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
挂号科室: 肿瘤内科
发病部位:颈部
多发人群:儿童、40岁前的女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疗、化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颈部肿块、吞咽困难及压迫感
相关检查:颈部B超、喉镜检查
相关手术:甲状腺切除术
相关药品:顺铂、环磷酰胺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80000元)
甲状腺乳头状癌碘-131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27525次播放449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早期症状
46339次播放152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
29947次播放305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怎么治
28427次播放415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饮食禁忌
40505次播放423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治愈率高吗
43169次播放252次点赞
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的症状
31869次播放323次点赞
甲状腺乳瘤状癌算不算癌症
28356次播放101次点赞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胡女士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胡女士,41岁,因“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来我院就诊。胡女士自述:平时身体健康,生病较少,但近期发现长有甲状腺结节,为了明确具体情况来我院就诊。结合胡女士症状、病史及甲状腺穿刺结果,诊断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给予胡女士手术+药物治疗,治疗后,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各项指标好转。【基本信息】女、41岁【疾病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3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右侧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药物治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1个月后门诊复查【治疗效果】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各项指标好转一、初次面诊胡女士于2022年3月来我院就诊,自述:平素身体健康,3个月前,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现为求明确诊治前来就诊。查体:右侧颈部触及一花生大小肿块。其他实验室检查:超敏促甲状腺素:2.1535μIU/ml;游离甲状腺素:1.06ng/d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2.82pg/ml;过氧化酶抗体:0.66IU/m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2.14IU/ml。甲状腺超声检查示:右侧叶中下部中层可见大小0.8cm×0.8cm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晰,轮廓欠规整,纵横比>1,周边可见点样强回声,弹性评分3分,TI-RADS分类:4a。与胡女士充分沟通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病理诊断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结合胡女士病史及相关检查,考虑为右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故将胡女士收入院进行治疗。二、治疗经过病理诊断已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建议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住院后完善甲状腺CT、肺CT、心电图等必要的术前检查后,与胡女士及其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后,决定进行手术治疗。随即胡女士接受右侧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峡部切除术+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甲状腺乳头状癌所在的甲状腺腺叶、峡部被完全切除,右侧中央区淋巴结也被规范清扫。由于胡女士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内分泌治疗,嘱其在门诊进行定期复查。(甲状腺CT)三、治疗效果进行右侧甲状腺切除术以及右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后,由于胡女士乳头状癌所在腺叶及峡部被完整切除、同侧中央区淋巴结进行了规范地清扫,有效避免肿瘤生长、转移,胡女士抑郁心情逐渐缓解。术后6天,各项指标好转,身体未出现其他异常,胡女士表示个人状态较好,无明显不适,希望回家治疗,于是准许出院。出院前嘱胡女士1个月后复查。四、注意事项胡女士在进行积极治疗后,有效的控制了肿瘤生长、转移,身体也逐渐恢复健康,作为医生真心为胡女士及家属感到高兴。手术后,胡女士应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以免影响疾病的恢复。饮食上,多食用一些富有蛋白质及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生菜等。此外,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仍存在较低的复发转移的风险,所以胡女士需严格按照医嘱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不良事件并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五、个人感悟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中年女性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但也是预后最好的类型。如果确诊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尽快进行规范的手术治疗以及严格的内分泌治疗,以免乳头状癌过度增长侵犯临近器官,如气管、食管等导致患者出现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正如本病例患者,通过及时的治疗,术后胡女士恢复良好,但是还需进行规律复查,以免甲状腺乳头状癌出现复发、转移。
作者:吴耀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阅读量: 3902
建议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密切观察的适应证包括: ①非病理学高危亚型; ②肿瘤直径≤5mm; ③肿瘤位于甲状腺腺体内且无被膜及周围组织侵犯; ④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⑤无甲状腺癌家族史; ⑥无青少年或童年时期颈部放射暴露史; ⑦患者心理压力不大、能积极配合, 满足以上全部条件的患者可建议密切观察(同时具备①~⑥属于低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作者:于文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阅读量: 43197
桥本甲状腺炎(简称HT)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乳头状癌(简称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两种疾病并存,本文将从两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相互关系以及发病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空军总医院普通外科王石林首先介绍一下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HT,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1912年最早由日本学者Hakaru Hashimoto描述,其病理学特征为甲状腺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以及实质萎缩.常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肿大。90%的HT患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TgAb)滴度增高。超声检查显示甲状腺回声减低、不均匀,血管丰富,可伴有边缘清晰低回声微小结节。临床评估加抗体检测是初步诊断依据。病理诊断则是诊断的金标准。HT的发病率约为0.3‰~1.5%。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5~20倍。近些年来,甲状腺癌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PTC约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病理学上,PTC可见分化良好的柱状上皮呈乳头状突起,核清晰伴嗜酸性细胞浆,常可见钙盐沉积。预后较好,术后生存期在10~20年以上。其次,我们了解一下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从相互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并发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风险。1955年,Dailey提出有关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之间的关联问题。早期的研究多是对手术标本的回顾性分析.在8项甲状腺手术切除标本(9 431例)的研究中,PTC在HT人群中的患病率为9.46%~36.60%,平均27.56%。近10年来多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在8项FNAC标本(18 023例)的研究,HT患者PTC的患病率为0%~2.95%间,平均1.20%。以上都是8项大样本的研究,但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造成结论不同的原因首先认为是取材方法不同所致,而研究人群的种族、地理位置、性别差异等因素也有一定相关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HT患者并不需要手术,采取手术治疗者,已经是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因此出现了选择偏倚及相关混杂因素。尽管FNAC诊断HT患者是否伴发PTC是已被公认的方法,其敏感性大于90%。但可能出现假阳性(HT相关的滤泡细胞改变误认为甲状腺肿瘤)和假阴性(活检的细胞数不够而被漏诊)。二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并发桥本甲状腺炎的风险。在这个问题上,东西方三位不同的研究者Yoon、Singh 、Lee等在其各自的研究中结果相似,即PTC患者伴有I-IT,比其他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伴有I-IT要高。分别为28.7%;15%和23.2%(2471/10648)。与单纯PTC患者比较,PTC伴发HT者的特征为多见于女性,往往是多个病灶,不伴甲状腺外侵袭,不伴淋巴结转移,术后肿瘤复发率低。最后,我们看一下目前对于两者发病机制相关联系的基础研究。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机制有两种假说。炎症反应假说和TSH升高假说。讨论最多的是炎症反应假说。在炎症反应中首先是活性氧自由基引起DNA损伤,导致DNA突变,其次是多种因子(趋化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引起基质细胞损伤,导致基质反应性改变,形成肿瘤。但研究也发现淋巴细胞浸润的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免疫性应答,可以阻滞肿瘤进一步生长发展。在临床上因此可以见到PTC并发HT多见于年轻女性、肿瘤侵袭性低、肿瘤体积小、包膜侵润和淋巴转移少,预后相对好;且这些患者复发率低,存活率更高。TSH升高假说认为,HT患者体内升高的TSH会刺激滤泡上皮细胞增殖,进而促进PTC形成。因此临床上对HT患者采用抑制治疗可以降低TSH水平.并降低临床PTC的发生率。除了炎症反应假说和TSH假说之外.还有关于HT和PTC是否有共同的分子通路改变的研究和争议。部分研究者认为存在共同通路的改变。他们对P13K/Akt、CD98、RET/PTC基因重排、p63以及hOGGl等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认为,HT和PTC在这些分子通路上的表达是一致的,和不是这两种疾病的甲状腺良恶性疾病有着明显的差异。但也有不同的看法。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研究者们认为,最近20年,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的关联,是桥本甲状腺炎的手术例数大大增加的原因。到底是否是超声检查的常规应用,使两个相对常见疾病的同时出现,还是有真正的因果关系,尚不得而知。如果真有因果关系,是癌先出现,还是自身免疫先出现,目前还不清楚。作者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始动损伤,然后诱导淋巴细胞浸润,在某些患者可以进展至具有完全特征的桥本甲状腺炎,而在另一些患者中维持在慢性非特异性甲状腺炎阶段,在这个阶段是一种“温和形式”的淋巴细胞浸润。因此甲状腺淋巴细胞细胞浸润似乎是甲状腺肿瘤性转化的结果,而不是相同通路的一部分。参考文献:陈国芳 刘超, 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乳头状癌:因果或是偶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3,29(12):1006-1009Patrizio Caturegli 等 ,桥本甲状腺炎:约翰霍普金斯医院手术病理百年回眸 [J] 甲状腺 2013(2):23:65-74
作者:王石林 空军总医院 阅读量: 96076
1、迷茫的一件事:对于患者来讲,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吃药是非常重要、关键的治疗,但又是让患者迷茫的一件事。内分泌科医师经常打乱肿瘤专科医师给患者的治疗,他们一看到甲状腺功能异常,即严肃且严重的告诉患者:你必须减量,甚至要求停药。回到主刀医师哪里,又要求把药量加上去。即使是甲状腺癌专科医师,对吃药也有非常多争论,或者说,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吃药本身就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2、甲状腺癌术后吃什么药?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要求吃甲状腺素,以甲状腺素为主要成分的均可,目前最常用的是左甲状腺素钠片(优甲乐) 3、甲状腺素片要怎么吃? 甲状腺素片要求早上起床后空腹吃,吃完药即可吃饭。起始药量及药量的调整必须遵循专科医师的意见,药量少达不到治疗目的。药量多会引起副作用。 4、服药后会出现哪些副作用呢? A.对于甲状腺残余很少的患者,药量少,甲状腺功能不足,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症状: 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可分为4个阶段。 1)、亚临床型阶段 即初发隐匿阶段,可毫无临床表现,本阶段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TSH轻度增高。 2)、临床型甲减阶段可分为轻型和重型。前者症状轻微或不典型,仅表现乏力、嗜睡、食欲减退、周身发胀感等非特异性症状;而后者则呈黏液水肿样的轻型表现。 3)、黏液性水肿阶段早期症状自第4周开始,典型症状常见于第8周之后。 B.服药过多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 1)、代谢加快:手术后刚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饭量增多的现象。这是因为补充的甲状腺素加快了身体的代谢,也会因此导致体重增加或者减少的状况:吃得太多,消耗不了当然就会变胖;吃得多,但代谢得更快,就瘦了。 2)、药物性甲亢:患者还会出现一些甲亢的症状,如出汗多、燥热、情绪波动大、焦虑不安、经常饿、体重减轻、心跳加快、心慌气短等问题,这是药物性甲亢的表现。出现了这些症状需要复查甲状腺功能,调整用药剂量。 C.其他: 患者还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肝功能损伤,女性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不调等,这些不可避免的并发症需要对症治疗。肝功能损伤可以服用保肝药,骨质疏松需要服用钙片来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女性的卵巢功能及月经调节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周期延长,闭经等症状,此时调整好药量,使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了,月经自然会有所改善。 5、吃药后怎么复查和调整: 服用甲状腺素药物,对血液的影响需要2周以上的时间,故自己的观点:一般要求患者服药后1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之后每3月复查一次,连续两次达到药效要求,就半年~一年复查一次即可。没有达到要求需要调药的患者,调整药物之日算起,一个月后复查甲状腺功能。 对于骨质疏松和肝功能的影响,要求每两年检查一次即可。 6、个人执行的用药标准: 由于术后用药没有统一标准,美国甲状腺协会推荐的标准复杂,目前中国国内难以完全照搬(生物化学检查国内开展的单位极少),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甲状腺癌的理解,结合临床复查的情况,我自己执行的标准如下: A、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有残留的患者TSH要求控制在0.1 mU/L以下 B、对于手术切除彻底的患者,将TSH控制在比正常稍低的水平即可(TSH<0.27mU/L:北京大学肿瘤医院TSH监测标准,不同设备不一样)。使患者处于亚甲亢状态,即处于正常和有临床症状甲亢之间的一个状态,没有必要要求TSH达到一个固定的值,因为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变化,同样剂量的甲状腺素,对应的TSH会有很大的波动,也无法控制TSH在一固定的水平。 C、服药5年,检查肿瘤无复发,可以将TSH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患者甲状腺组织剩余够多,甚至可以完全停药。
作者:于文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阅读量: 60041
对于手术无法切除,有残留的患者TSH要求控制在0.1 mU/L以下。 对于手术切除彻底的患者,将TSH控制在比正常稍低的水平即可(TSH<0.27mU/L:北京大学肿瘤医院TSH监测标准,不同设备不一样)。使患者处于亚甲亢状态,即处于正常和有临床症状甲亢之间的一个状态,没有必要要求TSH达到一个固定的值,因为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变化,同样剂量的甲状腺素,对应的TSH会有很大的波动,也无法控制TSH在一固定的水平。 服药5年,检查肿瘤无复发,可以将TSH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患者甲状腺组织剩余够多,甚至可以完全停药。
作者:于文斌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阅读量: 17474
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经过规范的治疗后,治愈率非常高。可是有一个问题还是让很多年轻的女性患者非常担心,那就是――会不会影响生育。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甲状腺乳头状癌女性患者如何拥有自己的宝宝。 一、怀孕时间的选择 ①手术前,尽可能不要怀孕,因为怀孕和哺乳会刺激肿瘤生长,不利于生产后疾病的治疗。 ②通过正规手术将肿瘤切除干净,在确保肿瘤没有复发的情况下,半年到一年左右可以怀孕; ③如果患者手术后需要进行碘131治疗,一般需要在治疗结束后一年怀孕。因为碘I31治疗具有放射性,会造成妊娠早期的胎儿畸形。 二、怀孕期间擅自停药更不利于宝宝成长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需要服用甲状腺素片,怀孕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甲状腺素片作为补充身体甲状腺激素和抑制肿瘤复发的药物,在正常剂量内不会对胎儿造成影响。怀孕期间,母亲千万不能因为担心吃药会对胎儿有影响,就私自停药,否则会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概率,或者发生甲减。孕期甲减会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严重的可以造成胎儿流产。 三、孕期定期复查调整药量 怀孕期间,随着胎儿的长大,母亲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加,所以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调整药物用量,满足身体对激素的需求。 ①怀孕早期(1~3个月),患者每2个月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 ②怀孕中期4~6个月,缩短到每个月复查一次; ③怀孕晚期,最好每半个月来复查一次,及时调整药量。 四、生产后可以正常哺乳吗? 怀孕生产后,母亲可正常给孩子母乳喂养。母亲服用的甲状腺激素,分泌到乳汁中的量很少,不足以造成孩子甲亢,也不会抑制孩子本身的甲状腺激素分泌,所以母亲哺乳期无需停药,也可以放心地给孩子喂母乳。 五、甲癌会遗传吗? 有些癌症(如乳腺癌)的确有家族倾向性,但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有遗传性。母亲不用担心甲状腺乳头状癌会遗传给孩子,自己孕期用药也不会造成胎儿甲状腺功能异常。所以甲癌妈妈,不要给自己过多的思想负担,认真治疗,你也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
作者:路忠志 淄博市第一医院 阅读量: 43652
邓立力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肿瘤内科
"一般来说不同病人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率可能不同。如果是早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进行根治性的手术切除,而在手术切除之后,很少病人...
崔双林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外科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类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比较低,治疗的效果比较好,生存的时间比较长,具体寿命因人而异,无法一概而论。甲状腺乳头...
全部 北京 上海 广东 广西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 山东 山西 河北 河南 天津 辽宁 黑龙江 吉林 湖北 湖南 四川 重庆 陕西 甘肃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海南 贵州 青海 宁夏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