻求帮助。由于部分医生和患者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因此误以为这是正常生理衰退现象,而且涉及个人隐私,对尴尬问题羞于启齿,许多女性朋友都默默地忍受着痛苦,不去医院就诊,因此长年得不到医治。在这里,我们要告诉各位女性朋友,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通过适当的治疗,可以获得改善的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首选治疗是行为,药物的联合治疗。研究表明,行为和药物联合治疗比单一治疗的效果好,80%的患者可因此得到改善。
作者: 阅读量: 3338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尿床一般会被认为是儿童才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但本篇患者为老年人,仍旧出现尿床现象。患者因为出现夜间尿床就诊,经过详细的问诊及检查,患者被诊断为前列腺增生伴充溢性尿失禁,经过药物治疗,目前夜间尿床已控制,但由于病情较重,后续患者还要做经尿道前列腺的微创手术,从根本解决排尿问题。【基本信息】男、73岁【疾病类型】充溢性尿失禁【就诊医院】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06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治疗周期】2周【治疗效果】尿床症状消失一、初次面诊患者王大爷已经73岁了,因反复夜间尿床6个月来诊,主诉前几年出现排尿无力,夜间上厕所次数增加,几乎每晚4-6次,严重影响休息,导致出现失眠。口服安眠药后,睡眠稍有改善,但却出现尿床现象,查体体温35.9℃,直肠指诊发现前列腺存在增生,质韧,未触及明显结节。体检报告并没有发现其他内科慢性疾病,完善泌尿系彩超以及膀胱残余尿测定,提示前列腺增生、膀胱尿潴留,残余尿239ml,双侧肾囊肿,初步诊断为前列腺增生、充溢性尿失禁双侧肾囊肿。二、治疗经过由于患者是前列腺增生导致尿潴留,膀胱残余尿239ml,经过与患者反复沟通,告知患者出现夜间尿床的主要原因是膀胱里残余尿太多,真正有效膀胱容量变小,夜间膀胱内尿满而溢出,继而导致的尿床。患者经过保留尿管2周,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2周后,拔除尿管,患者排尿较通畅,复查膀胱残余尿110ml,夜间尿床消失。 图患者泌尿系彩超+膀胱残余尿测定报告三、治疗效果患者经过保留尿管引流尿液2周后,复查泌尿系彩超以及膀胱残余尿测定,结果提示前列腺增生,膀胱残余尿110ml,夜间未再出现尿床现象。但由于患者目前前列腺增生较严重,目前药物治疗膀胱残余尿110ml仍然大于50ml,且患者年纪较大,因此建议待膀胱收缩功能恢复后,再前来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积极的治疗,患者未再出现尿床现象,病情得以明显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出院后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日常生活上应尽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2、不要长时间骑车或进行骑跨运动,以防压迫前列腺,导致病情加重;3、天气变冷时,应注意保暖。并定期复查泌尿系彩超+膀胱残余尿测定,根据膀胱残余尿多少,判断病情是否进展情况。五、个人感悟患者前列腺增生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已经出现夜间尿床等症状提示膀胱处于失代偿阶段,当务之急是保留尿管,引流尿液,影像学检查评估上尿路受损情况,血生化检查评估肾功能、贫血程度。本篇患者正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充溢性尿失禁,且年纪较大,因此进行保留尿管治疗,将尿液引流出,同时给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进行处理,在患者身体能够承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对于膀胱收缩功能的评估,往往是在保留尿管2周甚至3个月的时候,保证膀胱收缩力最大限度的恢复,尿路动力学检查判断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如果膀胱收缩力大致正常,一般建议患者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等微创治疗,往往术后效果比较理想,对于膀胱收缩差、不能耐受大手术患者,一般建议行膀胱穿刺造瘘术,尽量避免上尿路损伤进一步加重,保护肾功能。
作者:苏世强 石家庄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3689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