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核磁共振

2019-04-27 16:18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磁共振成像术(MRI)也称为核磁共振,其基本原理是在强大磁场的作用下,记录组织器官内氢原子的原子核运动,经计算和处理后获得检查部位图像。

其检查目的主要是为了除外颅脑及脊柱、脊髓病变、五官科疾病、心脏疾病、纵膈肿块、骨关节和肌肉病变,子宫、卵巢、膀胱、前列腺、肝、肾、胰等部位的病变,其优点包括对人体没有损伤;能获得脑和脊髓的立体图像;能诊断心脏病变。

但MRI也具有一定的缺点,如很多病变单凭MRI仍然难以确诊,不像内窥镜可同时获得影像和病理两方面诊断;对肺部检查也不具优势,对肝脏、胰腺、肾上腺、前列腺的检查比较具有优势,但费用昂贵;对胃肠道疾病病变不如内窥镜检查;体内留有金属物品者不宜接受MRI,而CT可以。

分享:

468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29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