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肌病有哪几类

2022-02-14 19:45阅读:

手机浏览

常见的心肌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两大类。原发性心肌病比较常见的是:

1、扩张型心肌病,是原因不明的心肌病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是左心室或者双心室的扩张,收缩功能受损。

2、肥厚型心肌病,特征是心室肌的肥厚,典型的主要表现是左心室与室间隔为甚,可呈向心性肥厚。

3、限制型心肌病,也叫做闭塞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以心内膜或心内膜下心肌纤维化并增厚为主,心室腔缩小甚至闭塞。

4、比较少见的比如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心肌致密化不全。继发性心肌病主要有克山病、围生期心肌病、心脏淀粉样变性、酒精性心肌病、其他类如结节病。

分享:

85

相关推荐

常见口服降糖药有哪几类

"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分两大类,一大类叫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的药和格列奈的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帮助降低血糖;另一大类叫非胰岛素促泌剂,不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其它机制防止降低血糖,具体如下:第一、最常用的二甲双胍或双胍类的药物,二甲双胍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它通过抑制肝糖的输出,帮助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疗效优秀且安全,价格亲民,有一定减重作用。第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通过抑制小肠中的α糖苷酶,帮助延缓糖的吸收,有利于降低餐后血糖。第三、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身体里特殊的酶灭活身体里帮助降血糖的激素,叫肠促胰素。酶被灭活后肠促胰素更好的帮助降低血糖,它有五朵金花,是临床上非常安全适合老年人的降糖药。第四、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常用的药物为吡格列酮。第五、还有一大类新的降糖药,叫做SGLT2抑制剂,和之前提到的胰岛素促泌剂和分胰岛素促泌剂完全不同,它是通过抑制的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帮助从尿里把糖排出,能够带来降糖的优秀效果,空腹餐后血糖。同时也带来体重的下降和血压的改善,也发现使用这类药物对心血管也安全且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有的SGLT2抑制剂也有肾脏获益的证据。临床上有各种各样的口服降糖药,如何选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是否存在禁忌症再合理使用,使用过程中医生会定期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语音时长02:55''

胡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20/04/22收听(23468)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原发性心肌病最常见有五种类型:第一种是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常见的,具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心室、右心室和或者双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通常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主要临床表现为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进行性的心力衰竭,常合并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血栓栓塞和猝死。它是继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之后导致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第二种是肥厚型的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肌非对称的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心肌病,本病是青少年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第三种是限制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是以一侧或双侧心室充盈受限和舒张期容量降低为特征。收缩功能和室壁厚度正常或接近正常,可见间质纤维化。其病因为特发性心肌淀粉样变性,心内膜病变,伴或不伴嗜酸性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比较少见,发病年龄多在15-50岁,男性多于女性。第四种是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也称之为右室心肌病。它是一种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猝死为主要表现的非炎性非冠状动脉心肌疾病主要表现,为右心室功能与结构异常,以右室心肌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代替为特征。家族性发病占30%-50%,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右心室进行性扩大,难治性右心衰竭和室性心动过速。第五种是未定型心肌病,未定型心肌病是指不适合归类于以上四种类型的心肌病,像心室肌致密化不全、线粒体病累及心脏等等。"

语音时长02:48''

宫志华青岛市中心医院

2019/07/14收听(43834)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