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蛋白异常怎么回事

2023-08-03 10:47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血清的总蛋白可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在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血清总蛋白的测定是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分析如下:

一、总蛋白偏高:

1、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因此总蛋白偏高,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高度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2、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钠丢失继发的水分丢失使血浆浓缩,可出现总蛋白偏高。

二、总蛋白偏低:

1、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偏低,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肝功能障碍使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其中白蛋白的下降最明显;

2、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的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都可以导致蛋白质丢失;

3、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病导致无法吸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可导致人体消耗增加,出现总蛋白偏低。

血清蛋白具有维持血液正常胶体渗透压和pH值,运输多种代谢物,调节被运输物质的生理作用和解除其毒性、免疫作用以及营养作用等多种功能。血清总蛋白不仅用于机体营养状况的监测,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分享:

33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73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