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登录
    极速咨询
    卢和丽
    图文问诊50元/24小时
    卢和丽
    电话问诊210元/15分钟
    卢和丽
    视频问诊暂未开通
    卢和丽
    预约挂号暂未开通
    简介:卢和丽,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失眠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分离障碍、转换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儿童少年期多动障碍与品行障碍、网络成瘾、社会适应性障碍、各种心理危机(自杀倾向、工作学习问题、正常人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就业问题)等。任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委会委员、江西省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江西省医学会睡眠与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以通讯作者发表3篇SCI,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北大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2篇,实用专利6项,主持省市级课题3项,参与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省卫生厅重大课题和省教育厅课题10项余。
    擅长:失眠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分离障碍、转换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儿童少年期多动障碍与品行障碍、网络成瘾、社会适应性障碍、各种心理危机(自杀倾向、工作学习问题、正常人的恋爱婚姻家庭问题、就业问题)等。
    医生信息来自医院官网和互联网搜索结果纠错
    卢和丽医生的预约挂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第一执业
    本出诊医院平台无号,请通过医院官方渠道挂号。
    卢和丽的挂号方式
    1.
    公众号: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搜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预约;
    2.
    微信小程序: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搜索“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预约;
    3.
    电话:可拨打电话0791-86120120进行咨询;
    4.
    现场:可通过人工窗口或院内自助机进行预约挂号。
    卢和丽医生未在本平台开通挂号服务,向您推荐所在医院官方挂号方式,挂号方式可能会存在更新不及时,具体以医院官方渠道为准

    卢和丽医生的科普内容

    1. 全部贡献
    2. 视频219
    3. 语音538
    4. 文章32
    社会支持:抑郁症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
    家人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抑郁症患者好不容易熬过了漫长的治疗期,病情有所好转,可回到生活中却又陷入了困境。明明身体和情绪都在慢慢恢复,却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好像缺了点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其实这里面缺的就是至关重要的社会支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啥社会支持是抑郁症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 为啥社会支持是抑郁症康复不可或缺的一环?先讲讲家人的支持,家人是患者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患者的康复影响巨大。想象一下,小吴被确诊抑郁症,家人能够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理解。当小吴情绪低落时,家人耐心倾听他的烦恼,给予鼓励和安慰;当他想尝试新事物时,家人全力以赴支持。在这样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小吴感受到的是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康复的信心也越来越足。相反,如果家人对患者的病情不理解,总是指责或者抱怨,患者就会觉得更加的孤独、更加的无助,很可能影响康复的进程。 朋友的支持也不容小觑,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朋友的陪伴和鼓励能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比如小周,患病期间和朋友们联系变少,在症状慢慢改善之后,朋友们主动约他聚会、运动,让他重新融入社交圈子。在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小周渐渐忘记了病痛带来的阴霾,重新变得开朗起来。朋友之间轻松愉快的交流能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有助于他们恢复自信。 除了家人和朋友,社区的支持也很重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讲座和康复活动,让抑郁症患者有机会学习康复知识和其他患者交流经验。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定期走访患者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为患者提供就业指导,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找到生活的价值。 现在家人们知道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了吧?家人的关爱、朋友的陪伴、社区的帮助从不同方面给予抑郁症患者温暖和力量,让他们在康复的道路上不再孤单。所以,当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时,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社区成员,都要伸出援手,给予他们充分的社会支持。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地康复,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1334
    20
    2025-06-05
    0605
    关于抑郁症,你是不是一直理解错了?
    家人们,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人,才会得抑郁症呢?是不是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那种,整天愁眉苦脸,心理脆弱的人?再想一想,你是不是觉得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过几天就好了?如果是这样,那你可能对抑郁症,有很大的误解,今天咱们就来打破这些,错误认知,看看抑郁症的真实模样,很多人觉得抑郁症,就是简单的情绪低落,谁还没个心情不好的时候,其实抑郁症远不止如此,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是长期且持续的,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久,而且还伴有,其他严重的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常常失眠或者睡眠过多,食欲也会发生改变,可能有些患者,有时候没胃口,有时候有暴饮暴食,像我的邻居小吕,像我的邻居小李,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只是工作压力大,心情不好,可后来,发现他连续几个月,都睡不好,吃不下饭,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最后才知道他患上了,最后才知道,他患上了抑郁症,他患上了抑郁症,还有人认为,只有心理脆弱的人,才会得抑郁症,但其实但事实并非,但事实并非如此,抑郁症和心理是否脆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人看起来坚强乐,很多看起来坚强乐观的人,也可能被抑郁症缠上,比如一些公众人物,他们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给大家带来欢乐,私下里,却饱受抑郁症的折磨,这是因为抑郁症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遗传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失衡,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哪怕是心理再强大的人,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可能患上抑郁症,另外,有人觉得抑郁症,不需要治疗,自己就能慢慢好起来,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导致自杀等,悲剧的发生,就像小张,一开始,他觉得自己能扛过去,拒绝药物治疗,也拒绝心理治疗,结果病情逐渐恶化,出现了自杀行为,幸好家人及时发现,送他去治疗,才避免了悲剧的发生,现在家人们,知道关于抑郁症的,这些误解了吧,抑郁症,不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不是只有心里脆弱的人,才会得,也不是靠自己,就能轻易克服的,它是一种需要我们重视,科学对待的精神疾病,科学对待的精神疾病,只有正确认识抑郁症,才能更好的预防,和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患者,让他们,让他们早日走出阴霾。
    1445
    99
    2025-06-05
    抑郁症康复后就高枕无忧?这些要点别遗漏
    家人们,身边要是有抑郁症患者康复,大家肯定都特别开心,觉得这下终于可以松口气,高枕无忧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先给大家讲个事儿,朋友小赵,之前患了抑郁症,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养,完全好了,大家都以为他彻底好了,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变得情绪低落,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是怎么回事?今天咱就来聊聊抑郁症患者康复后那些不能遗漏的要点,先来说说复发风险,很多人以为抑郁症康复了就不会再犯,其实大错特错,抑郁症就像个“狡猾的敌人”,即便康复了,复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据统计,相当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在康复后的几年内都有复发的经历,像小赵,他康复后就放松了警惕,生活又恢复到以前不规律的状态,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结果抑郁症再次找上门,所以康复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等,再讲讲心理阴影,抑郁症给患者带来的不仅是身体和情绪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创伤,即便康复了,那些曾经的负面情绪和经历可能还会在患者心里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和生活态度,比如小王,康复后还是不敢轻易尝试新事物,总担心自己会再次陷入抑郁,这时候患者要学会自我调节,多参加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逐渐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家人和朋友也要鼓励,家人和朋友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还有社会适应问题,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远离社交,康复后重新回归社会可能会面临一些适应困难,比如小李,生病期间很少和朋友联系,康复后再和大家相处感觉有些格格不入,所以患者要主动和他人交流,慢慢融入社交圈子,可以先从和熟悉的朋友小聚开始,逐渐扩大社交范围,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现在家人们知道抑郁症康复后不能遗漏这些要点了吧,重视复发风险,积极克服心理阴影,努力适应社会生活,才能真正摆脱抑郁症的困扰,过上健康快乐的生活,要是你身边有抑郁症康复的朋友,一定要把这些要点分享给他们。
    974
    1
    2025-06-05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对抗抑郁症?医生给你好好说
    家人们,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被抑郁症折磨得失去了往日的活力,每天都无精打采,仿佛被一层灰暗的阴霾笼罩,怎么也走不出来。吃药和心理治疗是常见的对抗抑郁症的方式,可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简单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调整生活方式。这看似平常的生活方式究竟藏着怎样对抗抑郁症的秘密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揭开。先讲讲运动,很多人都觉得运动只是锻炼身体,和情绪、心理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运动可是对抗抑郁症的秘密武器。当我们运动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这可是天然的快乐荷尔蒙,能让我们心情愉悦,赶走那些低落的情绪。就像小张,原本被抑郁症困扰,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后来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每天慢跑半小时,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心情明显变好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哪怕是简单的散步、瑜伽或者骑自行车,只要坚持下去,达到适当的强度,都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积极的改变。再聊聊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比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坚果,它们能帮助大脑细胞保持健康,改善情绪。还有全谷类、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能量,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好。相反,要是长期吃高糖、高脂肪、高盐的垃圾食品,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加重抑郁症状。社交也不容忽视,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和外界接触,但其实和亲朋好友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能给我们带来强大的心理支持。小李患病后总是独来独往,病情越来越严重,后来在家人的陪伴下,他重新融入社交圈,和朋友们一起聚会、聊天,在大家的关心和鼓励下,他逐渐打开心扉,病情也慢慢好转。睡眠也很关键,充足的睡眠能让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抑郁症患者往往睡眠质量很差,这又进一步加重病情。所以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和起床,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制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都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现在家人们知道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对抗抑郁症的方法了吧。现在家人们知道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对抗抑郁症的方法了吧。运动、饮食、社交和睡眠,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点滴,只要我们用心去调整,就能成为对抗抑郁症的有力武器。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正在被抑郁症困扰,不妨从这些生活方式开始改变,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561
    53
    2025-06-05
    物理治疗:抑郁症的非药物治疗新途径
    家人们,当身边有人被抑郁症缠上,大家第一反应往往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可有些患者一想到长期吃药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或者对袒露内心的的心理治疗有所顾虑,就开始犯愁,难道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其实还真有,今天就带大家认识抑郁症治疗的另一种途径——物理治疗,看看它是怎么在不依赖药物或者联合药物的情况下帮助患者走出抑郁阴霾的。先说改良电休克治疗,听到这个名字是不是感觉有点吓人?别担心,现在的电休克治疗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在治疗前医生会给患者使用麻醉剂和肌肉松弛剂,让患者在短暂的睡眠状态下接受治疗,它通过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发一次短暂的癫痫样发作,从而调节大脑内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功能,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比如曾经有一位严重抑郁而且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在接受了几次改良电休克治疗之后情绪明显好转,自杀念头也逐渐消失,在接着用药的情况下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再讲讲重复经颅磁刺激,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物理治疗方法,它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特定区域,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活动,治疗的时候患者只需要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头上戴着一个特制的线圈,就像戴了一个耳机一样,几乎没有痛苦。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于那些轻度甚至中度抑郁症患者,尤其是对药物治疗不耐受或者有抵触情绪的患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位年轻的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大患上抑郁症不想吃药,经过一段时间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他的情绪逐渐稳定,工作效率也慢慢恢复了。还有光照治疗,这对于季节性抑郁症患者特别有效,在日照时间短的季节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低落、嗜睡、食欲改变等症状,冠照治疗就是让患者每天在特定的时间接受一定强度的模拟日光照射,就像在晒太阳一样,它能调节人体的生物钟和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很多季节性抑郁症患者在接受光照治疗后都能轻松度过那些容易发病的季节。现在家人们知道物理治疗是抑郁症的一条重要非药物治疗途径了吧,它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一样都在帮助抑郁症患者康复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是你或者身边的人正在为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发愁不妨了解一下物理治疗,说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954
    18
    2025-06-05
    心理治疗:解锁抑郁症患者的内心力量
    亲人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一个原本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生活失去了热情,似乎被一层厚厚的阴霾笼罩着。这很可能就是抑郁症患者的真实写照。当面对抑郁症时,很多人都知道可以吃药治疗,可你知道吗?有一种治疗方式能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内心状态,解锁他们内心深处的力量,这就是心理治疗。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心理治疗在对抗抑郁症中的神奇作用。说起抑郁症,很多人以为只是情绪低落,吃点药调节下就好了,但其实抑郁症患者内心充满了自我否定、焦虑和痛苦,这些负面情绪就像坚固的牢笼把他们困得死死的,而心理治疗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这牢笼。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抑郁症患者常常会陷入一种负面的思维模式,比如过度自责,总是往坏处想,认知行为疗法就是帮助患者识别这些不合理的思维然后改变他们。举个例子,小王因为工作上的一次失误就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是个失败者,从此一蹶不振,在认知行为疗法的帮助下他慢慢意识到一次失误并不能代表全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优点和能力,逐渐找回了自信。人际治疗也很重要,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和人际关系问题有关,比如和家人争吵、失恋等,人际治疗师会引导患者去梳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和他人有效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小张因为和父母关系紧张患上了抑郁症,通过人际治疗他学会了和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也更加理解他,家庭氛围也变得更为融洽,他的病情也有了明显的好转。还有精神分析疗法,它通过挖掘患者潜意识里的矛盾和冲突找出抑郁症的深层原因,比如小李小时候经历过一些创伤事件,虽然长大后他表面上忘记了,但这些创伤却在潜意识里影响着他,导致他患上了抑郁症,精神分析疗法帮助他正视这些创伤释放内心的痛苦从而慢慢走出来。现在家人们知道心理治疗是怎样解锁抑郁症患者内心力量了吧?它从改变思维、改善人际关系、挖掘潜意识等多个角度入手,帮助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互配合能让抑郁症患者更好的康复,所以要是身边有抑郁症患者别忘了鼓励他们接受心理治疗,一起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767
    11
    2025-06-05
    抑郁症药物治疗:科学用药,安全有效
    家人们,当身边有人被诊断出抑郁症,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得吃药治疗,可一提到吃药,心里就犯嘀咕,这药吃了真能好吗?会不会有很多副作用?会不会吃上就停不下来?今天咱们就来好好唠唠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让大家明白怎么科学用药,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很多人不理解,抑郁症明明是心理问题,为啥要吃药呢?其实抑郁症的发病和大脑里的神经递质失衡是有关系的,像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些神经递质,他们就像大脑里传递快乐的小信使,一旦失衡,情绪就会低落,而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就是帮助调节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让大脑重新恢复快乐信号的正常传递,目前市面上的抗抑郁药物种类不少,常用的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说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等,这些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耐受性好,很多患者都在使用,还有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像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它们能同时调节两种神经递质,对于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效果好,不同类型的药物适用于不同症状和个体,所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精准开药,不过药物治疗可不是简单吃了药就万事大吉,首先吃药得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不能自己随意增减药量,有些患者吃了几天药感觉没有效果就不想吃了,这可不行,抗抑郁的药物通常要2-4周才开始起效,完全显效可能要6-8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一旦选择药物治疗一定要耐心等待药物起效,其次药物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刚开始吃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恶心、头晕、嗜睡等情况,但这些副作用大多是暂时的,随着身体适应药物之后都会逐渐的减轻,要是非常严重的副作用一定要和医生取得联系,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的方案,现在家人们知道抑郁症药物治疗的关键了吧,了解药物治疗原理,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科学用药,按时复诊积极配合就能在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的有效对抗抑郁症,记住,药物是帮助患者走出抑郁阴霾的有利武器,只要正确使用就能让患者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
    1333
    64
    2025-06-05
    咨询心理医生,每小时的收费标准高吗?
    心理医生的收费标准,并非固定不变的,而且是受到很多因素一个综合的影响的,首先、可能地区的差异就是影响收费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比如说在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那生活成本相对比较高昂,那心理医生的收费也相对比较高一些,那每个小时通常是500元到2000元这个区间,就是因为这些城市的房租、人力、成本等都是相对比较高的,那心理医生也是需要保证自己的收入能够维持较好的一个生活水准,而在一些二三线城市,因为心理医生的生活成本也是相对比较低一些,那他们的收费标准也是相对低一些的,一般可能每小时200元到1000元不等,那心理医生自身的专业资质和经验对收费也是有影响的,那些拥有高级专业职称,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或者说在特定心理治疗领域有专长的医生,那因为他的专业能力比较强,能够提供更优质、更有效的一个治疗方案,往往收费可能也会更高一些,当然我们说咨询机构的性质也会在收费中起着一些作用,比如说私人的诊所,也就是我们说的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咨询室,它的收费相对可能灵活一些,因为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或者自身的定价来定具体的价钱,而一些大型的心理门诊或者是说综合医院的心理治疗的费用相对来讲就比较固定,因为医院会统一收费标准,最后咨询方式不同,收费可能也有些差异,比如说面对面的咨询,由于需要提供场地等这些硬件设施,那么这种咨询方式可能让医生更直观地去观察患者,所以可能会比线上咨询费用稍微高一些,总之,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的,具体的收费实际上还是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也有可能不仅仅限于上面的这样一些因素需要去考虑,还有可能其他的一些维度因素也是需要考虑进去的。
    1475
    9
    2025-05-30
    0530
    加载中
    *医生信息源自医院官网或医生本人提供。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
    同科室医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