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取消互助献血后 采血量不降反升

发布时间: 2018-06-13来源:健康界

  2018年4月1日起,除个别边远地区外,我国几乎所有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全部来自于公众自愿自发的无偿献血。在我国存在近20年的互助献血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一时间,公众关于这一政策可能加重“血荒”的忧虑见诸报端。6月12日,“世界献血者日”到来之前,国家卫健委在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表示,2018年1-5月,我国采血量不降反升。
  据周长强介绍,今年1-5月,全国无偿献血人次达到596.5万,采血量达2065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6%和5.2%。其中机采血小板达到43.8万人次,采血量71.3万治疗量,较2017年同期分别增长7.6%和10%。
  “取消互助献血后,血贩子明显减少。”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强调,无偿献血是一份特殊的行业:献血不收钱,供血要收费。“实际上,血液‘原料’没有价格,210元的收费标准是对整个加工过程的产品成本进行买单。”
  无偿献血事业20年成绩单
  对于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而言,201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全国取消互助献血、《献血法》实施20周年……但在我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的基础上,血液管理制度体系与血站采血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血液供应能力、血液安全水平和临床用血水平显著提高。
  据统计,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从1998年的400万单位(800吨)提高到2017年的2478万单位(4956吨),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2015年底,我国已经实现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疾病传播的“窗口期”。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血站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17年底,全国共设置血液中心32个,中心血站321个,中心血库99个;固定采血点1380个,比2012年增长41.3%。

  除此之外,我国血液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据周长强介绍,通过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血液质量管理体系,我国实现并巩固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全世界仅24%的国家开展),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血液应急调配机制,建立全国范围的血液预警与联动保障机制。针对重大活动、重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突发事件,以及血液偏型性、季节性、区域性紧张情况,我国建立国家和省际间血液调配制度。据统计,每年调配血液超过150余万单位。
  在临床用血方面,我国不断健全临床合理用血制度,推广自体血回输、微创手术等节约用血技术。近5年来,我国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手术台均用血量分别降低20%和30%、自体血回输比例增长30%
  血液采集流程提供保障
  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科学、安全的血液采集流程。通常而言,采供血分为采集、制备、监测、供应四个步骤。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按照这一步骤流程进行了科室设计。

  走进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一层,血液采集中心就位于这里。通常,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首先会核实献血者真实身份,保障实名献血。而后,医务人员对献血者进行身体检测,待判断献血者身体符合要求之后,进行全血或者成分血采集。
  “献血者需要填写一份健康献血筛查表格,医生能够从中判断哪些人符合献血标准。”刘江补充道,针对血型、血红蛋白、转氨酶、乙肝等,医务人员还将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简单的快速筛查。
  血液采集的下一步骤是血液制备。为了提高血液利用率,医务人员通常会对血液进行分离、制备,分别制成红细胞、血浆等能够供医疗机构直接使用的“成品”。

  第三个步骤是血液筛查与检测。“这是公众最关心的步骤,涉及输血安全问题。”刘江表示,我国血液检测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血液供应过程中,冷库保存与应急预案非常重要。在血液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我国建立了基本的用血原则:急救用血、孕产妇用血优先,其次是择期用血。
  定下一个小目标
  尽管我国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与高危孕产妇的增加,我国无偿献血事业还需更进一步。据周长强介绍,通过做好无偿献血动员宣传工作,到2020年,我国希望实现献血率达到15/千人口,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
  在血液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我国将加快推进建立全国血液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工作,实现血站之间、血站与医疗机构之间血液信息的共享共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血液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提升对献血者的服务水平,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监督管理,完善血液预警和风险监测机制,健全不适宜献血人群屏蔽制度,保障血液质量安全。

  在提升血液保障能力方面,我国将以临床需求为中心,指导血站提供适宜的血液品种,包括适于儿童治疗的小包装血液。提升无偿献血服务水平,扩大固定献血者规模,健全个人自愿无偿献血和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相结合的献血模式,确保“淡季”血液保障。
  在推进临床合理用血方面,我国将开展以单病种为基础的临床用血合理评价工作,继续加大临床用血管理力度,进一步推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实现外科手术用血最小化、临床用血精准化和质量效益最大化。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患者血液管理,针对高危孕产妇、血液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安全。

上一篇:美国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案数据过时 上千万人或吃错药

下一篇:国务院: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