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的孩子是怎么形成的

2023-05-15 12:00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自闭症的孩子形成的原因目前还并没有研究得特别透彻,大致如下:

1、临床上大多数的学者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就是指自闭症的孩子,大多会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也就是家族当中可能会有相似症状的成年人,这种情况下孩子发生自闭症的几率就要比其它家庭明显增高;

2、与孩子本身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孩子可能存在有脑干发育异常,或者是小脑偏小或者是胼胝体发育异常,此外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自闭症的发生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分泌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与多巴胺以及γ-氨基丁酸等这些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可以导致自闭症发生;

3、除此以外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与妈妈妊娠期间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妈妈有吸烟、饮酒、吸毒,或者是妈妈有一些慢性的基础性疾病,或者是妈妈在妊娠期间接触了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或者是放射性物质有关系;

4、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系,比如孩子在出生之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沟通交流少,经常让孩子自说自话、自己玩耍,不与孩子沟通交流,认为这些因素,也是导致孩子出现自闭症的一个诱因。

分享:

53

相关推荐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打自己头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个体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表现。虽然不是所有自闭症孩子都表现出打自己头的行为,但有些孩子可能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任永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23/07/16阅读(4597)

孩子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自闭症的孩子表现主要是由社会交往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刻板、重复行为,大部分存在智力障碍。有部分患者存在癫痫的发作,属于一种广泛性的发育障碍。既往认为它是一种罕见的疾病,近几十年来发现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美国发布一个数据,患病率是14.7\/1000,患儿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照顾能力都比较差,有的终身需要照顾,不能回归社会,目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缺乏目光接触,对声音缺乏兴趣,对拥抱缺乏愉快感,拥抱的时候不与人贴近,身体比较僵硬,分不清亲疏的关系。家长怀疑患儿听力有问题,对父母无依恋,不能建立伙伴关系,不能参加集体活动或者游戏。非语言和语言交流存在障碍,没有面部表情,没有点头、摇头和手势语言,语言比较简单,稍微复杂一点,带一点修饰词语,不能理解,不能表达,只能理解简单的指令,常说与环境没有关系的词或者句子。不寻常的行为方面,往往反复转手,兴趣范围的狭窄,如只喜欢一段废铁丝,观看下水道的流水,抚摸玩具熊的绒毛,拿着小瓶子睡觉、关注物体的质地、味道、形状。有部分患者智商比较低,智力发展不平衡,可能有的患者在音乐、机械记忆、计算力方面比较强。通过行为训练、模块化教学,证明对患儿这些症状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语音时长02:01''

万兴松安徽省精神卫生中心

2021/01/18收听(35341)

自闭症孩子与正常孩子有什么区别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症状可能因儿童年龄、性别和认知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常见的表现症状:1、沟通困难:儿童可能没有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和手势等正常的沟通方式。他...

任永平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2023/07/21阅读(3961)

自闭症孩子怎么去教

"自闭症孩子采取三激法进行训练,具体如下:第一点,以结构化教育为基本框架,重点是让孩子每天的生活、游戏和活动,都处在一个书面制定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安排中。要求每个孩子的特点去设计玩具的种类、物件的摆放、游戏的类型、学习训练内容和活动的顺序,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的每个阶段,都纳入计划中。第二点,以社会交往为重点训练的基本核心内容,主要是对社会交往中采取的形式,包括眼神的注视、表情的互动、动作的指示、语言四种,治疗家长必须总是和患儿在快乐的面对面密集、你来我往的互动情绪和活动中,尽可能减少患儿一个人独自玩耍和独自自我刺激的时间。根据疾病的轻重,组织不同级别的社会活动和社交游戏,初级采用需求的延迟满足,突然发出声响,不期而至的玩具以及意外的停顿等手段,提高患儿的目光注视,唤名回应是指有意义的对话等生理性和功利性的社交能力。在中级阶段要求通过合作性游戏、轮流性游戏、分享游戏、竞争和对抗游戏等,让患儿懂得基本的儿童间的社交规则,形成公立性的社交能力。到了高级阶段,需要在中级阶段的游戏和活动的基础上,要求体验社交活动中的快乐和痛苦、胜利和失败、得意和沮丧、羡慕和嫉妒、个体和群体、自由和纪律、荣誉和耻辱等概念,逐渐训练和非功利性的社交能力。尽管社交以训练为核心,但是也在同时根据不同患儿的特点,在行为管理、认知生活自理、运动语言等方面,同时开展训练。第三点,行为的疗法。"

语音时长03:09''

孙玲娣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0/11/10收听(6272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48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