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堡病毒是什么病毒

2021-08-16 21:34阅读:

手机浏览

马尔堡病毒与埃博拉病毒同属丝状病毒科的出血热病毒。截至到目前,马尔堡病毒的暴发主要集中于非洲南部与东部,在亚洲乃至中国罕见暴发。此病毒具有高病死率、高传染率、易引起暴发性流行等特点,发病者可在短期内严重出血热,并伴有多器官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症状。
1、传染源:为患者和携带马尔堡病毒的动物;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以及感染者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等(如衣服、毛巾)。但部分非洲地区的殓葬风俗也是导致疾病传播的原因之一;
3、易感人群:密切接触感染者尸体人群、儿童,或体质较差、患严重慢性病人群,比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肺心病等;
4、感染症状:在马尔堡病毒潜伏期过后,患者可突发头痛、发热、肌肉酸痛、腹泻、呕吐等类似流感的症状。但随后病毒可在短期内同时袭击多个器官,导致牙龈、鼻腔、口腔、阴道等身体各孔穴严重出血,最终因广泛内出血、出血性休克、脑部受损等引起死亡;
5、治疗:目前还没有批准治疗马尔堡病毒的特定药物或疫苗,因此治疗的关键部分主要集中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液体复苏、电解质和酸碱监测,以及合并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管理等,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机会;
6、预防:对于正常人群,在有感染者的地区应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动物。在病程的早期,由于马尔堡病毒的临床症状与疟疾、伤寒、立克次体感染等其他热带发热性疾病很难区别,因此在出现类似感染症状后应及时进行上报或就医。

分享:

27

相关推荐

巨细胞病毒是什么病毒

"在病毒感染中以巨细胞病毒感染最常见,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在人类血清中的阳性率为30%-97%。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巨细胞病毒后,通常表现为短时间的发热或无症状,此后巨细胞病毒会在多种细胞中呈终生潜伏状态,成为再次活化的储存,携带者成为易感人群。机体免疫状态良好时,巨细胞病毒感染者大多呈隐形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后,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方面对人体产生危害,具体情况如下:1、直接效应方面:巨细胞病毒感染或潜伏状态下病毒再活化,播散入血后可导致巨细胞病毒综合征或终末器官病变。2、间接效应方面:巨细胞病毒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增加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和其他病毒感染的风险。巨细胞病毒抗体检测,主要是检测血清中巨细胞病毒IgG和IgM,具体情况如下:1、血精巨细胞病毒IgG:其阳性仅提示既往隐形或显形巨细胞病毒感染史,对于临床巨细胞病毒病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可作为巨细胞病毒危害度分层的主要依据。2、血清巨细胞病毒IgM:这是近期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回顾性指标,如果短期内巨细胞病毒IgM进行性升高,多提示患者近期有过巨细胞病毒感染,有助于临床回顾性诊断。另外,常见的抗巨细胞病毒药物,有缬更昔洛韦、伐昔洛韦、膦甲酸钠、西多福韦等。"

语音时长02:14''

高晓贝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8医院

2021/06/09收听(69277)

“新型”病毒和普通病毒有哪些不同呢?

新型手足口病毒来袭?近期网上疯传新型手足口病毒,一听到“新型”两个字,很多家长都是一惊,是不是病毒变异了?更加难治疗了?怎么预防啊?一连串的问题唰唰蹦出来了。...

鲍秀兰北京协和医院

2019/06/20阅读(4346)

微信扫一扫
查看医生科普知识
已扫0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 举报电话:400667853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93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经营性-2020-0006
京ICP备16049935号-8 Copyright ©2020 youlai All rights reserved