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内镜检查的特点

2023-12-21 15:41阅读:

手机浏览

消化科内镜检查是20世纪消化病学的重要进展,现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内镜可以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各类病变,并可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还可以进行摄影、录像并留存以备分析。根据不同部位检查的需要,内镜分为胃镜、十二指肠镜、小肠镜、结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胰管镜等。其中,胃镜和结肠镜最为常用,可检出大部分的常见胃肠道疾病。

胃镜或结肠镜检查时,通过染色内镜可以判别轻微的病变,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断率。结合放大内镜,可进一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断水平。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可进行逆行胰胆管造影,这是胆道、胰管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并可同时进行内镜下治疗。

超声内镜检查可以在了解黏膜下病变的深度、性质、大小及周围情况的同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取样活检。胶囊内镜检查可以让受检者通过吞服胶囊大小的内镜,在胃肠道进行拍摄并将图像通过无线电发送到体外接收器进行图像分析。

该检查对以往不易发现的小肠病变的诊断有特殊价值,如小肠出血、早期克罗恩病等。双气囊小肠镜的发明大大改进了小肠镜插入的深度,逐渐成为小肠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参考资料:[1]景德怀等主编,实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上,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09

分享:

294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