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别名:SCLC;肺小细胞癌;燕麦细胞癌)

就诊指南


挂号科室: 肿瘤内科

发病部位:肺及肺系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是否遗传:无遗传性

相关症状:乏力、咳嗽

相关疾病: 肺癌 淋巴癌 肺脓肿

相关检查: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关手术:小细胞肺癌切除术

相关药品:托泊替康、紫杉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0-50000元)

小细胞肺癌视频

更多>

小细胞肺癌文章

更多>

非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其实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多种疾病。因为非小细胞肺癌包括不同的组织类型及分子分型,不同的亚型治疗方法及药物可能完全不同,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前明确其亚型极其重要。  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病理亚型包括肺腺癌(约占55%),肺鳞癌(约占34%),及其它少见病理类型(约占11%)。其中肺腺癌的基因突变较多,目前研究发现肺腺癌中约17%为EGFR敏感型,约25%为KRAS突变,约3%为MET突变,约2%突变的基因分别为ROS、HER2、BRAF、RET,还有一些突变率更低的基因类型。目前仍有约31%为未知驱动基因,即尚未发现的驱动基因。  因此对于晚期肺癌无法手术的首先明确其分子亚型,针对不同的基因突变情况选择不同的靶向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找到合适的靶点通过靶向治疗一般可使患者明显获益。靶向治疗耐药后可根据情况再选其它治疗方式。

作者:宋青翠 聊城市人民医院 阅读量: 5196

56岁李女士确诊肺腺癌,每年检查胸部CT很重要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肺部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肺腺癌。本例患者因感觉胸部疼痛来院就诊,完善检查后考虑是肺癌,遂办理住院手续,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病理确诊为肺腺癌。术后效果明确,患者身体好转,病情稳定。【基本信息】女、56岁【疾病类型】肺腺癌【就诊医院】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5月【治疗方案】左肺下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周期】住院10天,3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手术效果明确,患者身体好转,病情稳定一、初次面诊56岁李女士自诉胸部疼痛,尤其是受凉、感冒时疼痛症状加重,偶可见痰中带血丝,可自我消失,常伴随鼻腔黏膜出血,平时不吸烟或接触吸烟环境,所以一直没有太在意,自从退休以后近3年也没有进行过体检,这次来医院检查对于肺部、乳腺、心脏等相关脏器组织做了比较详细的检查,发现自己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存在18mm大小的磨玻璃结节影,抽血化验肿瘤血清标志物没有明显异常,但是结合相关影像学表现考虑肺癌可能性较大。建议患者住院进一步完善检查并治疗。左肺下叶外基底段存在18mm大小的磨玻璃结节影二、治疗经过患者住院以后联系影像科进行CT引导下病理穿刺,明确为肺腺癌,进一步完善影像学检查未见明显淋巴结增大及远处转移表现,考虑是早期肺腺癌,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示非小细胞肺癌,行左肺下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大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肺腺癌,淋巴结未见转移。术后静脉点滴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并且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进行雾化治疗。术后第3天拔除胸腔引流管,患者未诉特殊身体不适,住院10天后好转出院。嘱患者3个月后复查。三、治疗效果患者行左肺下叶切除术+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完善病理检查未见淋巴结转移及胸膜转移。药物治疗后患者未诉特殊身体不适症状,经积极治疗后身体好转,病情稳定,予以出院。嘱患者定期至门诊复查胸部CT,手术效果明确,患者胸部疼痛症状消失。四、注意事项很高兴经过治疗患者胸部疼痛消失,病情稳定。患者是早期肺腺癌,理论上病灶局限且完善病理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手术效果非常明确,但不能排除肿瘤新发或者肿瘤细胞隐匿性转移(影像学上尚未表现)的情况,因此,定期复查是十分重要的。五、个人感悟无论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人,建议每年定期检查胸部CT,对于吸烟或者接触油烟、油漆、焦油等相关物质者更需要检查。一旦发现肺部磨玻璃结节,磨玻璃结节小于8mm但未存在明显短毛刺、浅分叶、胸膜牵拉等表现者,建议半年复查一次胸部CT。磨玻璃结节大于8mm者,首次CT复查为3个月,根据相关情况再制定复查方案。考虑炎性结节者,可以尝试口服或者静脉点滴抗生素治疗,并定期复查胸部CT,判断是否为炎性感染导致的磨玻璃结节。高度怀疑肺腺癌者,需要及时完善病理检查,在明确后需要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必要时需要化疗、放疗或靶向药物治疗。

作者:刘亚民 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阅读量: 4581

65岁女性患小细胞肺癌,出现咳嗽、咳痰症状需警惕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患者1年前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现因不适症状加重,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而来我院就诊。给予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诊断其为小细胞肺癌,并有脑转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给患者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治疗结束1个月后回院复查,患者病灶较前缩小,提示病情得到控制。【基本信息】女、65岁【疾病类型】小细胞肺癌【就诊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就诊时间】2021年4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依托泊苷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免疫治疗药物(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周期】6个周期化疗联合免疫治疗,1个月后复查【治疗效果】病灶较前缩小,病情得到控制一、初次面诊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就诊时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反复出现,1个月前不适症状加重,并出现了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给患者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异常病灶,提示囊肿。进行胸部CT检查,两侧胸廓对称,气管通畅,右肺上叶出现软组织结节灶,呈分叶状,密度欠均匀,无明显空洞,提示右肺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建议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同时,完善病理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小细胞癌,至此可以明确小细胞肺癌的诊断。进行免疫组化检查,示PD-L1阳性。给患者进行骨扫描、肾脏CT、肝脏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检查见双侧丘脑长T1、T2信号,提示脑转移瘤,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考虑患者出现脑转移,判断其处于病情晚期。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后,确定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计划,化疗使用药物为依托泊苷注射液、顺铂注射液,二者合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抗肿瘤功效。因患者PD-L1阳性,故为其进行免疫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使用药物为阿替利珠单抗注射液,可以有效清除肿瘤细胞。三、治疗效果患者经6个周期的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可,咳嗽、咳痰症状发作的频次较前降低,头晕、头痛的症状也得到了明显缓解,记忆力下降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结束1个月后,给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见右肺病灶较前缩小。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脑转移瘤未增大,无新发病灶。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联合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我由衷地为其感到高兴,向患者强调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1、加强自我观察,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乏力、贫血、恶心、呕吐等,如有不适,及时进行沟通;2、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满足人体日常所需,同时注意补充膳食纤维,避免便秘;3、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限制重体力劳动,避免熬夜、过度劳累。五、个人感悟本文患者患小细胞肺癌后出现脑转移,并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症状,属于病情较重的情况,好在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未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在此提醒大家,若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应引起重视,警惕小细胞肺癌的可能,及时来院就诊。若能在疾病早期进行治疗,可提升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芳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阅读量: 4580

69岁男性患肺鳞癌,二手烟为幕后凶手

摘要:本文患者是一位69岁男性,无吸烟嗜好,但长期接触二手烟。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而来我院就诊。就诊后给予患者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肺鳞癌。随即给予患者4个周期的化疗,及长期抗血管生成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得到缓解。【基本信息】男、69岁【疾病类型】肺鳞癌【就诊医院】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2月【治疗方案】抗血管生成治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化疗(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治疗周期】化疗4个周期,长期抗血管生成治疗【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得到缓解一、初次面诊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无吸烟嗜好。但退休后帮儿子照看棋牌室,长期接触二手烟。询问病情得知,患者从就诊前半年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就诊前1个月不适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给予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右肺占位性病变,大小约6cm×5cm;纵隔淋巴结肿大。进一步给予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显示癌胚抗原279.56ng/ml,高于正常范围。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不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遂建议其住院治疗,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二、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经皮穿刺肺活检,结果回报为肺鳞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为进一步明确病情,给予患者完善骨扫描、腹部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未见远处转移。给予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结果提示EGFR突变。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患者为肺鳞癌,处于Ⅲ期。与患者沟通病情,取得同意后积极开展治疗。针对患者情况,考虑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较好,故给予患者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进行抗血管生成治疗,该药物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以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或转移的作用。同时给予患者进行化疗,使用药物为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二者合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抗肿瘤功效。三、治疗效果长期抗血管生成治疗,化疗4个周期,期间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不适症状逐渐得到改善,总体治疗过程顺利。化疗4个周期后,患者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进行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占位性病变较前缩小,无转移迹象。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提示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治疗后,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我也为患者的好转感到高兴,并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表明烟草为肺癌发生的主要诱因,患者需远离二手烟的刺激,以免导致病情进展;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凉诱发呼吸道感染,影响治疗效果;3、加强饮食管理,规律三餐,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4、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刺激。五、个人感悟肺鳞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有研究表明吸烟是该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文患者虽无吸烟史,但长期接触二手烟,这提示二手烟也具有较大的危害。此外,电离辐射、大气污染、遗传等也与肺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应注意规避上述危险因素,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本文患者好在接受了及时的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

作者:魏敏 泰安市中心医院 阅读量: 4816

郑爷爷确诊小细胞肺癌,化疗+免疫治疗效果好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摘要:本篇病例患者为84岁老年男性,因体检时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而来我院就诊,希望明确病因。给予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小细胞肺癌。考虑到患者高龄,手术风险较大,故给予其进行全身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以控制,肿瘤未见明显进展。【基本信息】男、84岁【疾病类型】小细胞肺癌【就诊医院】江西省胸科医院【就诊时间】2020年7月【治疗方案】全身化疗(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免疫治疗(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周期】全身化疗6个周期,长期免疫治疗,定期复查【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一、初次面诊郑爷爷,84岁,是一名退休工人,有长期吸烟史,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就诊时表示近期体检时,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故来我院就诊,希望明确诊断。给予患者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双肺纹理增多,右肺上叶有一占位性病变,大小约2.5×2.1cm,边界不清,密度不均。进一步给予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提示癌胚抗原为298.6ng/ml,明显升高。根据患者检查结果,临床初步考虑肺癌的可能性大。二、治疗经过为明确诊断,给予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到右肺肿物,取部分病灶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小细胞癌,PD-L1呈高表达,证实了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为明确病情分期,给予患者完善骨扫描、腹部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未见癌细胞转移。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判断患者处于小细胞肺癌Ⅰ期。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病情,现考虑其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手术风险较高,故建议其进行化疗及免疫治疗,以抑制肿瘤发展,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意。于是给予患者全身化疗6个周期,药物选用依托泊苷注射液、注射用顺铂,以抑制癌细胞生长、转移。同时辅以长期免疫治疗,药物选用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以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消灭癌细胞。三、治疗效果全身化疗6个周期、长期免疫治疗期间,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特殊不适,未出现胃肠道不适、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定期复查期间,患者病情未见明显进展,肿瘤标志物检查中癌胚抗原指标逐渐下降,提示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治疗效果良好。四、注意事项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得以控制,对此我十分欣慰。为防止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嘱咐其及家属注意以下几点: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2、化疗及免疫治疗会对身体带来一定副作用,因此应关注自身症状,如果出现不适,及时来院就诊;3、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以免影响病情恢复;4、定期来院复查,以监测肿瘤情况,评估治疗效果。五、个人感悟小细胞肺癌为肺癌的一种,该病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较快,因此常需要借助多种抗癌手段进行治疗。本例患者虽处于小细胞肺癌Ⅰ期,但其年龄较大,可能无法耐受手术,故给予其化疗及免疫治疗,以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对此我提醒大家,应加强定期体检意识,如果发现肺部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作者:刘乾中 江西省胸科医院 阅读量: 4400

老大爷确诊小细胞肺癌,化疗药物为其助力!

摘要:患者是一位74岁的男性,有吸烟嗜好,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而来我院就诊。我为患者进行胸部CT、肿瘤标志物、纤维支气管镜、病理等检查,可基本诊断其患有小细胞肺癌。给予患者6周期化疗药物治疗,辅以具有保护胃黏膜、镇吐功效的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缓解。【基本信息】男、74岁【疾病类型】小细胞肺癌【就诊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就诊时间】2022年4月【治疗方案】化疗药物(依托泊苷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口服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氧氯普胺片)【治疗周期】6周期化疗,1个月后回院复查【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缓解一、初次面诊患者是一位老年男性,在家属的陪同下来院就诊。患者有吸烟嗜好,已有40余年,每日吸烟10-20支。于就诊前1年出现咳嗽、咳痰症状,起初症状较轻,未予重视,期间未戒烟。因不适症状逐渐加重,呈持续性咳嗽,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遂来我院就诊。给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左侧肺门多处淋巴结肿大,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给患者进行肿瘤标志物检查,癌胚抗原146.00ng/ml,高于正常值。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完善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小细胞肺癌。综合患者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小细胞肺癌,伴多处淋巴结转移,病情处于局限期。二、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积极配合完善相关检查,进行骨扫描、肾脏CT、肝脏CT、头颅核磁共振等检查,无远处转移。进行基因检测,未见基因突变。根据患者出现多处淋巴结转移的情况,考虑手术治疗难以彻底清除病灶,反而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创伤。所以我为患者制定了化疗计划,使用的化疗药物为依托泊苷注射液、顺铂注射液,其中依托泊苷注射液可以阻碍DNA的修复,顺铂注射液可以破坏DNA的结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患者于我院共完成6周期化疗,化疗期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给予其应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氧氯普胺片口服,缓解其胃肠道不适症状。三、治疗效果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重,故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氧氯普胺片,起到了良好的保护胃黏膜、镇吐的作用。完成6周期的化疗后,患者咳嗽为间歇性发作,痰液易咳出,恶心、呕吐症状消失。再次进行胸部CT检查,见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较前缩小,未有新发病灶,提示病情得到控制。1个月后于门诊复查,患者病情控制稳定,未有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四、注意事项患者经过治疗,不适症状得到缓解,我也为患者的好转感到高兴,并嘱咐患者日常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饮食管理,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避免食用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2、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3、化疗可影响患者免疫功能,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后感冒;4、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如慢走、太极拳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五、个人感悟本文患者经检查后确诊小细胞肺癌,并出现淋巴转移,属于病情较重的情况,好在于我院经化疗后,不适症状得到缓解,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化疗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手段,适用于治疗像本文患者一样出现淋巴转移的情况。在出院时我告诉患者,该病有转移倾向,在病情稳定后还需坚持复查,以关注病情变化。

作者:于洪志 天津市海河医院 阅读量: 4644

小细胞肺癌问答

更多>

小细胞肺癌医院

更多>
小细胞肺癌 推荐专家
陈筱玲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胸部肿瘤内二科

视频 | 文章 | 回复

个人简介: 陈筱玲,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二科,主治医师,博士学位。擅长胸部肿瘤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参与完成多项肺癌相关特别是肺癌免疫治疗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核心期刊文章2篇。2002年中国医科大学日文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于2005年获得中国医科大学肿瘤内科硕士学位,后于北京肿瘤医院工作至今,20... 展开
个人擅长: 胸部肿瘤尤其是小细胞肺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展开
立即免费咨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北京纵横无双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