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丘疹(别名:白色痤疮、粟丘疹白色苔藓)
挂号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损害呈乳白色或黄色
相关检查:组织病理检查
相关手术:无
相关药品:酒精、维生素E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500元)
脂肪粒是怎么形成的
44258次播放485次点赞
去除脂肪粒的方法
44893次播放313次点赞
眼皮脂肪粒怎么形成的
49552次播放500次点赞
眼睛旁边长脂肪粒怎么去除
47005次播放256次点赞
眼圈周围的脂肪粒怎么治疗
23585次播放179次点赞
眼部脂肪粒是什么情况
22520次播放346次点赞
去脂肪粒最有效的方法
40434次播放326次点赞
脂肪粒是怎么形成的
22091次播放558次点赞
新生儿脸上有小白点,最常见的原因有两种: (1)新生儿粟粒疹:如果是发生在生后数天之内的新生儿,这种白点是类似于针尖大小或者小米粒大小的白点,可以散在分布,也可以密集分布,这种情况考虑是新生儿粟粒疹。一般在出生后数周就会消退,也有到生后几个月完全消退的,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任何处理。
作者:张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阅读量: 24881
粟丘疹是一种特发性皮肤附属器良性疾病,主要分布于颜面部,尤其是眼睑周围、颊部及额部。典型皮损直径1~2mm,多发,不融合,可挤压出白色角质颗粒物质。
作者:周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阅读量: 79835
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最常出现在宝宝脸颊上部、鼻子或下巴上,偶然情况下,粟粒疹可能出现在宝宝的牙龈或上腭处。约40%的新生儿都会有粟粒疹,一般在出生后1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任何处理。
作者:王天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阅读量: 79744
风丘疹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瘙痒之疾病,相当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它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皮肤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工作。根据人们对风丘疹的认识以及现代医学的化验检查发现,认为风丘疹患者饮食中下面一些蔬菜对患者是有益的。
作者:谷晓广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阅读量: 45209
风丘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放松身心,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当的忌口,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牛羊肉海鲜等发物,平日里多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作者:谷晓广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阅读量: 26344
风丘疹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皮肤瘙痒之疾病,相当于神经性皮炎。初起为红色丘疹或风丘疹,菜粒至黄豆大或更大,以后逐渐增大或融合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斑块,颜色鲜红或暗红。多发于新生儿、儿童、女性人群。
作者:谷晓广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 阅读量: 14786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