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

2021-08-27 14:3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围生期心肌病的诊断标准,通常要符合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时限:即患者以往并没有心脏病的基础疾病,在妊娠后3个月以及产后6个月内出现心衰,以心肌受累为表现的心脏病;

2、心衰表现:可以是典型的左心衰竭症状,比如有喘憋、呼吸困难、双下肢浮肿;

3、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心脏超声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心脏普遍增大,心脏收缩功能,即EF指数明显下降,大部分<40%,以及心肌变薄。

符合上述症状后才考虑患者可能是围生期心肌病,在临床查体中患者可能是典型的心衰症状,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合并心律失常、心跳增快、室性心律失常,如早搏。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左室血栓形成、腹壁血栓,可能血栓脱落后会引起脑栓塞或者其他部位栓塞,可能会使病情严重。所以治疗主要还是针对心衰进行治疗,营养心肌、注意休息,部分患者可能经过积极治疗心脏功能可以恢复,心脏可以缩小,但是需要后续继续随访观察。

分享:

91

相关推荐

围生期心肌病注意什么

"围生期心肌病首先最需要注意的是规律吃药,进行标准化的心衰治疗,这对于疾病的恢复是最关键的。如果能够早期诊断,早期就能进行非常规范的治疗,大多数的围生期心肌病是可以治愈的。第二个需要注意的是在疾病的早期或者心衰症状缓解,病情稳定之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最好是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从而促进心脏的康复。第三个是在心衰的失代偿阶段要注意休息,最好能够卧床休息,并且保持情绪平稳,减少心脏的做功。但是所谓的卧床休息绝对不是完全躺在床上一动不动,而是需要在床上做肢体运动,预防下肢血栓形成。第四个需要注意饮食的调整,最重要的是限制食盐和水的量,每天的食盐尽量少于一牙膏盖;液体的量,这个液体不仅是喝水的量,更包括喝汤的量,总的液体量最好能够小于1500-2000ml。第五个需要注意的是改善睡眠,也就是作息要规律,并且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能够避免发生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减轻对心脏的负担。第六个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和预防加重心脏负荷的其他因素,比如控制体重,避免出现肥胖或者过度的消瘦,甚至是恶病质。同时需要改善饮食方式来预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一定要预防感冒。总之,围生期的心肌病在饮食之外还需要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这样对于疾病恢复才是最有利的。"

语音时长02:24''

李彩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2019/04/10收听(25032)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