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2023-05-09 17:09阅读:

手机浏览

血小板减少是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它在人体的主要作用是止血,比如发生磕碰外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到伤口处进行“修补”。当血小板数量不足时,就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和黏膜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等症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如阿司匹林、氯丙嗪等会影响血小板的生产和功能;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TP,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般做骨髓穿刺会提示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HIV、乙肝病毒等可导致血小板减少;

4、骨髓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等疾病会影响骨髓中血小板细胞的产生;

5、某些遗传性疾病:如Fanconi贫血、Wiskott-Aldrich综合征等。

治疗血小板减少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输血、免疫治疗等。

分享:

56

相关推荐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