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别名:侏儒症)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内分泌科 小儿内分泌科

发病部位:骨骼

多发人群:婴幼儿、青少年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有遗传性

相关症状:身材矮小

相关疾病: 垂体瘤 脑肿瘤 粘多糖代谢障碍

相关检查:生长激素刺激实验

相关手术:

相关药品:氧甲氢龙、氟羟甲睾酮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矮小症视频

更多>

矮小症文章

更多>

12岁男孩患矮小症,身高竟如同8岁状态!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一名身材矮小的男孩由家长带来就诊,目测患儿8岁左右,但实际年龄为12岁,身高近几年未再发展,与同龄孩子相差较大,遂前来就诊。给予患者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后,明确诊断为矮小症。因此,给予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并建议患儿增加运动量后身高增长。【基本信息】男、12岁【疾病类型】矮小症【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9月【治疗方案】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盐酸精氨酸注射液)+增加运动【治疗周期】治疗6个月【治疗效果】身高增长 一、初次面诊一名身材矮小的男孩由家长带来就诊,目测患儿8岁左右。询问其具体情况,了解到患儿今年12岁,身高近几年未再发展,与同龄孩子相差较大,遂前来就诊。详细询问患儿每年身高制作生长曲线,测定生长速度,提示患儿每年生长速度<4cm,同时家长否认患儿存在既往疾病史、重大手术史。根据患儿症状,考虑患儿存在内分泌疾病,因此建议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将其收住入院。二、治疗经过由于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需要空腹,因此患儿入院当日晚上8点以后禁止饮食,次日晨起抽空腹血,测得基础生长激素。随后给予静脉滴注盐酸精氨酸注射液,在用药30分钟、60分钟、90分钟,以及120分钟抽血测生长激素,结果显示患儿空腹生长激素3.18ng/mL,30分钟的生长激素8.94ng/mL,60分钟生长激素2.21ng/mL,90分钟生长激素0.78ng/mL,120分钟生长激素0.31ng/mL,结果提示高峰值8.98ng/mL。继续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肾上腺彩、垂体核磁、胸片、心电图、甲状腺功能、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因此明确诊断为矮小症(生长激素部分缺乏)。因此,给予患儿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并建议患儿增加运动量,如打篮球等,嘱其定期随诊。三、治疗效果患儿使用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1月后复查,测量身高发现身高较治疗前增加0.5cm,体重未发生,患儿自述未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建议继续治疗。用药治疗3个月后复诊,可明显看出患儿身高增长,经测量较前次复查增长2cm,体重出现增长,但属于正常范围,给予其他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用药治疗6个月后复诊,患儿身高较初次就诊增长4cm,未出现其他内分泌异常,观察注射部位未出现硬结、红肿、感染等异常。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积极治疗,患儿身高出现增长,能够正常发育,但在日常生活中,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在生活中,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进行跳绳、打篮球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由于患儿需要继续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因此家长要时刻关注注射部位的情况,如果出现硬结、红、肿、热、痛等症状及时就诊,同时要随时更换注射部位;2、在饮食上,建议丰富饮食多样性,避免偏食、挑食,多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牛肉等,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五、个人感悟本例患儿由于生长激素合成、分泌缺乏,导致生长发育障碍,即矮小症。一般矮小症的患儿生长速度较同龄孩子慢,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便可发现生长激素缺乏,明确矮小症的诊断。对于矮小症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较为少见,常用于因肿瘤导致的生长激素缺乏的患儿。而本例患者不存在原发疾病,给予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便可使身高正常生长。

作者:吴晞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阅读量: 4604

17岁戒色后还会长高吗

能否长高与手淫关系不大,而与骨骼的发育密切相关。建议可到正规医院做一个骨龄检测,看骨骺线是否完全闭合。如果没有完全闭合的话,就还有长高的空间。平时可以多锻炼,如每天早起慢跑半小时以上、打篮球、踢足球、游泳、跳高、跳绳等;注意饮食调理,可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豆制品等;多晒晒太阳,也有助于钙的吸收;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些都对长高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完全闭合,则说明骨骼已经定型,这时即使戒色也基本上不能再长高。

作者:杨建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阅读量: 4404

矮小症治疗的最佳年龄

一般治疗矮小症的最佳年龄在3-12岁。但是由于造成矮小症的原因不同,治疗的时机和方法也都有所不同,但一般不建议超过12岁,因为12岁以后,骨骺线可能会闭合,闭合后即使再进行治疗,也无法再有明显长个的情况出现。1、甲状腺功能减退:如果矮小症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而引起,发现的同时应立即进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多吃碘剂以及加碘盐,因为甲状腺功能减退还可能会影响大脑的智力发育,所以发现后应立即治疗;2、生长激素缺乏:如果矮小症是因为生长激素缺乏的原因而导致,可以不必过早的进行治疗,因为在3岁前很难判断是否由于生长激素缺乏而引起。如果确诊生长激素缺乏,在3-12岁都可以通过打生长激素的方法进行治疗。矮小症还可能受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最佳的治疗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病因来决定,并且在治疗矮小症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心理治疗,因为身材矮小可能会遭到周围同学、朋友的歧视,要适当的安抚患者,以免出现自卑等心理。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增加钙的摄入,平时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可以适当的做一些体育运动,例如跳远、打篮球等,刺激骨骼的生长发育。

作者:茅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阅读量: 4637

孩子矮小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孩子矮小症也称为侏儒症,是一组因遗传或疾病因素导致的生长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以生长激素缺乏较常见。孩子应做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明确病因后治疗。一、体格检查医生会了解孩子和父母双方的身高绝对值,初步判断孩子的遗传身高区间。父母要向医生提供孩子最近身高增长的幅度值,了解每年身高增长的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二、实验室检查1、通过化验血、尿等完善肝肾功能等一些基础指标检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慢性的基础疾病,如慢性肝病、慢性肾病、慢性呼吸道疾病等;2、检查孩子体内IGF-1水平和甲状腺功能,这些指标与孩子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3、还要进行生长激素的激发试验,如低血糖兴奋试验、左旋多巴兴奋GH试验等,其中低血糖兴奋试验能够了解生长激素的分泌情况,是目前诊断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矮小症的金标准。三、影像学检查建议完善X线检查,了解孩子的骨龄状态,确定骨龄延迟或超前,对于诊断矮小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还应行头部MRI排除器质性病变。四、其他除以上检查外,根据情况可能还需要做染色体检查和基因检测,排除染色体疾病和基因缺陷的可能。如果孩子确实是由于生长激素缺乏导致,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生长激素帮助长高。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甲状腺功能和IGF-1水平,而且要观察孩子在身高增长的过程中有无脊柱侧弯等情况。

作者:罗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4597

宝宝两岁身高82cm是矮小症吗

宝宝两岁身高82cm不能明确诊断为矮小症。两岁宝宝的身高一般在85cm左右,身高82cm稍微有点矮,可能和遗传因素、喂养不良引起的生长发育迟缓有关。怀疑矮小症可先带宝宝到小儿内科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如果宝宝在这个阶段没有明显其它的异常反应,可能是由遗传基因和喂养方式不同所导致,家长要多注意,给宝宝添加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如瘦肉、海鲜等,补充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物,如牛奶、骨汤等,能够促进宝宝身高增长。一般两岁宝宝的身高有一些差别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着急。如家长不放心,可带宝宝做生长激素刺激试验和骨龄检测确诊病因。如确诊为矮小症,可遵医嘱使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或口服性激素如氟羟甲睾酮,同时定期复查,关注宝宝的生长速度及骨骼发育情况。日常在养护时应注意保证宝宝睡眠充足、适当体育锻炼和足够阳光照射等,同时注意营养均衡,但不要给宝宝吃大量可能含有激素的补品,以免刺激儿童提早发育成熟,造成矮小。

作者:朱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阅读量: 3605

特发性矮小(ISS)—孩子身高杀手!

在生长发育专科门诊,身材矮小中20%左右的孩子为“特发性矮小”(ISS),大多数家长误以为特发性矮小不是病,选择不干预不治疗,结果贻误了治疗时机,孩子将来的身高可能远低于遗传身高。  案例1:  11周岁的小倩,从小身高一直明显低于同龄人,来就诊时她的身高仅有126厘米。而她爸爸身高174cm,妈妈身高157cm。检查小倩的骨龄已达到11岁,已进入青春发育中晚期。这个时候如用生长激素等治疗,费用大,但治疗效果远不及年龄小的时候开始治疗。即使经过治疗,小倩未来的身高也很难达到1.5米了,家长后悔莫及。  特发性矮小发病率高,大部分家长延误了治疗  特发性矮小(ISS)是一种暂时尚无明确原因的矮身材,是孩子矮小常见病因,其发病率在矮小儿童中占20%左右,而生长激素缺乏只占1%左右。ISS的孩子除了身高比同龄人矮小,看不出其他异常,多项检查项目也都正常,所以不少家长不以为然,抱着“晚长”、“二十三蹿一蹿”的传统观念等着孩子在青春期蹿个儿,延误了治疗;还有些家长担心药物副作用,选择不治疗,这是不对的。  特发性矮小如果不治疗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终身高,可能导致孩子在成年后遇到求学、就业、婚恋、交际等各方面的困难,也会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  孩子每年增高不到4厘米,要及时就诊  孩子长身高有规律可寻。一般出生后第一年孩子身长长25厘米,第二年长10厘米,2周岁后到青春期前,每年长5-7厘米,进入青春期,男孩子平均每年身高长10厘米左右,女孩子平均每年增长8cm左右。  家长最好从小给孩子做一个身高记录,记下每季度身高值,一旦发现2岁后的孩子一年内长不到4厘米、长期坐在班级第一排、身高低于下图中相应年龄段3%这列数值,就应该注意孩子可能存在生长发育障碍问题,应及时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诊治。  矮小症越早治疗越好,三四岁至青春期前是黄金期  矮小症在临床上强调及早诊治,孩子的年龄越小,骨骺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越活跃,对生长激素治疗的反应越敏感,药物促生长效果越好;另一方面,矮小症的治疗费用跟孩子的体重成正比,孩子的体重越重用药剂量就越大,治疗费用就越高。三四岁至青春期前是矮小症治疗的黄金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个矮不能“乱投医”,更不能盲目相信各种广告宣传,给孩子服用增高保健品,该类产品多数为高蛋白食品或各种营养素组合,可能含性激素类成分,尽管能使孩子的身高在短期内增长一些,但会促使孩子的骨骺提早闭合,起到反作用。  所以,家长如发现孩子长期低于同龄孩子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一年长不到4厘米、对照表格身高低于该年龄段3%,要第一时间带到正规医院专科医生处就诊,千万不要盲目等待,更不能相信广告宣传给孩子盲目服用增高保健品或使用增高器械。

作者:郑俊虎 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 阅读量: 3861

矮小症问答

更多>

矮小症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矮小症 推荐专家
蒋耀辉主任医师

湖南省儿童医院  儿童保健所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蒋耀辉,女,主任医师,主任助理,湖南省儿童保健专业学组委员兼秘书,湖南省医学会微量元素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湖南省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1993年湖南医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儿童医院工作,2003年晋升为副主任医师,有扎实的临床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临床思维,高尚的医德医风。现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主要包... 展开
个人擅长: 身材矮小、性早熟、孤独症、抽动症、多动症的诊治等;身材矮小、性早熟等青春期医学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