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疾病导致高血压的特点

2023-12-25 16:51阅读:

手机浏览

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急慢性肾小球疾病均可伴有高血压,如急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慢性肾小球肾炎。

1、急性肾小球肾炎:包括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常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包括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氮质血症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于儿童,高血压发生率约为80%左右,呈持续性。随着水肿消退,血压大多会恢复正常;

2、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是由不同病因与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一组疾病,表现为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氮质血症。

肾小球疾病与高血压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肾小球疾病可能导致高血压,同时高血压也可能加速肾小球疾病的进展。因此,在治疗肾小球疾病的过程中,控制和管理高血压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1]范晓涌等主编. 新编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上[M].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6.

分享:

229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疾病是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病程和预后不尽相同的,主要累及双肾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遗传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常原因不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系指全身性疾病造成的肾小球损害;遗传性肾小球疾病为遗传所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的大多数,仍是目前我国引起慢性肾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四个方面,第一是蛋白尿,第二是血尿,第三就是出现水肿,第四有高血压,第五部分可以出现一些肾功能的损伤。从治疗上来说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病因不清,多为一些免疫炎症性疾病,它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仍以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或者是激素加细胞毒类药物为主线,根据不同的病理类型,治疗的方案也是不一样的。在治疗的同时,我们不仅要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要努力地防止和减少感染、血栓栓塞等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努力的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的发展。继发肾小球疾病治疗的原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是第一重要的,针对原发病造成的肾损害,我们要根据相应的病情情况去进行治疗。我们还要注意它原发病,对系统疾病的治疗和检查时带来的肾损害,也是需要注意的。"

语音时长01:41''

郭颖博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2017/07/11收听(24844)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