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包涵体病诊断依据

2020-07-16 10:29

手机浏览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神经元包涵体病诊断依据
01:34

语音内容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目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脑弥散成像的皮髓交界区高信号确定可疑诊断。
通过皮肤脑或神经活检发现特征性的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并行基因检测,排除其他遗传性疾病方可最终确诊。
诊断的常见典型临床表现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比如痴呆、共济失调、发作性意识障碍、行为异常、亚急性脑炎样表现、强直、震颤,癫痫发作、卒中样发作等。
以及周围神经受累的表现,比如感觉障碍、远端肌力下降等,还包括自主神经受累,如出现瞳孔缩小、尿失禁、呕吐、晕厥等。皮髓交界区弥散加权成像高信号是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

分享:

95

相关推荐

01:48

神经元病怎样治

赖光辉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3/07/19 播放(3660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刘建丰的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