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别名:心房颤动、心房纤维颤动)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心悸、眩晕

相关疾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心衰

相关检查:心电图检查

相关手术:导管射频消融术

相关药品:洋地黄、维拉帕米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40000元)

房颤视频

更多>

房颤文章

更多>

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跳完广场舞后胸闷、心慌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一位69岁的女性患者,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于2天前跳完广场舞后突发胸闷、心慌等症状,因担心自身原发疾病加重而及时就诊。为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后,以永久性心房颤动收入我院,我予患者开具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得以缓解,嘱日常监测心率以及血压,定期复查。【基本信息】女、69岁【疾病类型】永久性心房颤动【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12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瑞舒伐他汀钙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利伐沙班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吲达帕胺缓释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2周后复诊,长期随访【治疗效果】胸闷、心慌症状消失,病情稳定一、初次面诊初次见到患者,她步履缓慢,呈现张口呼吸面容、气促。患者家属代述既往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病史,且一直在规律服药,因为2天前跳广场舞后突然出现了胸闷、心慌症状,一直未缓解,而且自身长期口服药物所剩无几,近两天未规律服药,想就医看看疾病情况并且开点药。我为患者进行了一般检查,明确心率125次/分、血压153/112mmHg,听诊发现患者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ST-T段改变。结合以上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因为症状较轻,考虑保守治疗可达到理想效果,与患者以及家属沟通后,给予改善循环、抗凝、调脂的对症支持治疗方案,为其改善症状。给患者开具瑞舒伐他汀钙片,可以减脂,稳定斑块,同时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改善心肌耗氧量,促使胸闷等不适症状缓解;使用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形成;因为患者自身心率较快,嘱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室率,并辅以盐酸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达格列净片控制血糖水平,吲达帕胺缓释片平稳血压。三、治疗效果患者在规律口服药物6天后,患者胸闷基本缓解,无胸痛及恶心呕吐,目前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恢复良好,嘱其出院疗养,继续口服上述药物,2周后门诊复查。四、注意事项因为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口服药物后症状较好缓解,我由衷为患者感到开心,叮嘱患者注意以下事项:1、日常避免情绪较大波动,以免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其他基础疾病;2、在家应定时监测血压以及血糖,如果出现失控现象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治疗药物;3、应保证清淡饮食,避免进食高糖、高脂以及油腻辛辣食物,促使机体保持健康状态;4、出院后遵医嘱定时服药,不可因症状好转或加重而自行增减药量。五、个人感悟患者属于爱跳广场舞的人群,因为剧烈活动后出现不适,但因为就医意识比较强,出现不适症状后及早及时就医,通过口服药物即可较好控制症状。因此特意叮嘱,日常活动较为丰富的老年人群,在出现心悸、头晕、胸闷、乏力等不适症状后应积极就医,行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便于制定治疗方案,促使病程缩短、提升预后。

作者:陈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093

周叔患永久性心房颤动后,经常莫名“心动”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周叔,今年66岁。既往存在心房颤动以及心衰病史,自述近期出现心脏砰砰跳的心慌现象,伴随活动后胸闷症状。经相关检查后,明确患者存在永久性心房颤动。告知患者病情后,经商讨同意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治疗房颤,而后口服药物缓解症状。术后患者恢复较好且不适症状逐渐消失,准许出院。【基本信息】男、66岁【疾病类型】永久性心房颤动【就诊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5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环肺静脉电隔离术)+静脉滴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肝素钠注射液)+口服药物(盐酸胺碘酮片、呋塞米片)【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2周后复查【治疗效果】心慌、胸闷症状消失,病情稳定一、初次面诊初次见到患者,精神状态欠佳、单手按压胸口且呈现张口呼吸状态,面部以及四肢轻度浮肿。自述既往曾经存在房颤以及轻度心功能衰竭的情况,但未经系统治疗。近期出现胸闷、心慌症状且呈加重趋势,活动后尤为明显。我初步考虑为房颤,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一般检查,显示为心率75次/分,脉搏66次/分,心律不齐,呼吸18次/分;心脏听诊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明确提示心房颤动。初步诊断为永久性心房颤动,收入院治疗。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排除禁忌,与患者沟通后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签署手术同意书后,给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静脉推注进行局部麻醉,经患者右侧颈静脉植入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经右股静脉穿刺房间隔,于心房植入2根长鞘,术中电转复为窦性心律,反复刺激未再发作房颤。术后给予患者进行对症处理,给予抗凝药物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形成,开具盐酸胺碘酮片控制心室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利尿消肿。三、治疗效果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心房颤动的症状明显消失,经测量心率79次/分、呼吸22次/分,明显好于术前状态,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规律口服药物,颜面部以及四肢浮肿症状消失,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嘱其出院疗养,院外继续遵医嘱服用上述药物,2周后回院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2个月后复查肺部CT。四、注意事项经过系统治疗,看到患者疾病逐渐好转,我由衷为他感到开心,提示患者出院后建议注意以下事项:1、规律服用口服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减量、加量,以免导致其他不适症状出现;2、因利尿药物可促使体内水分排出,使用药物期间应定期就医复查血钾情况,以免出现低钾血症或者高钾血症;3、1年内应至少门诊随访3-4次,以免房颤复发。日常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发生较大波动,以免致使疾病反复。五、个人感悟因为患者既往身体素质较好,无其他脏器疾病,因此术后恢复较快且预后较好,但如果在早期发现自身存在房颤以及心衰病史后及时治疗,可能早期手术即可较好控制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痛苦时间以及疾病程度。因此如果出现无诱因的心跳过快、胸闷、心慌、乏力等情况,且经过休息后未缓解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诊心血管科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陈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394

63岁老人诊断为怔忡,综合治疗缓病情!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怔忡属于心悸的一种,患者因心慌、气短、心脏闷痛,且一直喘不上来气,吃药未能缓解入院,经检查诊断为持续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是持续7天以上未自行终止的房颤,会引起心脏功能下降,造成心衰、心律不齐等不良后果。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住院12天后出院。【基本信息】女、63岁【疾病类型】怔忡(持续性房颤)【就诊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7月【治疗方案】口服药物(地高辛片、瑞舒伐他汀钙片、华法林钠片、)+静脉输液(瓜蒌皮注射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中药汤剂(归脾汤)+物理疗法(中频脉冲电、体外反搏治疗)【治疗周期】12天【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好转一、初次面诊患者主诉以往因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但术后仍为心房颤动,劳累后出现胸闷、气短症状,患者1周前由于与旁人吵架,导致心慌、气短,心脏闷痛,且一直喘不上来气,吃药未能缓解,入院后查体显示血压97/48mmHg,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不齐,脉搏短绌,心率115次/分,且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听诊,可闻及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机械样清脆声音。患者做心肺五项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左心房增大,主动脉弹性减退,心电图提示心房颤动,中医诊断为怔忡,西医诊断为心脏瓣膜病、持续性心房颤动。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患者查体,血常规、甲功、心肌酶等检查未见异常,患者空腹血糖5.1mmol/L,血压121/98mmHg,心电图显示为房颤,患者心悸、气短、胸闷痛的症状是因为心阳不振导致的血脉瘀阻,而使心失所养,引起的心悸、血瘀气滞,不通则心痛,治疗上西医给予患者改善循环、调节血脂、稳定斑块等治疗,使用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地高辛片,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钙片,由于患者持续性房颤,同时给予患者口服华法林钠片抗凝,中医给予患者归脾汤,主要有黄芪、当归、党参、炒酸枣仁、炒白术、远志、龙眼肉、木香、大枣、生姜温水冲服,同时辅以瓜蒌皮注射液以行气除满,活血化瘀的药物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患者心悸、气短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后续进行心脏康复治疗,运动疗法以进行心脏康复,通过物理疗法中频脉冲电、体外反搏治疗改善循环,中医定向透药以缓解局部症状。三、治疗效果经过药物及物理治疗,入院后第8天患者心慌、气短症状缓解,偶尔才会有胸闷痛症状,患者住院12天出院,出院时症状好转,较入院前看起来精神较好,嘱患者继续口服药物,以及心脏康复治疗,定期进行复诊,观察用药效果及时遵医嘱调整用药。四、注意事项经过治疗患者症状缓解,很是为患者感到欣慰,后续患者应清淡饮食,少吃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莴笋、蛋黄,注意观察生活中是否有异常出血或出血不易止住的情况,按时检查国际标准化比值,可以抗凝预防血栓,且患者不要熬夜,避免劳累,同时应该戒烟、戒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焦虑等不安情绪,以防止病情加重。五、个人感悟持续性房颤是持续7天以上,未自行终止的房颤,提出需要进行药物复律、电复律,持续性房颤会引起心脏功能下降,造成心衰、心律不齐等不良后果。患者曾患有10余年的心脏疾病,因与旁人吵架出现心慌、气短的症状,因此可见持续性房颤患者应保持稳定的情绪,切不可过于激动,但好在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叮嘱患者回家后要注意休息,避免紧张、激动的情绪,应保持愉快的心情。

作者:燕芳芳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阅读量: 3626

急性房颤的急救措施

房颤全称心房颤动或心房纤颤,是指心房丧失了正常、规则、协调、有效的收缩功能,而代之以每分钟300-600次不等的不规则颤动。房颤有多种分型方式,将房颤分为急性房颤与慢性房颤。急性房颤发作后一般无法通过自救转律,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但可以适当采取措施缓解。在急性房颤发作时,尽量不要紧张,先静坐休息,避免加重症状或诱发其它疾病。有房颤病史的患者,如果自我感觉症状明显,可以先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进行缓解,并尽早赶往医院救治。就医时如果出现心室率大于150次/分,且持续胸痛,收缩压低于90mmHg,出现心力衰竭、意识不清等症状,应该使用直流电复律,且应给予抗凝药物如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对于不需要电复律的患者,如果心悸、气促、乏力、胸闷等症状明显,需要迅速用药控制心室率,常见的有毛花甙丙、地尔硫卓、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并需要监测心电监护。患有房颤的患者应积极用药,定期复查。日常戒烟、限酒,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如茶、咖啡等。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熬夜。保持乐观的情绪,尽量不要激动,以免诱发房颤发作。

作者:郭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4686

怎样预防房颤发作

房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时快,时慢,毫无规律。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目前,房颤已成为发病人数排在高血压、冠心病之后的第三位心血管疾病。那么,我们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房颤呢?  1、基础疾病治疗  (1)引起房颤的常见病因有:基础心脏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内分泌疾病:房颤、糖尿病。  (2)积极治疗可能会导致房颤的基础疾病。  2、保持良好的心态  (1)精神神经因素,这是导致房颤的重要因素,也是非常容易忽视的因素。  (2)管理情绪和压力对房颤管理很重要。压力和紧张情绪会加剧异常心跳使心脏更加敏感,可能会引发房颤。  (3)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心态平和可以减少心跳波动幅度过大。  3、生活方式注意  (1)超重和肥胖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据估算,如果每个人都达到理想体重,可以预防18%的房颤病例。  (2)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比其他人增加。因此预防房颤发作一定要戒酒。  (3)正在吸烟人群患房颤的风险是从不吸烟患者的2倍,戒烟可以使罹患房颤的风险降低。  (4)限制或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含有咖啡因的物质诸如茶、咖啡、可乐,所以尽量戒酒少烟免咖啡忌浓茶。  (5)尽量避免长期服用一些非处方药,谨慎应用某些治疗咳嗽或者感冒的药物,因为这类药中可能含有刺激物,易促发不规则心律,服用这类药物前应当询问医生或仔细阅读说明书。  (6)因为失眠容易诱发房颤,所以平时作息习惯要有个合理的循环,最好有个规律的睡眠时间。  4、每年定期做身体检查  每年体检做下心电图、血糖、甲状腺功能检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  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房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作用。尽可能要避免各种刺激,不过于激动,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限制饮酒;科学、合理运动,提高心肺功能;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都可以有效预防与积极治疗房颤。

作者:冯高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3755

房颤的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最大的危害却是脑卒中。据统计,非瓣膜病性房颤病人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5.6倍,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人的17.6倍,而且房颤引起的脑卒中后果往往更为严重。  预防房颤卒中,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是房颤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之一。中国房颤患者多、发生卒中比例高,但使用口服抗凝药治疗的比率仅21%,原因是不少患者因为高血压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或不愿服用抗凝药物,新型抗栓疗法——左心耳封堵术成为这些不能服用抗凝药物的新选择,它能从源头拦截血栓形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是左心耳封堵术。  1、为什么要进行左心耳封堵  左心耳是从左心房伸出的耳状小囊,房颤时左心耳内极易形成血栓。据研究,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都源于左心耳。那么,只要把左心耳封堵住,不让它继续成为血栓的温床,血栓的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这就是左心耳封堵术的原理。  2、左心耳封堵术是怎样的过程  研究表明,非瓣膜房颤患者90%以上的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这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借用大腿上的股静脉作为手术通道。”通过伸入血管的导管可以把封堵器输送至左心耳,完成“落户”固定后的封堵器会像一把撑开的伞,“封堵住左心耳,即便术后有血栓形成甚至脱落,也可以把它挡在左心耳内,避免血栓随血液在血管里四处游走,从而消除了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隐患。整个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而且,患者术后只需短期口服抗凝药物,避免长期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生活不便和经济负担”。  3、哪些患者适合左心耳封堵  就适应症来说,它最适合有卒中史或合并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和一些对抗凝药物不耐受或不愿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以选择接受微创介入左心耳封堵术来降低房颤卒中的风险。不过,要注意的是,该项手术的实施必须经由多学科高级专科医生充分评估。  4、手术有风险吗  任何手术都有一定风险,左心耳封堵术也不例外。主要的风险有:心包积液或心脏压塞、空气或血栓栓塞、封堵器脱落、血管损伤等,虽然发生率低,但术前应充分评估,手术操作尽量轻柔,尽可能减少风险。  目前己有多个国际临床研究证明了左心耳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疗效甚至优于口服华法林。左心耳封堵可以使中风/栓塞/心血管死亡率降低40%,心血管死亡率降低60%,全因死亡率降低34%!换句话讲,在合适患者中,左心耳封堵≈抗凝。左心耳封堵能有效减少房颤栓塞的可能性,对不适宜长期抗凝及转律失败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冯高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阅读量: 4893

房颤问答

更多>

房颤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房颤 推荐专家
樊友启副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心血管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樊友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心房颤动的冷冻消融治疗及左心耳封堵、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心室再同步化治疗。 展开
个人擅长: 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