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术后治疗

2018-03-26 11:56阅读:

手机浏览

  1、外科:完全可以切除的Ⅳ期患者,反复的手术切除可以延长生存期,因而手术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之一。

  2、化疗进展:口服替莫唑胺(TMZ)有效,但奥沙利铂单药对转移性或不可切除恶性黑色素瘤黑无效。

  3、细胞因子:α-干扰素联合低剂量反应停或α-干扰素联合氮希咪氨+福莫司汀化疗,对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有效率达30-40%。

  4、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结合淋巴细胞删除性化疗可能突破肿瘤特异性免疫耐受,疗效较好。树突状细胞疫苗可明显延长总生存及无疾病进展时间。

  5、单克隆抗体:CTLA-4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安德森肿瘤中心研究表明给予CTLA-4单抗:10mg/月×4周期,在15例IV期恶黑患者中,1例CR(15月),2例PR(7月),3例SD(11.8月)。

  6、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是索拉菲尼联合化疗取得可喜疗效,如:索拉菲尼+氮希咪氨、索拉菲尼+替莫唑胺,反应率可达65%;索拉菲尼+泰素+卡铂,肿瘤缩小加稳定达85%。

  7、COX-2抑制剂:希乐葆联合替莫唑胺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

分享:

25

相关推荐

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

"黑色素瘤也就是恶性黑色素瘤,简称恶黑,是起源于痣细胞和黑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患者死亡率高,且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病的发病有关因素参考如下:1、种族,白人发病率高于黑人。2、遗传因素。3、日光照射,日光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4、原有色素性皮损恶变。5、内分泌因素。6、免疫因素。7、外伤与刺激因素。恶黑主要好发于20-60岁中老年,其临床分型:一是浅表播散型黑色素瘤;二是恶性雀斑样痣型黑素瘤;三是肢端雀斑样痣型黑素瘤;四是结节性黑素瘤;五是无色素性黑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有三期:Ⅰ期肿瘤局限区域无淋巴结转移,临床触不到肿大的淋巴结,无转移证据;Ⅱ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临床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Ⅲ期淋巴结已有远处转移。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途径主要是经过淋巴转移,也可通过微循环转移,对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案如下: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恶黑的主要段,包括活检手术、原发病灶的广泛切除和区域淋巴结的清除术。2、化学疗法,但恶性黑色素瘤对化学疗法多不敏感。3、免疫疗法,大剂量干扰素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是有希望的治疗方法。4、分子的靶向治疗,即针对有靶向分子突变的细胞进行靶向治疗。5、放射治疗,用中子束进行治疗,主要是最针对肢端雀斑样痣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效。"

语音时长02:28''

汪晨中日友好医院

2020/05/09收听(15603)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4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