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如何防范急性心肌梗死?

2023-03-02 17:36阅读:

手机浏览

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高龄、肥胖、工作压力大、高脂饮食、家族史以及遗传因素等,主要诱因包括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用力排便)、大量饮酒等。

节假日期间预防心肌梗死,首先应该规律饮食起居。过度劳累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因素,不要总是刷手机、看电视、打麻将等,避免暴饮暴食、过度熬夜、晚睡晚起、缺乏运动等。其次,对于有心脏病家族史、“三高”、中年肥胖男性、既往发现冠脉斑块等高危人群,在节假日期间饮食需忌油腻、忌过饱、忌过咸、忌抽烟、酗酒。另外,情绪不要过于激动、兴奋。情绪激动时,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压增高、血管收缩,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最后,预防急性心血管意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规律服药,切不可吃吃停停,特别是高血压患者,极容易造成血压不断波动,更易诱使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根据上述介绍,如若怀疑自己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请停下所有活动,休息制动,保持镇静,就地躺下或坐下休息,可尝试含服硝酸甘油(需监测血压水平)或速效救心丸等,及时向家人或周围人求救,拨打“120”。及早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完成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好的治疗手段。需要注意急性心肌梗死最佳救治时间从发病到开通血管,最好不要超过120分钟,若发病超过2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率会显著上升。

分享:

80

相关推荐

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有哪些?

"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可见有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以室性多见,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可导致心跳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多数可恢复,少数需要放置永久性起搏器。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见于发病数日后,可导致心源性肺水肿或心排血量下降,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器官功能障碍。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严重的机械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到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心室壁破裂后,血液进入心包可造成心包填塞,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血液由左室流入右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心力衰竭,而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则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室壁瘤的形成常常发生在梗死灶纤维化的愈合期,抑或梗死早期。室壁瘤的形成是由于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局限性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在此基础上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附壁血栓多形成于左室内,由于梗死区域内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诱发了血栓的形成,而血栓可因心脏的收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的栓塞。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到3周或数月内发生,可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临床中,心肌梗死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是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监测与治疗的重点。"

语音时长02:18''

刘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2017/07/13收听(22662)

急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如果到了医院以后,明确有急性心肌梗死,这种病人最主要的治疗就是要尽快开通血管,把急性闭塞的血管血流恢复,再灌注以后挽救濒死的心肌。主要的治疗就是病人要吸氧、镇静、平卧、心电监护,立即给予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抗负荷量。再有,从发病尽快在30min内给予病人溶栓治疗。还有急诊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治疗,急诊冠脉造影和冠脉支架治疗要求在进医院大门到开通血管90min内完成,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挽救坏死的心肌,挽救病人的生命。要求家属做急性心肌梗死血管闭塞以后,这是非常致命的疾病,开通血管是最主要的治疗,无论是选择溶栓,还是选择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术,哪个更早能够实现治疗,就选择哪种治疗方案。如果在家里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持续性的胸闷、胸骨后压榨性的疼痛。如果持续不缓解,同时向后背,向肩部放射。如果在家中经休息或者含速效救心丸仍然不能缓解,超过20min,这种情况下病人就有一种濒死感,伴有大汗。这种情况下,就高度怀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首先病人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救治,再有在家重病人要安静的平卧,不要搬动。如果在家中有速效救心丸,可以马上含服速效救心丸。如果能测量血压,血压不低,可以含化硝酸甘油,扩张冠脉,缓解症状。但是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含化硝酸甘油也是不能缓解的。在家中救治的同时要拨打120,送到医院尽快救治。在这里特别强调,心肌梗死的病人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尽快开通闭塞血管就是救命最主要的办法,家属一定要配合医生给予开通血管的治疗措施,比如溶栓、冠脉造影,急诊做冠脉支架植入术都是开通血管最有效的一种办法。"

语音时长03:17''

孟淑萍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总医院北院区

2019/01/14收听(46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