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后副作用多久消失

2018-11-28 15:45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乳腺癌化疗后的副作用多久消失,要看具体的副作用是什么。如果是出现了胃肠道的反应,如恶心、呕吐、便秘,临床上可以及时采取对症处理,用一些止吐的药物,也可以加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如果是出现便秘,可以用开塞露和一些润肠的药物来减轻,可能这些副作用会在几天之内就逐渐消失。如果是出现脱发的副作用,则在整个化疗完成以后,头发才会慢慢长出来。一般脱发的副作用,等化疗结束以后,才会慢慢消失。紫杉醇类的药物可能会对四肢的末梢神经有毒副作用,患者化疗过后出现四肢的末梢麻木,没有疼痛的感觉,也会持续很长时间,可能在整个化疗完成以后才会慢慢地消失。在化疗之前,医生会反复告知患者,这些副作用都不用担心,都会慢慢得到缓解。

分享:

199

相关推荐

01:43

化疗后的副作用多久消失

化疗后所产生的

徐英辉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2023/05/17播放(87708)

乳腺癌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乳腺癌的化疗像其他肿瘤的化疗一样,都有不良反应,因为化疗是通过杀死人体内的肿瘤细胞治疗肿瘤,但是这些化疗药物除了对乳腺癌细胞有损伤之外,对正常的细胞也会有损伤,只不过这两个损伤的程度不一样,对癌症细胞损伤得更多,对正常细胞损伤得更小。所以,即使有不良反应,医生还会建议做一些化疗。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从自身感受到的一些不良反应来说,最常见的是纳差,就是胃口不好、吃饭不香。还有敏感的患者会引起一些恶心、呕吐。还有腹泻的情况,不同的化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不一样的。还有一个大家感受比较深的是疲乏、无力,有3-5天,有的会1周,感觉到身体没有力量,但是经过药物代谢之后,发现胃口、体力也在恢复。除了患者本人感受到的不良反应之外,有些并不能感受到,就是医生通过检查查到的。最常见的是对骨髓的影响,化疗之后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掉下来,甚至有的血色素也会掉一些,这些都是骨髓抑制,掉的多,也许会有感觉,少的时候,没有感觉。目前有专门治疗和预防骨髓抑制的药物,通过一些药物的治疗,可以很快提升体内的白细胞,甚至血小板。除了对骨髓的影响之外,还有对脏器功能,比如化验肝功能的指标有异常,还有肾功能指标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这些都是通过化验检查发现的一些化疗药的不良反应。目前这几年随着药物不断地改善,化疗药有的疗效提高,有的跟原来差不多,但是副作用减少,整体来说副作用可能不会太大。还有一些比如恶心、呕吐、白细胞的下降,可以通过药物来预防,最大限度地让你没有感受或者感受轻一些。所以对化疗不要听别人说有多可怕,一定要自己使用之后才知道,好多的患者来的时候很担心化疗的不良反应,等做完之后发现影响非常的小,所以一定要正确对待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不用担心,首先精神上、心理上要有正确的对待,这样反应也同样会小一些。"

语音时长04:09''

张永强北京医院

2018/01/17收听(74962)

乳腺癌化疗的副作用有哪些?

"乳腺癌化疗的副作用,主要是药物对身体、各个器官的影响。蒽环类主要是对心脏功能有一定的心脏毒性,环磷酰胺本身的副作用相对较少,相应联合蒽环类的、紫杉类的,有的病人可能会药物过敏,所以化疗前都会做一些处理,它还可能对心脏有影响,就是心脏的一些毒性反应,所以每个周期化疗之前都要查心电图,很重要,因为蒽环类的药物和紫杉类的药物都对心脏有影响,所以一般这两个药物在一个方案里面一起用的很少,一般都是先用蒽环类和环磷酰胺联合,打完4个周期,后续加上紫杉类的药物,做单药或者联合靶向的治疗,这样对心脏的毒副反应小。蒽环类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有的病人会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但在做化疗的时候,常规会用一些止吐等预防用药,所以大部分病人基本上没有太明显的难受反应,个别的病人反应比较重。蒽环类的药物因为是红颜色的,有的人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看见穿红色衣服的人,甚至都会有一些恶心、吐的这种反应,所以蒽环类的消化道反应可能会对个别人影响大一点,因人而异给预防的一些用药很重要。蒽环类的药物和紫杉类的药物对肝脏功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个周期要查肝功能情况,给予保肝用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骨髓抑制,蒽环类的用药或者紫杉类的用药,有部分病人会有白细胞的减少或者粒细胞的减少,或者血小板的减少,造成骨髓抑制。严重时病人容易感染,会引起发烧,所以对这部分病人,在做完治疗以后都进行血常规监测,一旦有骨髓抑制,用相应的药物处理,只要是病人按照医嘱的要求去查、去做,都会避免这些问题。有的病人依从性比较差,可能化疗完了就回家,也不查,觉得没有事,病人往往会出现问题,甚至有的人会影响生命,因为骨髓抑制有的时候是很严重的,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语音时长03:52''

张照辉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18/01/25收听(8410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198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