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和麻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024-04-30 18:1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临床常用的麻醉药包括镇痛药、镇静药和肌肉松弛药,而常用的镇静药一般是三大类,即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

镇静药主要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用,不一定是手术,也可能是非手术,所以常用的镇静药有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的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抑郁、恐惧等。

常用的苯二氮䓬类药物有咪达唑仑、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常用于镇静。非苯二氮䓬类的包括常用的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等,也用于病人的镇静、催眠、抗焦虑。

而常用的麻醉药物主要是指在麻醉过程中常用的药物。目前在麻醉过程中常用苯二氮䓬类,如劳拉西泮、安定,同时也用非苯二氮䓬类,如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所以,麻醉药和镇静药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有一定的区别。

分享:

3

相关推荐

镇静剂的药效时间

"镇静剂的药效时间,需要根据每种药物不同的特性来决定,同时也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关。镇静剂按照效果可以分为短效、中效以及长效。每种镇静剂作用的维持的时间有所差异,短效镇静剂,比如现在在临床上常用的唑吡坦,还有佐匹克隆,都属于的短效的镇静催眠药,这类药物维持睡眠的时间是6小时左右,属于短效的镇静催眠药。还有一些中效催眠药,比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这些药物是中效镇静催眠药,作用时间通常可以维持10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另外,还有长效镇静催眠药,比如地西泮,长效的镇静催眠药维持作用时间,可以达到10个小时以上。除了和药物的作用时间有关,还有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有关,有些患者对药物比较敏感,代谢可能也会比其他人比较慢,镇静剂的药效时间就会更长,比如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有些减退,因此药物代谢的时间会更长,镇静剂的药效时间也更长。总之,镇静剂的药效时间,要根据每种药物的特性来判断,也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有关。镇静药物最大的副作用是造成呼吸、循环的抑制。镇静药物副作用呈剂量相关性,轻度的计量早期起到镇静、止痛等的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患者对中枢大脑恶抑制会逐渐增强,会导致患者昏迷,严重会出现呼吸抑制,包括循环中枢的抑制出现血压下降,比较危重,需要紧急处理。"

语音时长02:07''

陈頔北京医院

2020/06/21收听(2256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7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