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2020-05-15 17:14播放 :

手机浏览

向您推荐
继续播放
关闭

视频内容

心力衰竭有很多治疗方法,包括针对急性期的治疗,还有对于慢性期的治疗。急性期,中医、西医有同样观点,西医叫做改善症状,中医讲的是治标。在缓解期,西医讲的是改善预后,中医讲的是缓则治其本。中成药用的比较多是芪苈强心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因为很多病人主要是以阳虚水泛证为多见,可通过温阳利水解决。另外是汤药,治疗方法因人而异。

所以中医配合西医一起治疗心衰是对病人最好的治疗方式,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在西医里面慢性心力衰竭也有金三角的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前提下附带中药治疗,对于病人的预后改善非常有帮助。

分享:

219

相关推荐

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

"心衰从中医角度讲,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心慌、气喘和水肿,根据不同的证候分型,采取不同的中医中药治疗原则。常见的证候分型包括心血瘀阻型,除了心慌、胸闷、气短以外,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口唇青紫、面色暗红、舌质紫暗或者有瘀斑、瘀点。还有气阴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部憋闷、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还有一种证型是脾肾阳虚型,除了心慌、气短以外,伴有精神不振、畏寒肢冷,活动之后喘促明显,或者伴有大便稀溏,可以出现全身水肿。比较严重的证型是心阳欲脱型,这种情况下的心衰会出现喘促、四肢厥冷,精神表现为淡漠,不能平卧,脉也是微细欲绝的状态。治疗方面心血瘀阻型采取的治疗原则要活血化瘀,同时益气养心,用中医中药当中比较经典的方剂血府逐瘀汤进行加减。偏于气阴两虚型,在治疗上要益气养阴为主,同时配伍泻肺平喘的药物,可以加用生脉散进行辨证论治。脾肾阳虚型在益气温阳的同时,要注重化瘀利水,常用的代表方剂是真武汤,用真武汤进行加减。比较严重的心阳欲脱症,治疗原则要回阳救逆,常用的是四逆汤加入人参汤进行加减。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还包括参麦注射液或者丹红注射液,根据气血阴阳亏虚证候的不同,进行选择用药。"

语音时长02:15''

赵志成黑龙江省康复医院

2019/05/13收听(29008)

心力衰竭治疗

"心力衰竭治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保守治疗:目前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而言,主要是涉及心室重构,心室重构是导致心力衰竭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所在。强心、利尿、扩管是之前,非常经典的三板斧来治疗心力衰竭,但这三种类型的药物,并不能根本性延缓病情的进展。后续研究发现,NOS系统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病的根本机制,所以后续就出现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β受体阻滞剂,这两个类型的药物对于改善患者长期预后非常的重要,需要在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以求达到最佳剂量,帮助患者延缓病情的进展;第二、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脏射血分数始终低于35%,还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左室支传导阻滞,QRS波明显增宽,还可以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这样微创记录装置的植入,将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射血分数,改善患者的症状;第三、外科手术进行心脏移植:这是迫不得己的方式,无论是从药物保守治疗,还是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都难以获益,患者就需要通过心脏移植,来根本性的解决心力衰竭,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进行心脏的移植,希望每个患者通过药物保守治疗,把病情控制下来。"

语音时长01:46''

吕永楠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2023/03/23收听(80057)

如何有效治疗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在临床上通常分为急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稳定期。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改善症状,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可分为EF下降的心衰、EF保留的心衰和EF正常的心衰。EF下降的心衰,其中药物治疗是根本治疗。药物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是金三角治疗,包括β受体阻断剂、RAS系统阻滞剂,其中ACEI或者ARB类的药物,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代表药物螺内酯。除上述这三大类药物,目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发现在改善预后方面优于ACEI和ARB类的药物,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优选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除此之外,部分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关非药物治疗,比如EF比较低的患者,同时伴有左心室或右心室完全性的传导阻滞,可以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也叫CRT治疗。如果患者EF<35,又出现频发的室性的心律失常,可以植入ICD,疾病的晚期也可以行心脏移植手术。针对于EF保留的心衰,治疗原则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比如控制心率、控制血压、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的β受体阻滞剂、RAS系统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在心衰的整个治疗过程当中都应该密切的监测患者的空腹体重,如果体重有上升的趋势,说明体内有水钠的潴留,可以间断的给予利尿剂的治疗。

语音时长02:28''

张妮北京医院

2020/04/12收听(51599)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232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