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虚寒怎么调理

2023-04-28 10:11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身体虚寒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服用适当的药物,或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调理,常见如下:

1、饮食:中药讲究寒者热之,可以要多吃具有温热特性的食材,如羊肉、辣椒等,同时也可以多吃具有温热特性的调味品,如胡椒、葱、姜、蒜、小茴香、花椒、肉桂等;

2、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血液循环,鼓舞体内阳气,从而促进体内寒邪的排出;

3、药物:常用如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都具有较好的温阳散寒作用,可以用于身体有虚寒及体内有寒邪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的调理作用;

4、理疗:如艾灸、拔火罐,可以通过对穴位及经络的温热刺激,从而达到鼓舞阳气,使经络畅通、血脉运行的效果,对于身体虚寒证具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分享:

91

相关推荐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

脾胃虚寒,为中医名词术语。是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所表现的证候。多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或忧思伤脾等因素引起的。其症状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隐痛,...

张俊相威县第二人民医院

2018/07/17阅读(65868)

肠胃虚寒该怎么调理

肠胃虚寒是中医的一个病理名词,是通俗的一种叫法,专业的中医术语为脾胃虚寒,如何调理需要根据其具体的功能主治来辨证施治。首先脾胃是消化器官,主要的功能是运化饮食物,供给全身能量。如果脾胃虚寒,阳气不足,则运化功能就会减退,出现腹胀、腹部怕冷、喜温喜按、食欲不振,这时候需要健运脾胃,常用的药物有人参健脾片、资生汤等,并配合鸡内金散或者健胃消食片等。如果是脾胃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阳气不能运化水液则成痰湿,会出现腹泻、饮食无味、口中黏腻、身体困重、疲乏困顿等,可以采用温阳、健脾、化湿的方法,如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颗粒,或者配合香砂平胃颗粒等。如果是脾的升清功能下降,则会出现脏器下垂、大便溏泻,这时候可以采用温阳、健脾、益气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是补中益气汤、甘草干姜汤等。如果是脾的统血功能下降,脾阳能够温暖并推动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如果此功能减退,阳气不足,则出现血症,如便血、鼻出血、呕血等,可以采用温阳、健脾、止血的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黄土汤、温降汤等。以上是药物的治疗方法,平时还要注意保暖,居住环境要温暖,通风干燥,避免潮湿阴冷,还可以采用灸法,灸关元、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

语音时长02:03''

王涛河北大学附属医院

2019/01/21收听(80948)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341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