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心脏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心慌、胸闷、胸痛

相关疾病: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

相关检查:血钾、血镁、心电图

相关手术:室壁瘤切除术

相关药品:利多卡因、胺碘酮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0-90000元)

室性心动过速视频

更多>

室性心动过速文章

更多>

室上速急救措施

室上速即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急救方法一般可分为刺激迷走神经的物理方法、药物方法和电复律法三大类。室上速虽然是常见疾病,但是涉及用药或专业急救手法必须在医院内完成,绝不可以私自进行,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一、物理方法:1、用压舌板刺激患者咽部,诱发恶心呕吐;2、嘱患者深吸气后闭住口鼻,用力做呼气动作;3、让患者取平卧位,闭眼,眼球向下看,用手指在一侧眶下适度按压眼球,刺激球后副交感神经末梢,持续时间约10s,先压右侧,再压左侧,切忌不能两侧同时按压。另外,这个方法有青光眼、高度近视或视网膜变形,以及老年人不宜使用;4、按摩患者单侧颈动脉窦,先右后左,每次约10s,注意不能两侧同时按摩;5、深吸气后憋气,将面部浸入冷水中20-40s。但有心肌梗死和高血压患者避免使用。二、药物方法:1、首选药物为腺苷,起效迅速。但可能会有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等副作用。但是腺苷半衰期短,小于6s,所以其副作用发生后很快即可消失;2、第二常用的药物是维拉帕米,复律成功率可高达90%-100%。一般情况下静脉注射1-5min后即可起效;3、第三常用的是普罗帕酮,需要注意的是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禁用;4、除上述药物外,西地兰、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等药物,也可以作为室上速转律药物使用,但临床应用较少。三、电复律法:一般应用于药物无效或暂时不能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作者:郭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阅读量: 5852

窦性心动过速怎么办

发现窦性心动过速时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后治疗。  窦性心动过速是频率超过100次/分的窦性心律,可由多种生理因素或继发于其他非心脏疾病或心脏疾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发现窦性心动过速时,首先应及时就诊,除外非生理因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的可能。包括继发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非心脏疾病及存在心肌炎、心包积液等心脏基础疾病的情况。在原发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后,窦性心动过速多可自行缓解。除外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时,需尽量避免可能诱发窦性心动过速的生理性因素如紧张、焦虑状态、运动或饮用咖啡、浓茶或饮酒过量等,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原发疾病及避免诱因后,窦性心动过速均可有效缓解。在上述方法无效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控制心率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  通过治疗原发疾病及避免诱因,大部分窦性心动过速都可有效改善。无效的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药物治疗。

作者:崔现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阅读量: 86824

持续3年无休止室性心动过速治疗

某男,23岁,来自某省。2011年8月2日,因胸闷,上腹胀,咯粉红色泡沫痰,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到当地县医院对症治疗,好转出院。2011年8月20,因高热,胸闷,咳嗽,腹胀,室速,到当地市级医院拟“病毒性心肌炎,肺部感染,室速”治疗,好转出院;2011年9月底,室速,胸闷,腹胀,当地省级医院拟“扩张型心肌病,室速”进药物治疗,好转出院。2012年5月,因室速,胸闷,腹胀,未改善,到外省某大医院,优化药物治疗,未消融;2012年5月~2014年11月,因室速,胸闷,腹胀,症状未缓解,往返外省与省内治疗,优化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屡次住院室速得不到有效治疗情况下,病人甚至产生绝望情绪,经多方打听,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张凤祥主任在室速治疗方面有一定经验,病人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来找我看病。2014年11月6日,因室速,胸闷,腹胀,住院就诊。  无休止室速治疗路在何方?  入院体检,神清,精神状态较差,口唇紫绀,脉搏120次/分,血压 90/64 mmHg,心脏浊音界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外2cm,可闻及奔马律,Pro-BNP 6,321 ng/L,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9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59mm,右房直径52mm, 右室径 46 mm, 心脏核磁共振提示左室射血分数 10.6%。心电图提示室速。动态心电图记录全程室速。对于心功能如此重的无休止室速患者该如何处理?根据2014年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专家共识与2012年心律失常装置治疗指南推荐,无休止单形性室速,应尝试导管消融治疗。但由于心功能较差,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很多医院不能开展此类手术。  消融给予他生命继续延续的希望  入院后经治疗小组讨论,决定采用射频消融,但心功能很差,手术的风险相当大,术中若出现急性左心衰、迷走反应或找不到靶点该怎么办?我们对手术术的每一个细小环节都做了认真准备。结合室速心电图的特征,初步判定室速起源于右室A。2014-11-11在三维标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磨刀不误砍柴工”,术前充分准备,也换来术后的顺利。该患者因右房、右室特别大,常规使用的Swartz鞘很难跨越三尖瓣环,立即换成已准备好的Agilis可调弯鞘,顺利完成右室造影。这样,无法进入右室的消融导管也可经Agilis可调弯鞘进入右室进行右室三维建模与激动标测、拖带标测。凭借术前对室速心电图的预判断,术中很快找到靶点,位于右室心尖部,提前32ms,30W,43,10ml/min,消融5S,室速终止。当时患者这样描述“在手术中听到张主任说手术成功了我当时激动的想哭但我还是忍住了,想到这几年被病魔折磨的生不如死,我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手术结束前,经电生理诱发,未出现室速。术后1周Pro-BNP降至1323 ng/L,心脏超声示各心腔明显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8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59mm,右房直径38 mm, 右室径42 mm,左室射血分数 36.4%。术后1月时患者自觉症状良好,心脏超声示各心腔进一步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60 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47 mm,右房直径32 mm, 右室径23 mm,左室射血分数 45.6%。动态心电图未见室速,也没有早搏。

作者:张凤祥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38996

成功射频如何消融患儿室性心动过速?

患儿反复心动过速9月余,外院诊断“室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后,口服胺碘酮、倍他乐克等抗心率失常药物,室性心动过速仍反复发作。于2个月前患儿心动过速再发,急送医院,途中突发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入院后进行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电除颤等处理,23分钟后抢救成功,呼吸机辅助呼吸,带入PICU,其中多次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多次电复律,气管切开辅助呼吸。患儿病情稳定后。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拟行射频消融术。  入院心电图检查示:持续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静脉全麻于今日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左右髂静脉闭塞,穿刺右股动脉,插入5F动脉鞘 SNP黄把消融导管,经标测分别在左后分支和左前分支支配区域,以温控模式50-70℃/20-35w放电,心动过速终止,加强放电至320s,心室扫描,不能诱发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成功,术中患儿无不良反应。安返病房。  患儿射频消融术成功后,视力慢慢恢复,现在已经会开口喊“妈妈、爸爸”了。我们一边感慨杨主任技术的高超,同时感叹小孩子生命力的顽强。

作者:杨平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阅读量: 93810

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射频消融治疗小儿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的特发性室速(IVT)多见于15~40岁的健康男性,儿童的发病率低于成人,在学校进行心脏普查时发现IVT的发生率约为0.2-0.8/10000。本组病例多数患儿病程较长,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需经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选择射频消融治疗是必要的。  目前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室中后间隔的ILVT的常规标测方法为激动顺序标测法,需诱发心动过速加以标测,但存在诱发心动过速的不稳定性,包括不能成功诱发、诱发心动过速不持续或不能重复诱发,约占37.8%。由于手术麻醉对心肌兴奋性的抑制增加了ILVT诱发的难度,因此激动顺序标测法在儿童的应用受到限制。本研究组6/55例(10.9%)ILVT患儿未能成功诱发ILVT,28例(50.9%)经反复静点异丙肾上腺素心室程序刺激可诱发ILVT,使手术时间延长,增加了麻醉风险。  有关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的文献报道较少。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在窦性心律下标测到P电位即可以提示导管接近靶点。由于P电位存在的范围较广,成功的要点在于结合X线影像定位。采用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的优越性在于术中不必诱发出室性心动过速,更适合于需麻醉的儿童病人;操作相对简单,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本组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30例患儿射频消融全部获得成功,随访复发率为3.3%。国内有文献报道激动顺序标测法复发率为8.8%,亦高于本组窦律下P电位标测法结果。

作者:李小梅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阅读量: 71716

冠心病心肌梗塞后的室性心动过速

冠心病是常见的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发生和血脂异常、炎症反应、糖尿病、高血压等等许多原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最终患者往往死于心功能衰竭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颤。  之所以会产生室速/室颤,是因为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闭塞,使得心室肌肉缺血坏死,但由于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的小分支分布“犬牙交错”,就有可能产生坏死瘢痕与存活心肌交织在一起的情况,这样,引起正常心脏收缩的电流在传导到这片有病变的瘢痕区域时,如同进入有沼泽地,行进的速度就变慢而且参差不齐,往往会产生室性早搏,如果各方面的微妙条件刚好凑巧,那就会引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室颤,导致患者心慌、气短、严重的会晕倒甚至死亡。  目前,对于发生过室性心动过速的冠心病患者,除了口服胺碘酮、索他洛尔等等药物控制发作之外,有过晕倒或医生评价后认为今后发生突然死亡风险较大的患者,还应该植入一个微型化的心脏除颤仪,简称除颤器或ICD。这种装置本身不能消除室速的病灶,但可以在发作恶性室速的时候给予电击以尽量挽救患者的生命。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首选疗法。当然,它也存在弊端,除了不能根除室速之外,本身价格昂贵,使用寿命有限,而且电击时患者可能感觉比较痛苦,另外,如果短时间内频繁电击则有可能使心功能迅速恶化。  导管消融是另外一种治疗选择,理论上有可能根除室速。我们开展此项技术已经十年,积累了亚洲最大系列的病例,迄今疗效良好。但是,由于此病可能会不断发展,理论上会产生新的室速病灶,所以远期效果尚有待观察。目前主要适用于室速病灶比较少,心功能相对较好的患者。  比较理想的治疗模式是,有高风险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后室速患者应该先植入ICD,然后进行射频消融,这样就获得了“双重保险”。不过,完成这些治疗的费用相对较高,大约在13-15万。

作者: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阅读量: 73841

室性心动过速问答

更多>

室性心动过速医院

更多>
签约专家
室性心动过速 推荐专家
汪伟主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心血管内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汪伟,男,主任医师,擅长儿童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07年获儿科学硕士学位,2010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11年3月-2012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中心参加电生理射频消融培训,并获卫生部电生理射频消融资质。2012年9月-2013年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血管内... 展开
个人擅长: 擅长儿童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率先在我省开展肺动脉支架植入的临床研究和儿童电生理射频消融技术;儿童心律失常的...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